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难堪》
张爱玲曾说过类似的这么一句话,即通往女人心房的最短路径是通过阴道。这事恒古不变,可谓真理,至少对那年代的大多数女性来说,情况的确如此。对现代的部分女性来说,也依然如此。
不过,我要加上一句自己的见解,“能长驻心上人心房的人,一定是那个占用她/他时间最长的人,尤其在性情相投的时候。”
所以,若不想成为他人的心上人,请少些占用他们的私人时间,因为人们会迷恋上“习惯”这种东西,并会上瘾。而朋友关系不需要上瘾,只需保持沟通并时常联系,以及真心对待就行。(至于那些喜欢“捆绑式”情感的人,不在此例)
这个方法对所有情感都适用。把握不到位,或不理解,不明白这层意思的人,往往受困(情商是可以通过后天学习并加强的)。
你会受困,要么迷恋上了“习惯”,然后误以为自己爱上了对方;要么是对方迷恋上了你,又或者是对方迷恋上了想象中的你,然后通过对方的误导,让你误以为对方是爱上了你。(注:“你”,是陈述需要,非特指)
其实这都是习惯惹的祸(可能别的情谊也有,只是不占主导地位)。
当真两人走到一块时才发觉,原来大家不适合,这段情也不是爱。又或者其中一方,因害怕自己的私生活被扰乱而不敢再保持联系,更不敢与对方再有过多了解或接触。可是,他却又沉醉在被对方“迷恋”的状态中不想出来。(很矛盾和纠结中)
毕竟被爱是一种很美的享受。它比被人认同要盲目,要感性,要浓烈得多,如同烈酒一般,喝的人会自我陶醉,而旁观者也同样会受喝醉者的情绪感染,更何况酒醉之人还是为你而喝,因你而醉。你没喝,也没醉,却也被喝醉之人熏侵得飘飘然起来。
世间多少情,因迷恋上“习惯”而误事,误人误己!
有些人到了反目时都还不自知,不明白是谁的错,错在哪里,可又好像谁都没错,结局为何会变成这样。
极端的人,会认为对方负了自己,抑或欺骗了自己的情感,然后会愤怒,想要不顾一切的报复对方,身败名裂或同归于尽都在所不惜。理智一些的人,也会与对方断绝一切关系,老死不相往来,往后谁若提起便与之绝交。
这种因“习惯”而让两个本来兴趣相投,或性情相近的人,从知己关系变成暧昧关系,又因没看清自身的情感需求,或界线不明,而让暧昧关系变成不清不楚的情侣关系,然后又反目。此类关系的反目,双方最终所受的伤害将超出任何其它关系的反目。如:
(一)夫妻关系的分离,由于在磨合期之后已少了许多幻境和激情,因此会变得现实一些和能接受一些。而这种已质变的知己关系,由于曾有过暧昧关系,甚至有过肉体交融,或激情还在,或暧昧犹存,或幻境犹存,一朝反目,更难接受——彼此间曾灵魂相通,见解相通,曾知己知彼。
(二)普通的恋人关系,若分离,等到下一个人出现时,就能填补空窗,而后能平静面对过去。质变的知己关系,却因为知己难寻,则会不舍,不甘心,不愿放弃。等到纠缠不开或不清不楚以至烦透了,不得己而反目,尤其是单方面反目时,心寒会甚于心酸,悲会大于痛——为自己而悲,无法告知于人的悲。
(三)普通的朋友关系,反目后,最多也就当成路人甲来彼此对待。
(四)亲属关系的反目,若曾经关系很好,也没有什么,还有其他亲人可以替补这亲情的缺口。
由于双方是从理解开始,而后聚在一块成知己。当反目时,任何一方都会难以接受,却又不得不接受。
若交友不慎,或对人性理解不够而交上了私德很差的所谓知己。在裂绝后将会被其报复,如散布谣言或公开对方的私人习惯等各种对受害者不利的个人隐私。那时的种种行为(曝光,诬陷……)将是人世间最残忍的一幕,没有之一。
这不是危言耸听,身边这种事例太多了。且不论是男男,女女,男女,抑或某些特殊的亲情关系,都有可能发生,也都曾发生过。
(以下为个人理解)
私德和人品,不同:
私德对应的,是不应随意公开的私事和私物,靠的是修养和自我戒律;人品对应的是公众,是对外时公开的品性,却不是秉性。
人性由公和私,两部分组成。秉性属于真性情,是中性词。
不过,真实社会中,出于自我保护,人们会下意识有所保留地与人交往,因此某些秉性连当事人都不自知。当然,他人有些能看出来,有些不能。这种情况,不一定是那人隐藏得好,而是时机或环境不对,然后造成某些秉性没能自然流露。这些自动隐藏起来的秉性,若没有相对应的时机,它将永远隐藏。所以人们才会说,人性经不起考量,也不要试图去考验人性。原因是那些自动隐藏或人为隐藏起来的东西太多。试了,其一,可能会失望;其二,可能会伤害到自己;其三,是对他人的不尊重——“没人愿意被人试来试去(请谨记这一句)”。
(2016.02.28)
ps:我曾明知故犯。这篇东西是我写给人家看的,不甚想,其实最该留意的是我,而非他人。(苦笑)
如今发出来,不是想提醒什么,更不是现身说教,而是告诫自己该放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