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懒得思考就越迷失自己。现在的人越来越懒得动脑思考了,什么都想问别人,找别人教!所以会思考,自己能教会自己一些东西,那真的是非常稀有,也很难能可贵的事情。有时候我觉得什么都想学可又感觉学什么都没用!所以很有必要的想一下,读书、学习是为了什么呀?
学习的主体是你自己
我读书学习是成为自己,过更美好的人生。这里就涉及到了什么是学习的主体的问题,可能一些人走进了误区。
有的人学的东西很多,也很杂乱。这个学一点,那个也学一点,什么热就追哪个。看着很聪明,却聪明反被聪明误,像是成为了学习的奴隶。我们经常评论这样的人:什么也会做,却什么也做不好。可能有时候他说出的一些话说能让人惊艳一下,可时间相处久了,就越是能够看出他的浅薄。因为一开始学习的主体就搞错了,为了学习而学习,那学什么也没有用。
我们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体,不要为了学习而学习,应为自己而学习。
读书是为了形成自己的思想,改变行为,提高能力,是在工作、学习中切实提升自己。把握了学习主体,才能从沉迷书本,到跳出之外,到更广阔的世界里——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如果掌握了学习的主体,那学啥都有用,干啥啥行,吃啥啥香。
如何提高学习的效果
看书可以是为了学习,可不是目的,也不是任务,它可以是一种乐趣,也可以是一种手段。但学习不仅限于读书,还有很多种方式来学习。
读书看报是学习;模仿优秀的人是学习;跟前辈高人聊天请教也是种学习。可如何看有没有效果呢?
学习有没有效,标准就是要看有没有行为上的改变。我这里暂且只分析读书。
有些人读了很多书,最后都忘记了,生活行为一点改变都没有,还鼓吹自己学富五车,简直可笑。还有的人读书特别认真,每本书籍都务求记住,效率慢的很。
其实无论是谁,读过书后,放一边,都会逐渐遗忘。我们通常回忆起来,会说:“那本书不错!”、“里面有个观点挺好”、“某个场景印象深刻!”也回忆不了太多什么。
所以厚厚的一本书,何必汲汲于记住里面全部的内容,我们只需要邂逅那最重要的1%,应用于我们的生活,那就是成功的。
知识只有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性地使用,方可真正化为我们的能力,或形成思想,成为智慧。为了提高读书、学习的效果。我们要有意识地把新知识与我们旧有的知识结合起来,形成强健的连结。形成一种框架,系统的知识,那样更加方便我们生活中提取运用。
还要思考着这个知识在生活中有没有什么地方可以运用。比如李叫兽就经常这样做,每学一个理论都在生活中去想有什么类似的体验。所以他是很少的能够把知识直接内化为自己的东西的人。
最后,我们才是学习的主体,也不要忘了我们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