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此刻不想承认的是在读哲学类书籍的时候遇到了困难,宛如冰山,路面是滑的,找不到立足点,这涉及到思维惯性,以前认知的世界阻碍未知的东西。
今天上午,我读了三个小时左右的哲学书籍,先读了一个小时的罗素《西方哲学简史》,又读了两个小时现代存在主义的入门书《存在主义咖啡馆》,在读到海德格尔时,我一个字一个字的去啃,和我的心意相悖的是我并没有对这些文字表现出多大的阅读兴趣,或许读外国小说读的多了,读理论类的书会卡壳,这两本书可以说是“入门级”,我不得不承认,在哲学这个领域里,我只是个小白,我不具备讨论深层哲学的素养。
在这篇文中,我想谈谈我对哲学粗浅的理解。
首先,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真理,即使是古希腊先哲,即使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也不是绝对共性的哲学意识,这正是思维的乐趣,认识具有局限性,哲学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每一种观点都是哲学家对于世界的思考,这些观点适用的时代不同,或者说,它就不是为了社会而提出的。
罗素虽然说是一位大哲学家,可是他的著作不免有失偏颇,例如他笔下的尼采,这个人倡导贵族精英政治,看不起平民和女人,甚至有反犹倾向,他先肯定了尼采继承并发展了叔本华悲观哲学,然后又不惜用长篇幅来讲尼采的局限性,在没有疯之前,已经像个疯子,我读过尼采,我觉得尼采不至于如此,首先他的悲观哲学和超人意志是解决人心灵的一种方法,而且很有实践性。
罗素笔下的马克思和他的历史唯物主义被无限的放小,这和我们国家读哲学系先读马克思有着反方向的差距,他认为马克思虽然在历史上的地位至关重要,但是他跳不出世界的局限性,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所发动的革命,在哲学的角度,未必是正确的。我先前就说过,我是个哲学小白,我没读过马克思的著作,我觉得任何人的观点都有局限性,读西方哲学史时一定要分辨出什么东西有失偏颇,无论是谁写的西方哲学史,几乎都杂糅了个人喜好,这不是错的,这是思想的魅力,这是世界的魅力,正因为如此,历史的车轮才会不断前进。
然后谈存在主义吧,我先前讲过,我用现代存在主义表面很肤浅的观点在公选课上很任性了一把,存在主义,按照我的理解,就是要发展自己,找到自己的不同,世界的思想乱流浩繁,要找到自己,认识到自己的存在,这种存在不同于平常所过的生活,那仅仅是生活,像我曾经读过的加缪,《西西弗神话》中的西西弗,明知前途黑暗,却依然不肯停歇自己的脚步,周而复始的接受宙斯的惩罚,按照鸡汤的说法理解这种行为:
生活中的真正勇士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可以微笑着面对生活。
我为曾经文中的粗浅向读者道歉,没有那种存在是绝对的,世界上没有一种绝对的真理。任何上帝视角的认知只不过是放大自己的无知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