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读林语堂文章,没有完全领悟他的思想内涵,觉得他只是一个奇怪的人,会有与时代背景不符的观点,越深入地去品读他的其他文章,又觉得他的文字很陈恳,陈恳到将自己的所思所想直接袒露给读者,让读者去体会,瞬间觉得他语言魅力之特别。
《脸与法治》
开头,先生写中国人可以洗、刮、丢、赏脸,将争脸和丢脸、有脸与无脸作对比。而且指出,中国若要真正平等法治,不如大家丢脸。
接着,举例部长超速开车而获得了特殊对待,形成了不好的社会风气。
先生有举例来说明,和有脸的人同车同舟同飞艇,以及同回国,都是有点危险的,一个是在轮船上强行抽烟,在飞机安检的时候而让货物超重。中国人的面子与大清的辫子相似,是致命的弱点,而且不堪一击。最后,作者强调,要像促进法治实现,要丢脸。
这篇文章,先生从面子意识、面子文化来写中国社会的风气,面子文化导致人与人的虚无攀比,滋生出谋私权的倾向,最后引发人们越来越缺乏法制意识,整个社会浮夸,反过来社会又会作用于个性,导致个人的面子意识更加强烈。
《知识上的鉴赏力》
开头,先生讲到教育与文化的目的不是考试、就业、薪资,而是对于知识的鉴赏力上,这样会形成自己的独立判断,并且知道自己的所爱与所不爱。接着,先生讲到,见识与胆量是有关系的,有见识的人往往会有智能上的胆量和独立性。正如孔子说,学而不思会造成被学识填满却失去了追求学问的快乐,千篇一律。
教育的强迫灌输,以分数来判定,是对文化的曲解,这样会造成学生对读书的态度,不是从内心喜欢,而且以别人的喜爱为主。这样就失去了读书的本质。反思现在的中国教育,何尝不是有着这样的风气呢?有多少学生能够真正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有多少老师能够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并且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呢?这篇文章对中国的教育方面有很深的启迪作用。
《读书的艺术》《写作的艺术》
先生开头将读书的人与不读书的人做对比,第一种人是被眼前世界束缚,另一类人能走入不同的世界,像旅行一样。读书人往往会被带入一种思想和反省的境界,也有一种沉思默想的价值。真读书是真正对修养的自我提升,假读书是非什么书不读,只针对什么品类的书来读,不是真正的读书。
嗜好和兴趣是阅读一切好书的关键,没有必读,也没有不必读,而且最好要找对趣味相投的作者。
写作与读书也是一样的,要把握自己的内心爱好,不要沉溺于形式,要关注内在文学、思想、见解、情感、阅读。
如果不是真正喜欢读书,只是附庸风雅,是虚荣心的作祟,是对读书的不尊重。读书分时候,在不同的时间和人生不同年龄阶段读,会有不一样的感受。而且读书最好要找到与自己品行和想法契合的作者,这样会读出更多的共鸣。
最后一段,写了李清照,通过背景的阐述,读书对一个人的生活状态的影响,即使在一个非常焦灼的环境下,书对一个人心境上的塑造,在任何一个状态下都留有生命的美好。收尾留给读者很多思考的空间。
《快乐必须要自己去寻找》
开头,先生以好友葛若宁的例子来做引子,引导出,一个人想要减轻或遗忘忧虑、愁苦的事情,只要积极寻找那些快乐和有希望的事情,并将注意力集中在积极的事情上。想一下,你注意力的焦点平常在哪里?是注意到你的过失,还是你所做的贡献?你所想的是什么,就会决定你的态度,你的态度就决定你的命运。
影响一个人的情绪,除了注意力的焦点放在哪里,还有你的姿势、声音、举止、写作的笔调等等。如果你对自己的外表和举止能加以管制,就能间接地使你的内心焕然一新。
引用赛博士的话,来表明,如果压力超过了自然的水平,就会产生负面的作用,比如:勉强自己以一种与个性不想配合的速度去工作,长期以往,会打破自己的宁静和平衡。所以只有认识到自己所能承受压力的限度,适可而止,才能保持身心的愉悦。
总结:对寻找快乐的方法,要有积极主观能动性,要自己去寻找,从生活点点滴滴去寻找。正所谓,生活中不缺少快乐,而且缺少发现快乐的眼睛。
《懂得享受人生》
相同的年龄,每个人呈现的状态是不一样的,像老年人,有的老态龙钟,有的还是童心勃勃。
那么为什么不同的人呈现不同的状态呢?衰老真正的原因是什么?以及怎样才能防止未老先衰?
