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做个题:
精神病院可以看什么病?
A.抑郁症 B.类风湿 C.闭经 D.口腔溃疡
想必你心里会想,切,选A呗!在我揭晓答案前,请托住你的下巴。答案是——都可以看。
你可能会觉得奇怪,抑郁症是一种心理疾病,去精神病院看也许还勉强够得上。可类风湿、闭经和精神病院又有什么关系呢?我动不动就口腔溃疡,怎么可以说我有精神病呢??
别怕,现在就带你们走进真实的精神病院,科学地了解精神疾病。
一、精神病院什么样
2016年9月某日,阳光灿烂,秋高气爽,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它是上海市三级甲等精神卫生专科医院,是全国规模最大、业务种类最全、领衔学科最多的精神卫生机构……(此处省略一万字)
我为什么去这?不不,放心,我没有精神失常。是因为生完孩子以来身体的种种不适在普通的西医科室都无法确诊,只能靠中药康复。后来道听途说地从病友那儿知道了是躯体形式障碍,问题出在神经系统的神经递质上,可以在精神科治疗。
去之前我跟你一样,以为精神病院是这样的:
里面的病人是这样的:
到了目的地,才发现我完全错了!它其实是这个样子:
走进医院,居然一切都是原来的配方,一切都是熟悉的味道:服务台工作人员一脸不高兴的态度、收费窗口的一条条大长队、菜场般嘈杂拥挤的大厅和候诊室……大感意外啊有木有!倍感亲切啊有木有!
完全不用担心有病人对你突然发动攻击,也不用担心别人向你投来异样的眼光。虽然是精神病院,但还别说,大家精神头看起来都挺好!病人在和别人聊天时都条理清晰,比较常提到的症状只是睡眠不好、心情烦闷、紧张等等。那么多人中,只见到过一个病人眼神迷离、表情呆滞,坐着一动不动,丢了魂似的。不知他是病症如此,还是服药的缘故,要说攻击性是完全没有的。
有一点很不错的是,这里看病很强调私密性。和其他医院不同,精神卫生中心的诊室都是关着门的。病人进去之后门一关,非常安静。在诊室中可以平和放心地和医生对话,不受外界干扰。另外医生会充分尊重病人的意愿,让病人决定是否需要家属陪同。
二、不“神经”的精神病
精神卫生中心的门诊区域和普通医院几乎没有区别,这与我过去对精神病院的了解完全不同。对精神病院的误解,很大程度来自于对精神疾病和病人的误解。
普通人的误解可能有以下三点:
误解一:精神疾病发病率低。
真相:据调查,精神疾病的发病率是17.6%,也就是说,100个人里面有17.6个人一生中有可能患精神疾病。
误解二:精神疾病患者神志不清、行为失控。
真相:按照世卫组织的相关调查,常见的精神疾病里排名前三的是心境障碍(情感持续性的高涨跌落)、焦虑障碍和物质依赖相关障碍(类似于我们常说的网瘾、酒瘾、咖啡上瘾)。可能存在意识丧失、行为失控的重性精神障碍的患病率,仅占患病总人数的1%左右。也就是说绝大多数精神疾病患者都是跟我们一样的普通人。
误解三:精神疾病患者更容易暴力伤人。
真相:重性精神疾病病人中存在暴力行为或者暴力倾向的人约占8%到10%。而在未患病的普通人中则有将近20%的人使用过暴力。(难道正常人比精神病人还危险?啊,外面的世界太恐怖,让我回精神病院去!)
