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和史蕾老师聊天,她2017年的主要生活目标是找个如意的男朋友。我逗她,找个差不多的得了,别太挑剔。她回,真不是挑剔,可就是碰不到有感觉的异性。
尽管生活在大城市有各种不方便,而且空气还很操蛋,但有一点收获是确定的,那就是城市生活可以增长一个人的见识。别小瞧见识,它直接和品味正相关,我一直认为,人一生努力的目标就是要成为一个有品位的人,有品位的人会辨别美丑,发现美是生活幸福的前提。
大学以前,我在小地方上中学,在北京的郊区上大学,说实话,没见过什么世面。我大学时候,一直以为学校外面那个叫知味食轩的饭馆里的宫保鸡丁是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直到大学毕业多年后,有机会又回去吃了一次,神马玩意啊!你也许会说大厨变了,但我更愿意相信是我的嘴刁了。
2003年进入新东方,算是大开眼了。那时候是兼职老师,四处教课,学生的流动性强,社会森林里各个角落各种颜色的成熟鸟都来到了课堂。不知道是不是我面善(此处允许你说切......),学生又愿意把我当做知心朋友(切),愿意和我聊天(切),尽管表层交流用的是英语,但表层之下的内容全是让我长见识的故事。新东方是个外语机构,很多中国同事都有国外留学的经历,兼职老师比例多,来来往往,也长见识。外国同事更不用说了,也有很多,当时给我的文化冲击太大了。随便举个例子,有个从英国来的男老外,我闲聊问他,平常有什么业余爱好,他说待在家里,一天抽五包烟,一晚上看两张碟。我不理解问why,他说,在英国买烟抽太贵,租正版碟看太贵,所以来北京教课这两年,打算把一辈子的烟瘾给过足了,往死了抽,顺便把能找到的电影都给看完了。
新东方工作的头几年,我对爱情的理解也更深入了,也长见识了。我大学以前,以为爱情就是男女之间的事情。谁知道,原来还有女的和女的之间的爱情,男的和男的之间的爱情,还没完,爱着女的的同时也爱着男的。我传统的爱情观彻底的被举起来,反过来摔地上了。看着这些人在各种爱情里喜怒哀乐,我也很感动。
忘了哪年,去法国,我亲眼在路边看见两个胡子拉渣的男人抱着猛亲,那个猛,那个亲,我发现从旁边走过的路人都跟没事儿似的,就我有些不好意思。
我家楼下有很多遛狗的,有一次,我看见一个姑娘抱着一只小狗坐在黄色的长条木椅上,嘴对嘴亲了半天,再说一遍,半天。从那以后,我再碰到有人跟我说,他爱上了大树,我就彻底理解了;爱上了动物,我会真的相信;爱上了自由、爱上了单身、爱上了独处、爱上了电影、爱上了旅游、爱上了书本,我都会发自肺腑的相信并理解这些人,绝对不带任何的是非判断。
见识和心胸狭窄正相关,那些固步自封、张牙舞爪、觉得自己最牛逼、觉得别人都行为怪异的家伙,有一个共性,就是见识不够。因为没见过,所以大惊小怪。
老翁有一个关于见识的比喻,他建议年轻人要多谈几场恋爱。年轻人问Why,老翁说,就算你爱吃火锅,也不能天天吃到死啊!年轻人,就应该趁着年轻多吃几样,比如火锅、pizza、寿司、牛排、酸汤鱼、炸酱面、鼎泰丰小笼包、沙拉、海底捞,什么都吃过后,才知道自己最终想吃的是什么,才能不怀杂念心平气和的坐在火锅旁。(靠,写到这儿,我怎么饿了)
我看到统计,在日本,目前20-35岁人群中选择独自生活的比例已经过半了,这些人不找男女朋友,或至少宣称不找伴侣。这就意味着,100个人里头,超过50个人选择在城市里独自生活。
我对这件事情的理解是,城市生活中的很多东西,比如书籍、摄影、聚会、音乐、旅行、工作、电影、超市、快递小伙等,很容易的就会让一个人的生命充实起来。这些东西本质上,会丰富一个人的感知,而一个人对整个世界的感知越丰富,人的情感也就会变得越来越细腻和复杂。如果把细腻复杂的感知比作一个被精心设计的谜语(读到这里你猜出我设计的谜语了吗),那么想要解开这个谜,会变得不容易。高感知的人,对外界的事情会变得挑剔。
我们的见识一定会随着年纪而慢慢增长,成长就是一个笑点逐步降低,兴奋点逐步增高的过程。今天下午,精英英语就要开年会了,当老翁和我看到望京教学主管Landis的小品时,一定会真诚的乐得死去活来。为什么岁数越大,内心的high点越高?因为见过了太多东西,去了太多地方,见识了太多风情,很少有什么能触动内心的狂喜或毛骨悚然的惊叹了,以至于慢慢失去了惊喜的能力。
我周围的很多小年轻过年不敢回家,因为总被老一辈人逼问对象婚姻的事情。相信我?别理他们。见识不在一个段位上,交流效能为零。我们的父母那一带,一个村、一个镇、小县城、小城市就是他们整个的世界,不用多长时间,他们就能探索完毕,甚至认识那里的所有人。也就是说,父母那一带,选择伴侣的样本有限,所以做出一个托付终身的决定一点儿也不难。
现代的年轻人就不一样了,年纪轻轻,微信朋友圈会有几千人,每年去全世界各地海玩儿,在大城市生活可以遇到各种鸟儿,各种胡吃瞎闹,要知道,这都是长见识的东西。见识多了,惊喜就不容易了,那选择起伴侣时当然就犹豫不决了,变得很挑剔。
说句夸张的话,史蕾老师现在可是全球“选男朋友啊”!史蕾老师那天跟我说,有个外国人(黑人)追她,她没同意。我劝她,可以试试。这种有机会在全球各族挑选男朋友的机会怎么会是我们父母那代人可以想象的?
其实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帮助他们增长见识,见得多了,分辨美丑的眼光自然会犀利。如果一个人从小就被培养出了发现美、辨别美的能力,那这个人的生活幸福指数会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