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约3000字,阅读时间约7分钟
时间统计法
最近读了一本书叫 《奇特的一生》,主要讲述了 一个名叫柳比歇夫的人的传奇的一生,包括他的成就,他做事的方式,他的人生观等方面,书中不断地提到了 他的 时间统计法对他的工作和生活的影响,可以说这个时间统计法是他的利器
这本是是前几天我在朋友圈让大家推荐书单,一位网友给我推荐给我,而且是极力推荐,说是对他过去一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于是我很好奇地将这本书放在了优先级最高的位置
我是在 kindle 上阅读的,净阅读时间为 181分钟,从书的开头看到这个时间统计法开始,我就按照书中的方法开始记录每天的生活日志,这本书的净阅读时间就是通过日志加载在一起,就如我们电脑上的日志系统一样,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地记录每天每个时间段做了什么,重要地是不同于日记和什么其他的笔记,这份日志只面向自己,不用让任何人知道,只需要按照自己的方法记录即可,在书中我看到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记录方式,一开始,你只要开始记就行了
书中有一句话
不管我们写下什么,就算是再私密的日记,也总像是在静静等待它的读者
这句话是促使我决定开始实行时间统计法,大部分时候我写下什么东西,有一种要对某人交代的感觉,而这份日志,是面向我自己,不需要刻意地去描绘一些生动的场景,感人的画面,或是煽情的感悟等。
看到一半就有种相逢恨晚的感觉,因为我是一个极其喜欢计划时间的人,但是这么久以来一直发现总是计划赶不上变化,而且有种瞎忙的感觉,在看到这本书以前,我已经有一些对时间的记录和把控的习惯,一是一种感知时间的能力,虽然不能像柳比歇夫那么精准,但是只要是有意识注意时间的情况下,基本可以估算准确;二是喜欢记下自己做某事的时间,比如读书时会记录某个时间段阅读了哪些章节,练习某首曲子花了多长时间,练到大概什么程度,必要时录视频留证等;三是记录自己的花销,我已经有4年左右的记录开支和收入的习惯。
但这些都不成章法,记录是记录了,但感觉对我的生活仿佛没有任何影响,甚至有时候觉得很浪费时间,直到看到这本书中介绍的时间统计法,发现从前我记录的数据太单一(只记录一段时间的工作或是练习,而没有记录碎片时间),但其实现在的时间很碎片化了,且从来没有分析过自己的数据
而柳比歇夫不仅会每天事无巨细地记录自己的生活,还会每周每月每年统计自己的数据,每天花费在一类事务上的时间是多少,从而在计划时根据自己最近的状态来计划,几乎可以准确。
原则
- 保持时间记录的真实性、准确性。真实是指工作现场的记录,而不是补记的。
- 准确是要求记录的误差不大于15分钟,否则记录就无使用价值;
- 切勿相信凭记忆的估计,人对时间这种抽象物质的记忆是十分不可靠的; 选择的时间记录区段要有代表性;
- 及时调整时间分配计划。在检查时间记录时,要找出上一时段计划时间与实耗时间的差,并以此为根据,对下一时段的时间耗用予以重新分配;
- 坚持就是成功。 状态是有记忆的
我是从12.27下午开始记录,事无巨细地记录,包括上厕所,洗脸刷牙这些事务,正好又放了元旦,于是把假期生活也记录了下来,在你开始记录的时候,你就有一种想要去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的想法,就好比你在老板或是领导监控下工作效率会更高的感觉,但是实际上你就算去逼自己做这些事情也是没有办法的,不然就不会有那么多学习不好的学生了。我曾尝试过逼自己看书,就跟自己说,现在开始,看半小时书,但是最后发现,眼睛看了三四页,脑子里却在想别的事情,看了什么完全不知道,一旦发现自己走神,要么及时调整,要么先去完成脑子里想的那件事,不需要为了数字而去欺骗自己,保证记录下来的状态基本是自己的真实状态。
人的状态一旦成型其实是很难改变的,所以人们才说知易行难,比如你每天起床刷牙洗脸这些事你一定会做,因为已经养成习惯,现在也有很多课程和书籍开始介绍如何学习学习和刻意训练,元旦三天假期,我极力地想促使自己多看书,多学习,多练琴,结果最终我和平常的周末没有两样,每天练琴时间只能达到45min 左右,看书时间也最多能达到1小时(每次在15min-30min)左右,当我有大段的空闲时间,我还是会去无所事事地上网,看电视剧,做家务等。