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中,精神疾病患者是经常被忽视的群体。除了近几年渐渐为人们接受的“抑郁症”,绝大多数普通人恐怕对精神疾病一无所知。更讽刺的是,在“傻B!”流行起来以前,“神经病!”绝对是骂人界的担当……
准确地说,精神疾病是指在各种生理、心理以及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下,大脑功能失调,导致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出现不同程度障碍。常见的表现有情感紊乱、睡眠障碍、注意力记忆障碍、感觉知觉障碍等等。
也就是说,如果出现了睡眠障碍、心情烦闷、胸闷心慌等等生活中常见的健康问题,有可能是大脑功能出现了偏差。如果在其他科室久治不愈,可以考虑到精神科就诊。
三、心身疾病
回到文章最初的问题,为什么精神病院能看类风湿、口腔溃疡、甚至闭经?这就涉及到一个“心身疾病”的概念。
心身疾病是一个在国外医学界推行多年,并在持续研究的概念。通俗点讲,它的意思是在较强的外界刺激、病人心理敏感、身体某些部位系统稍弱等原因的综合作用下,疾病就产生了。
中医里面其实也有类似的理论——情志,强调过度的喜、怒、哀、惊会导致身体某个系统的不适,所以为了养病养生,应该保持平和豁达的心绪。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当长期情绪不佳、焦虑或者工作压力大的时候,往往更容易生病。身心疾病也是这个道理,我们的身体本处于平衡之中,面对强大的外界压力,神经系统就会放出很多暴走小人,干扰器官们的正常工作。
此时针对单一疾病的药物不能治疗心身疾病,只有对病人进行心理认知调整、缓解外部压力、提高病人体质,才能从根本上治愈。
心身疾病的发病因人、因环境而异。一般人群中出现心身疾病症状的占36%到60%。常见的心身疾病有过敏性鼻炎、口吃、飞蚊症、眼部异物感、类风湿性关节炎冠心病、偏头痛、甲亢、糖尿病、闭经、紧张症、溃疡、原发性高血压、睡眠障碍、月经紊乱、癌症……
"等等!癌症?"
是的,你没看错,癌症也是心身疾病!其实人们对癌症的恐惧造成的危害远远超出了癌症本身。科学家调查发现,情绪良好、对癌症抗争有充分信心的患者,存活率明显高于绝望、焦虑、悲观的患者。心理神经免疫学专家指出,心理行为干预对肿瘤的控制具有积极的意义。所以“夫妻创奇迹,环游世界癌症自愈”的新闻也并不是天方夜谭。
再比如,一个真实的病例,某先生腿疼数月,在骨科、神经科都医治不好。最后转到精神科,医生通过心理咨询的方法了解到他的父亲在几个月前去世了。因为父亲卧床数年才离世,他从理性上说服自己父亲的死是一种解脱,从而压制了情感上的悲痛。而这些积压的情绪,最终通过疼痛的方式表现了出来。疼的地方在腿上,仅仅是因为腿是他身上比较薄弱的地方而已。
在医生进行疏导之后,这位先生在心里好好地和父亲作了告别,第二天他的腿就不药而愈了。
就是这么神奇!这种看似和心理毫无关系的疾病,却可以在心理上找的源头。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有重叠,在一定程度上会相互转化。心身疾病乃至其他精神疾病,有很多都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心理门诊的方式缓解或者治愈。光上海精神卫生中心的心理咨询门诊,一年就接待几十万名咨询者。
这篇文章倒不是鼓动大家身体不适的时候都跑去精神病院,只是越来越多的人向我倾诉自己在精神科治疗的经历。他有一段时间很痛苦,煎熬数月才发现是抑郁症;她的外婆吃不下饭,最后诊断出来是双相情感障碍;他爸爸关节疼多年不愈,竟然用了抗抑郁药痊愈了;他的睡眠问题在医院做了心理治疗之后就没了;她的过敏体质经中医调节之后好了,心情也变得更舒畅……
而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不敢说,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曾经去过精神科、在吃心理方面的药。他们不仅要面对疾病的痛苦折磨,还要害怕旁人的无知、偏见甚至排斥。
病理学家说:“世上所有疾病里,能被诊断的其实很少。而在这些疾病中,有三分之一可以不治而愈,有三分之一根本治不好,只有三分之一可以通过医疗手段解决。”
我们对疾病知之甚少,常去的医院也不一定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此时,也许我们可以放开眼光,去寻求不同人群的帮助。毕竟手段不是唯一的,治好病才是关键。
看心理医生也好,去精神科也罢,都是很正当的。生病不代表我们犯了任何错误,社会上对“神经病”、“心理有问题”的人的偏见也定义不了任何人。我可以和读者分享自己在精神病院的就医经历,别人也一样可以坦然地去接受治疗,迎接灿烂的生活。
与治病同样重要的,是推广人们对精神疾病的认识。只有知识普及、环境包容,才能让更多的人及时就医康复。每十个人里面就有两个人正在经受心理或精神问题的困扰。也许,他们就在我们的身边。他们可能是我们最亲近的人,在等待我们打开他们的心扉,去帮助他们,支持他们。
注:本文科普内容均来源于上海精神卫生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