不可否认,一个人的衰老程度与医学发展、疾病克服和保健提倡,有着很大的关系,但是很多人没有在意的事,那些真正懂得人生,享受人生的人,一般会活得快乐和始终精神抖擞。
可以看到,身边很多老头老太,他们的健康状态令人堪忧,但是还是倔强地活下去了,凭借的是丰富的意志和懂得人生的洒脱。
长寿的人,一般是有旺盛生存欲的,胸襟宽阔的,合群、乐观、相信自己有前途的;而状态不好的人,往往是过于谨慎的、心胸狭小的,对未来迷茫的。
《论老年的来临》
开头,先生讲到保护老幼是中国家族制度的提现,然而幼年和老年的心理状态和希望的生活状态是不一样的,儿童的世界没有物质的概念,比较单纯,老年人已经经历过社会的洗涤,他的私人习惯已经形成,容易堕落思想的偏见,由于他们恐惧比较明显,欲望较大,更需要依赖家人的照顾。
从历史的角度来阐述,中国民族对老年赡养的特别提倡,敬老爱老不仅是情感方面的体现,更是道德品质的象征。
接着,作者将社会对老人的态度以及老年人自身如何理解老年生活这两个方面在中国和美国的不同方面进行了阐述,结果令人反思。
中国:老年人会觉得老年是他人生最幸福的时刻,因为会得到其他人的格外尊重。当其他人问到自己的年龄时,老年人回答的是很骄傲的感觉,理直气壮的,因为是一种格外的善遇。中国人对老年人的重视,同时满足了老年人的德高望重的姿态,老人有说话的特权,青年人必须倾耳静听。美国:美国老人不愿意透露自己的年龄,不想给人年老的印象,仍然要有年轻、活力有能耐的感觉,不认同社会的人承认他们的老。
先生认为,像美国老年人不想透露自己的年龄,很像中国的年轻女子不说自己的年龄一样,他们都怕被人排斥,甚至排除在相关群体之外,作者觉得这样的想法是毫无意义的,是因为社会太重视工作效率和人生成就的。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是人生最大的幸运,但是如果不客观承认自己的年龄老,不再年轻了,是削减老年的魅力,是别扭的状态,内心是缺乏宁静而知足的态度的。
先生认为,美国老年人会有这样的态度,是因为美国人的生活更加匆忙与活跃,而且整个国家比较注重个人主义,是正常的,但是不应该让子女不供养自己,父母有要子女供养的权利的。相比而言,中国的这种服侍年老双亲的观念,是完全基于感激的心情。作者比较赞同中国人的观念。
面对现在的中国与之前的美国这样的状态,注重社会运转的效率,而忽视个人生活的归属感,先生这篇文章是很有必要研读的,因为每一生命个体都应该被得到尊重,尤其是老年人,有被赡养的权利,品德的东西不应该被丢弃或变得廉价。
《人生的归宿》
开头,先生认为中国人的精神价值与物质价值完美融合,帮助人们在热爱生活的时候能各自本分的生活着。正像孔子说的:“未知生——焉知死?”这样的价值标度,能够赋予人们一种强有力的共同意识以观察人生千变万化的变迁,能有观察事物的智慧和生活的价值。
中国人与外国人相比,不太有野心,但是容易快乐,也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样的生活。
做一个旁观者,静观微笑,用清醒的大脑去观察人生,把握确定的事物,以自然为真善美永久幸福的源泉,是会让人满足和安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