文|江晓白
01
你饿不饿,要不要我煮碗面给你吃?
这句话多在港剧中出现。
通常是家人、朋友等从外面回来,在灯下等着的那个人会这么问一句。
或者两相争吵之后,其中一方如此问另一方,有包容中让步的意味。
有人认为这句话体现了沟通的精髓:温柔待人。
你穿风过雨归家来,我不问你赚钱几何,不诉柴米好贵,不言孩子多皮,迎上来只轻轻巧巧问一句:吃了吗?饿不饿?要不要煮碗面给你吃?
抑或,你我起了争执,你高声力陈,我竭力辩解,相持不下时,陡然忆起约法三章,吵架超5分钟必须休战,于是,我们当中的一个问另一个:你饿了吧,我煮碗面给你吃。
生活也就是这般,在体谅中缱绻,在宽厚中温柔。
02
谈及面食,味蕾的记忆涉及三处:武汉热干面,广州炒面,重庆小面。
大学时期,尤为喜欢食堂的热干面。看阿姨将面条没入开水稍煮片刻,捞起,趁热气腾腾,浇上芝麻酱、小麻油、葱花、咸菜丁、酱油、味精、胡椒粉等等,即刻间芬芳浓郁、香味扑鼻,入口,嚼头柔韧,让人吃得食欲大增。
毕业之后去往广州工作。那个以包容著称的城市,可以将任何外来事物融合进自己的血液,少许改良、些微将就,如此改头换面,只为适应五湖四海各色人群。在吃食方面,如炒面,也是其中之一。将熟面入锅炒至变色,再加入各种蔬菜或肉类翻炒,淋酱油、耗油,撒葱花、盐,出锅,装盘盛出,色泽鲜亮。
工作数年后,辗转回到重庆,接触比较多的就是重庆小面了。常常是不起眼的路边小摊,随意支起5-6张桌子,走进去一声吩咐:二两素小面,多放辣椒。你且等着,看师傅往锅里丢一把水面,接着放一点叶子菜;面还在煮的当儿,师傅要眼疾手快准备佐料。与馆子的简陋环境相比,佐料就讲究多了,辣椒、花椒、大蒜水、花生米、咸菜,大概要十余种吧。面好佐料拌匀,独特的香味远远飘来。
城市是有气质的,比如,北京是个爷们,上海是个御姐,广州是个阿婆。同样,三种面食,将三个城市的性格彰显无遗,武汉是热气腾腾,广州是包容,重庆是朴实耿直。各具特色,各有千秋。
03
拿面食作为食物的代表举例成文,其实还是关乎“吃”。中国人自古有“以食为天”的观念,开门7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件件关联“吃”。所以,吃,是为大义,是为首要。
婴孩的吃,通常是繁琐又马虎不得的,营养要合理搭配,汲取养分的重要时期嘛,可不得荤素有度;烹煮要科学得法,是冲调还是煮食,还得因时制宜,摇篮时期,奶粉米糊自然是冲调,到她渐渐大了一点,各种饭食还得单独花长时间煮烂哦……
婴孩的吃,是最根本的,还“吃”以本来面目和作用,就是为了饱肚果腹、汲取营养。
而成年人的,就复杂了。
工作时,为着同事间联络感情,或者应酬甲方,没有什么比饭桌上的觥筹交错更能融洽气氛、拉近关系的了。这个吃的本质,就变了,纯粹是社交需求。喝酒、猜拳、讲段子等等,都是饭局的标配,你不参与,就是脱离群众,就是曲高和寡,搞工作没人配合,订单签不下来,项目推进不了,哎,要一塌糊涂了啊。
恋爱时,和爱的人一起,那吃的是情调,是气氛,食物本身不重要。吃什么、什么时候吃、选在哪家吃、吃完之后有什么节目,这些前前后后兜兜转转,才是情侣之间吃的本质。
相信我们最爱的,还是在家里吃饭。餐厅里那一方餐桌中,饭菜简单,摆盘简单,暖黄色的灯光轻泄,一家几口,边吃边聊,说说邻居趣事,谈谈天气冷暖。住家饭,吃的就是个踏实安宁,温暖静好。
04
有人说,最难风雨故人来。
而我想说,最暖的是,我结束一天的工作,满怀疲惫,挤了公交,转了地铁,回到家里,远远的,有灯光透出来,我知道有人在等我。我推开门,将自尊饱经折损的失落失意,或者指点江山的风发意气,都统统,留在门外,门关上,里面将是另外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是我的港湾,它包裹我,我守护它。
卸下一身尘埃,及眼处,已经是三菜一汤,香气四溢,温暖横生。
这一刻的幸福,拿全世界来交换,我都要言辞笃定拒绝。
……
外面的世界这么大,我们的心如此小。当我慌慌张张为了几两碎银东奔西走时,希望有人会问我,你饿不饿?然后,素手调羹汤,捧一碗热菜饭食,暖我。
愿也有人这样待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