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的时候,
同学们总嫌课本内容多。
如果,
能把一本书的关键内容,
体现在一张纸上,
那该有多好。
这样,
无疑为我们节省很多的时间,
还能提高效率。
那么,
是否真有这样的神技呢?
是的,真的有这样的神技!大家还记得前阵子我们提到的15岁女学霸吗?人家利用暑假第一周,把初中各科知识都梳理在一张纸上,惊不惊喜?
对,它长这样↓↓↓
其实,这件事并不难,只要用心,你也可以做到。话不多说,我们就来看看应该如何操作吧。
先快速阅读作者简介、内容简介、书目和后记,把握作者的基本观点,猜测书的大体内容和脉络。根据你的理解和你的需要,做一个简单的思维导图,后期绘制过程中可多次修正不断完善导图。
根据你的需要确定思维导图的一个中心图,画在一张空白A4纸。如果书中的封面或者插图很吸引你的眼球,那么也可以把这个图作为你的中心图。只要是当你看到这个中心图就知道中心主题是什么就可以。
针对你的学习需要,在你的目标-需要做思维导图的部分,进行内容梳理,寻找文章的线索——我们在这里也把它叫做逻辑链。逻辑链可以帮助理解作者的意图。更重要的是提取关键词。这样你在回忆思维导图的时候就可以快速想起相关的内容,这对于我们的记忆也是非常有帮助。
提炼关键词是制作思维导图重要的一个步骤,它决定你是否能顺利的回顾文章的内容。提取关键词的原则就是:能顺利的回溯原文的大体意思。关键词取决于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所以每个人提取的关键词都是不同的。
在一级主题下,寻找这个分支的逻辑链,选择下一级的关键词,建立第二主题。然后根据这小部分的结构和层次,安排次序。当然这些关键词能用图像表示就更好。建设好第二主题之后,按照步骤,继续建立第三主题以及下面的更小的主题。这样有层次的布局,让思维导图更清楚。
一副好的思维导图,不仅仅是一副复制图。一副好的思维导图应该富含作图者的思想,体现作图者对文章的见解,这样的思维导图会更有价值,会更容易融入你的知识体系。如果你的思维导图初稿不尽人意,你可以撇开初稿,根据你的记忆,根据你的理解,重新制作一个新的思维导图。这样下来你既能巩固文章的内容,又能在你的知识体系下领会对文章的理解。
最后我们需要用到彩色笔来给思维导图填色和圆润线条,以及丰满图像,如果说主题(关键词)思维导图的灵魂,那么色彩和图像就是思维导图的骨肉了。有了灵气的灵魂和丰满的骨肉,思维导图就能活生生的呈现在你的眼前。另外,我们还可以来一个点睛之作——关联,把一些有关系的主题用线条有机的联结起来,通过这些关联,可以激发你大脑的无限联想。
如果你能到这里,那么恭喜你了,你已经借助了思维导图的强大功能完成了一本书的整理,而且这个思维导图完全属于你的。能把文章的内容收纳你的系统中丰富你的知识系统,大脑中又多了一份营养丰富的材料。好了,你可以坐下来慢慢的欣赏你的作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