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同事带我去一家据说超级好吃的甜品店吃巴斯克蛋糕。蛋糕好吃,小而且贵。座椅背后有一个小书架,小同事抽出一本书,书名叫做《答案之书》。问我此刻有什么问题,这本书可以告诉我答案,我认真想了一个问题,然后她让我自己翻开,我随便翻开一页,花边装饰的方框里面,只有三个字:“管它呢”。我大笑,真的是,管它呢。我俩又各自想了几个问题,这本书都给出了不同的答案。这些答案简单通俗,但是对应自己的问题时,仿佛就变得很玄妙。答案是否戳中内心,全在自己的解读。
其实,当问出问题的时候,我们的内心已经有了答案。向外界寻求答案,只不过是再一次确定罢了。内心和身体缺什么,就会需要什么。身体的需要极其明确,饿了要吃,渴了要喝。内心的需要呢?极度渴望一个答案,往往是选择出现了问题。生活不是非黑即白,它充满了深深浅浅的灰色,选择也不是非此即彼,它充斥着层层叠叠的欲求。需求答案的过程,是欲求在心中挣扎斗争的过程。林语堂在《我所欲》这篇散文中,提到犬儒学派创始人之一、希腊哲学家第欧根尼。林语堂说,第欧根尼真正诱惑我们的原因是“我们现代人欲求得太多,尤其是我们常常不知道我们欲求些什么,一个知道他所欲求的是什么的人,是幸福的人。”林语堂罗列了从房间、穿着、家庭、朋友、饮食、居住环境等等欲求,末了,他说“我要保存自我的自由。”这可有点太难了。
我曾在寺院看见年轻人虔诚跪拜,也曾在网上看过形形色色的塔罗占卜。那一刻,我们的心中至少有一个疑惑需要靠一种虚无的力量去解答。这个问题的答案隐藏在云山雾罩之中,有蛛丝马迹一点点线头时,却下意识地避开它,当你避开它时,另一个答案其实已经昭然若揭。就好像我们抛硬币,当它落下时,答案已经出来了。否则,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去抛它,如果是自己想要的答案,一次就够了。那些不是我们想要的却必然要出现的答案,往往是最现实最残酷最有可能必须要我们选择的。鲍勃·迪伦的歌曲《答案在风中飘扬》中有句歌词:“一个人要仰望多少次,才能见苍穹”。一个人要提出多少问题,才能找到想要的答案?一个人要徘徊多少个答案,才能找到那个真正的结果?
黑塞的《悉达多》中,悉达多不断获得,不断告别,不断寻找;毛姆的《刀锋》中,拉里不断离开,不断云游,不断探索;史铁生在《好运设计》中不断设计自己的来世,当一切终于在设计中趋于细致完善浪漫迷人时,阴影也同时出现,如此称心如意,圆满顺畅的的结果,最终只感到平庸和腻味。为什么呢?这不就是我们终期一生想要的结果吗?可是当这样的结果摆在眼前时,它是多么索然无味啊,那些困住我们的,为难我们的问题,那些愁肠百结、揪心的选择,才是生命存在的真正意义啊。“生命的价值就在于你能够镇静而又激动地欣赏这过程的美丽与悲壮。”悉达多、拉里、史铁生,他们最震撼人心的,不就是那些寻求答案的过程吗?
答案在书中,答案在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