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鱼清风(转载请注明出处)
曾几何时,我们最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我也一直这么认为,然后用自己40多年的学识和人生经验,指手画脚的指挥着孩子一天天长大。这一切到了孩子青春期的时候,自以为是的那一套不好用了!
原本我也一直很迷茫,觉得孩子进入青春期,怎么突然就各种挑战我的底线呢?怎么说都不听呢?前一秒还好好的,下一秒就门一关还上了锁!拒绝沟通,拒绝安排,拒绝过问他的所有事情……母慈子孝成了奢望,鸡飞狗跳倒成了家常便饭……
请教了身边的过来人,都告诉我,这个阶段的孩子都是这样,尽量少说话,过去就好了!可是这个过程太折磨人了,每天都很焦虑!偶尔遇到孩子同学家长,一交流发现家家都这样!我曾想放弃努力改善,可是我实在接受不了原本温润如玉的暖男,怎么突然性情大变呢?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不是孩子就是我们家长!
而一番努力和改变后,突然有一天我发现,我们打着爱的名义却与初衷背道而驰了,孩子离我们越来越远,争吵、怒吼、伤心、甚至绝望……其实我们有点太自以为是了,孩子才是父母的老师!
问题不是出在孩子身上,是出在我们家长身上。我们的爱没问题,但爱的表达方式出了问题,我们没有读懂孩子与我们抗争背后的心理需求到底是什么!
我的养娃之路
其实从孩子很小开始,我就读了很多育儿方面的书,因为毕竟我也第一次当妈。《你的n岁孩子》和《捕捉孩子的敏感期》、《正面管教》等,陪伴我们顺利的度过了小学阶段。
进入初中后,我发现自己有点黔驴技穷的赶脚。一边陪着孩子适应初中节奏,一边用原来的方式和娃相处。却发现经常是话还没说完,孩子就已经变脸了,比川剧都快!!可是我反思半天也没发现哪里说的不对啊?
说实话,有一段时间陷入了焦虑,甚至开始有些抑郁的倾向。百思不得其解,为啥突然孩子变成这样?我到底该怎么做?就这样,让我机缘巧合的再次认识《正面管教》!
这本书我在2016年的时候读过,用自己理解到的内容指导我和孩子顺利度过了小学,比如里面的一个观点:出现错误是最好的学习机会。小学的时候,我一直和孩子玩“抓虫子”,把各科的错题当做虫子,把虫子找到并干掉,那就没有问题了,所以出错是好事。我和孩子乐得遇见“虫子”。但是后来我发现,之前我只把这本书读到了方法层面,并没有理解它的精髓——读懂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需求。
孩子小的时候不会挑战我们,是因为孩子更多的依附于我们,所以我们是绝对权威性的存在。一旦孩子心智成熟,向成人过度的时候,孩子开始争取家长对他们的认可和真正的爱,而不是仅仅需要衣食住行的供给和服从命令了!
我并不知道,其实孩子的挑战其实是想知道我们到底有多重视他们。这一点,我想任何一个家长都毫无疑问,家长肯定重视孩子啊,可是我们的孩子感觉到了吗?我们表达对了吗?
第一次感同身受娃的世界
真正的走进正面管教的课堂,真正的角色体验的时候,那一刻我感受到了孩子的可怜,还有深深的自责和懊悔,更多的是庆幸,因为我没有一直这样下去,今天我意识到问题出现在哪儿了,也知道该如何表达了,幸好为时未晚!还好我找到了根源,还好我没有继续错下去。幸好孩子还没成年,没有给他造成更大的伤害!我开始改变还来得及!