而我工作日的效率就要比平常高很多,虽然也不高(柳比歇夫已经是一个高产的人,平均有效工作时间平均也只有4个多小时,这几天我的记录表明,我只有3小时是完全在工作),假期有大把的时间,但反倒是工作日,我练琴时间能达到1小时甚至1个半小时,看书时间也能有半小时左右,而工作日到家时间在8点左右,我的睡觉时间非常固定,在11点半左右。
所以为什么大部分人总是说等我有时间了一定 XXX,但是真正有时间的时候还是会去做平常做的那些事,甚至会去刻意地让自己去忙碌平时所在的事情,我想到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为孩子忙碌了几十年的父母,总是说孩子大了就可以休息了,但真正孩子长大后还是想为孩子忙碌,根本无法闲下来去玩。之前忙碌状态已经固定,大把的时间摆在面前时,反倒不知所措。
而大部分成功而忙碌的人总是能把每件事都做得有条不紊,有些人每天只睡5个小时,照样每天精神抖擞,我曾经尝试减少自己的睡眠时间,发现整个人的状态非常差,我的睡眠时间在每天9小时左右,而前面书中的主人公的睡眠时间在 10小时左右,但是他每天同样做了很多的事情,而且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
制定计划,然后慢慢改变自己的状态,强行强迫自己去做什么几乎只会有三分钟热度,不会有其他,不然也就不会有那么多减肥失败然后又天天喊着减肥的例子。减肥成功的人都是靠长期坚持得到的结果,而长期坚持的原因就是因为计划,无他。
压力的来源
工作中我经常感觉有很大的压力,通常是因为 deadline ,但是 deadline 本身没有错
举两个栗子
我们每周六要写周报,而周报的内容需要涵盖 这一周的工作,包括正在进行和以完成的工作或是下周工作计划,并且每项工作计划都应含有一个心得,而且周报中需要有一个分享,分享的内容可以是自己遇到的问题的解决办法,也可以是自己看到的好文章,也可以是博客等。需要在周六前完成,也就是说周五下班后你需要对自己一周的工作做一个总结,很多时候我会有点逃避这个问题,一直到周六接近凌晨才开始写,其实白天大段的时间在荒废,上网看电影之类,但是就是不想写周报,写起来基本在半小时以内可以完成
其实逃避的原因是因为一周的工作完成得并不好,没有什么可写,讨厌自己绞尽脑汁地写周报的样子。
再往前推,就是周报之前,在工作中,很多工作只要集中精神2个小时便可以完成,但是总是做一会就聊会天,或是看会手机,被打断成无数个十分钟,然后发现一天又过去了,但是自己的工作已经延期,到 deadline 的时候就会很狂躁,感觉到很大的压力,然后加班,但是发现加班也无法解决,或是解决了也是一堆 bug,根本就是无用功,最后还是要推倒重来
经历过几次这样的问题之后,我发现很多时候压力都是这样造成的,恶性循环,如果一开始不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在遇到本书之前,我的方法是每天记录自己的工作,但是总是还是感觉浪费了很多时间,不过时间总还算是充裕了,不会有之前焦头烂额地情况。不管怎样,有问题可以及早地发现。
学会管理时间
在管理自己的时间时,不要欺骗自己,意思就是不要让自己看起来在工作,或看起来在学习,但是其实心思不在上面,不管学什么,不带脑子的学习还不如不学习,千万不要成为 看起来很忙碌,却什么也没有学会的那一类人
时间统计法只是时间管理的一种方法,之前我也尝试过番茄工作法,发现最后总是不了了之,一个番茄时间都记录不到,我有很强烈的控制欲,尤其是控制自己,控制自己的时间,我只能说,这种办法很适合我自己。
我并不是要推崇这种方法,这种办法估计会让很多人抓狂和焦躁。我的观点是,时间是无法存储的,在我们不需要时它也会溜走,不管用什么方法,我们应该学会管理时间,形成一种让自己满意的时间轨迹,你会发现,你可以做的事情比原来多很多,只要不超过身体的承受能力,忙碌会让你快乐,而让你感到烦闷和压力的,往往是无聊(浪费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