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自己身边的人会在各种平台上付费订阅自己认为有用的专栏,然后通过每天学习这些专栏为她们筛选的知识,来缓解自己的知识焦虑。这些知识平台通过自己的专业能力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知识的筛选服务,而用户则为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筛选服务买单。这样的买单行为我们称之为知识付费。但是,现在很多人不认同通过知识付费来治疗知识焦虑的方式。明明看起来可以帮助提升筛选效率,也可以减低时间成本,那为什么大家会认为会治不了知识焦虑呢?
要想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要先来看看知识焦虑是如何形成的。
百度百科是这么说的:“知识焦虑症,也叫信息焦虑综合症。是一种精神病学疾病。在信息爆炸时代,人们对信息的吸收是呈平方数增长,但面对如此大量的信息,人类的思维模式远没有高速到接受自如的阶段。由此造成一系列的自我强迫和紧张。"说白了,就是想学的太多,能吸收的毕竟有限。这个矛盾不解决,知识焦虑估计是没法治的了。那这个矛盾如何解决?知识付费是解决这个矛盾的有效途径吗?
要想解决这个矛盾,我认为有两个途径:
1、承认现实,降低期望
人脑不是AI,精力毕竟有限,所以人类在学习的同时还要去进行如吃喝拉撒的活动。所以我们不可能24小时都在学习,知道自己每天能学多久,学到什么程度,大致也就能够预估自己能够学多少东西了,那么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去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而不是想着如何学习更多知识显然是要更加合理的。
2、优化方法,提升效率
在同样的投入下,可以思考如何优化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让自己学习更多知识。很多时候,我们在寻找哪里有知识可以让我们学习和成长,却经常专注于学习的数量而忘记了学习的质量。我更倾向于追求学习的质量,因为这样可以让自己有更多的时间去做学习其他的知识,甚至是从干一些学习以外的其他事情。
如果说承认现实是解决想学的太多的问题,那么优化方法则解决的是吸收的问题。而知识付费确实是能通过筛选高质量知识的方法,来达到提升学习效率的目的。这么看起来,只要认清自身情况,合理调整预期,利用知识付费应该是可以治得了知识焦虑的。
可是为什么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为知识付费无用,越来越多的人仍然处在知识焦虑中呢?
究其愿意无非是因为大部分人仅仅是完成了付费,就认为自己已经提升了学习效率,不需要付出其他努力就可以学习更多知识。而实际上知识的学习是一个从筛选到吸收再到固化的过程。筛选其实只是完成了学习的第一步而已,仍然需要自己去花时间去记忆和理解,甚至需要通过输出的方式来巩固和强化。如果仅仅指望知识平台每天的推送就能帮助你完成学习过程,显然是不可能达到此目的的。
所以,知识付费治得了知识筛选困难,却治不了知识焦虑。花钱买心安的人,还请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