其中一个情景体验是,我扮演孩子蹲下来,和站着的家长形成身高差,面对家长反复和我说洗手的时候,开始是不太想做但是也想磨蹭着去做。家长看到我磨蹭又说一遍的时候,我产生了抵触情绪,她继续说的时候我更烦了决定彻底不做了,再后来家长不断说并变成吼的时候,我只看到她的嘴在动,我耳边只有嗡嗡嗡的声音,她说的什么话我根本听不到了……
这就是我们家长通常说的,说了八百遍也不听的真实重现……其实是孩子根本不知道你后面说了一堆都是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那些,孩子根本没接收到!我们自己越说越气,越说声音越大,孩子啥反应没有,或者干脆关门或者该干啥干啥了……是这样吗?
所以,其实有些话我们只需要说一遍,然后给孩子时间,我们在旁边静静的等就可以了。孩子自己心里有数,该干还是不该干,即使不情愿也会干的,只需我们拿出耐心,而不是马上第二轮轰炸……
再说一个情景体验,就是我们每天的各种命令+指责式交流。
赶紧写,都几点了?
快点,快点,要迟到了!天天磨蹭!
看什么电视,作业写完了吗?
不写完不许睡觉!
把玩具收起来!
赶紧刷牙去,要不会长蛀牙!……
其实这么多话被多个人,轮番对着一个人说出来的时候,那个作为孩子体验的家长,已经眼里满满的失望,悲伤,逆反,还有自暴自弃了……她说,每当听一句的时候都觉得:我是不被爱的,只看到我没做好的地方,从来不夸我,我就这样了,爱咋咋地吧……
原来孩子就是这样一步一步,被我们送上了逆反之路啊!孩子其实不过是想要确认自己是被爱的,孩子只是个孩子,需要爱与归属感而已!我们作为家长的都干了些什么?
换个方式爱孩子竟然这么神奇
原本有些话,我们换个启发式提问,孩子自己就知道该干什么了,比我们直接命令有用多了!有些时候,我们只关注了事情,却没有关注孩子本身,孩子才会得出我们并不爱他的结论,从而失望,拒绝沟通,甚至刚刚开头的话,也不说了,有没有呢?
正确表达爱,从关注孩子本身开始,看着他的眼睛听他说话,而不是一边巴拉手机、一边忙家务或者其他事情一边听他说话,如果是这样,孩子很可能失去了和你交流的想法。比如,孩子说妈妈你知道我们班老师今天说我什么了吗?我会停下手里的事情看着他说:老师说你什么了?妈妈很好奇。(以往我可能头也不抬的问,说你啥了?孩子一脸失望的说,算了,没事了!)
表扬孩子的时候,我们最常用的就是真聪明、太棒啦……如果换成描述具体的细节,来表扬孩子某些方面的进步,孩子会欣然接受。比如,我看到你今天把袜子放到卫生间了(此前袜子都是卧室里随地一扔的,我会说:总算知道把袜子放卫生间了)
当我开始改变的时候,家里的祥和一点点重现了。一周多以后,孩子说:妈妈,我发现你变了呢!是啊,我变了,不再大吼大叫了,不再鸡头歪脸了,虽然过程很难,有时候分分钟要破功!但是我不想半途而废,过程很曲折,孩子和我都时有反复,整体越来越好了!马上过年了,我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孩子是天使,无条件的爱我们!我们却加注了很多条件才会表达我们是爱孩子的!我们一旦释放爱的信号,孩子毫不吝啬秒回应我们。孩子用自己做小白鼠,用他们的感受告诉我们,这一回我们做的对还是不对。
常常听说这样一句话,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所以只有原件更出色复印件才会更好,不是吗?因为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一点,毋庸置疑。
但是,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我们也要不断修正自己,提升自己,不能盲目以原件自居,有时候我以为我以为的是正确的,但是当复印件出现各种状况的时候,就是在告诉我们原件哪里不够好,我们需要及时修正和继续完善和改进!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孩子是父母最好的老师,你认同吗?
————————————————————
如果你也正在育儿路上鸡飞狗跳中,欢迎围观我的家庭教育改变之路!如果你身边也有一样烦恼的家长,欢迎随手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