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同学,转眼你已经上完了一年大学,完成了中学生向大学生的转变,这种转变,不单纯是身份的变化,更重要的应该是思想、思维方式的变化。
在你离家求学的这一年,老爹也没闲着,很是看了些书,思想上也有不少收获,在你生日来临之际,就和你探讨一下我的某些看法好了。
想16年初,我在公司里夸下“5年内写出一本10万字的书”的海口时,到底要写什么,那时心里一点儿也没谱。后来开始营造小院,开始每天早上5点起床,写1个小时的“清晨漫笔”,竟渐渐有了十几万字的积累。去年开始整理这些文字,试图围绕哇呜小院写一本书,把吹过的牛兑现了,但字里行间的思考零零散散,很难串联起来,书写得相当勉强。
今年看的书,特别是积极心理学之父塞利格曼的系列著作,让我有醍醐灌顶的感觉,其中以《持续的幸福》为最。他把我关于“人生的目的和意义”的模糊的思考说清楚了,那就是:人生唯一的目的,就是追求幸福的生活。并指出了构成幸福的要素包括积极情绪、投入、意义、积极人际关系和成就。
是的,我们所做的全部努力,都是在追求幸福的生活。有的人追求的只是自己的幸福;有的人在追求自己幸福的同时,会照顾到别人的幸福,或者带上别人一起去追求幸福;还有人甚至完全为了别人的幸福而活。我以为成为第二种人最好。
追求幸福的方法,我以为“闲趣合宜”是普遍适用的方法论,“闲趣合宜”拆开来解释是:闲在心态,趣在过程,合乎时势,宜在分寸。接地气的说法就是“做自己喜欢的事,并从中赚到过生活的钱”。
但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本身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首先,你得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大学四年,正是一个人发现、发展自己兴趣的良机,多读书、读闲书,是发现兴趣的方法,参加社团、实践也是发现兴趣的方法,游历、观展、与高水平的人交流也都是。
发现兴趣只是追求幸福的第一步。这时兴趣还只是一颗种子,要长成参天大树,还需要辛勤的培育。培育的过程一定会遇到“瓶颈期”,瓶颈期可以检验所做的事是不是你的真兴趣,但更多的时候却是一个人恒心与毅力的试金石。把自己的兴趣种子培育成参天大树是追求幸福的第二步。
从自己喜欢的事上赚钱是追求幸福的第三步。这就是商业化运作,粉丝经济是一种成功的商业模式,比如“李子柒”这个品牌,品牌的本质就是文化认同。
关于幸福,层次越高的人,越知道幸福有许多维度,而不会把幸福简单、片面地理解、等同为名利地位。塞利格曼的幸福五要素,是幸福的本质内涵,这里头,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体验。当然,人毕竟是经济动物,没有钱也是万万不能的,把赚钱放在“成就”这个要素里去完成足矣。
大学四年,我认为不宜把就业作为唯一的学习目标,所谓“一技在手,吃穿不愁”,没有理想的就业岗位,还可以自己创业,网络时代,一切皆有可能。
套用一句古早的歌词,作为我们这次交流的结语,那就是:妹妹你大胆的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