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笔记)
1.科斯定律:“资源不管谁拥有,它最终都会落到使用价值最高的人手上。”那是一种理想状态,跟我们的现实生活有很大差距。现实生活中到处都有交易费用。恰恰由于到处都有交易费用,所以制度、风俗、习惯就变得非常重要,因为它们是所有权利和责任的初始界定。你能不能举出一个例子,你认为它是合理的社会习俗,因为它能够把资源界定给合适的人使用,或者把责任界定给比较容易避免意外的人来承担的。
我的评论:为什么是宋代以来女性地位下降,以及有了裹小脚,严惩女性出轨?这与宋代商业大发展关系甚大,也就是那个时候开始人的商业头脑更发达了,财产保护意识更强了。
理想状态下,按科斯定律,女性倾向于与最优秀的男人繁衍后代;现实中,后代涉及家族财产分割,为避免别人的后代窃取自己的财产,以及由此而来的纷争——巨额交易成本,从源头控制成本最低效果最佳(女人才知道孩子是谁的孩子),于是有了“三从四德”、“裹小脚”、“贞女碑”等预防措施,以及“浸猪笼”、“刺字”等严惩手段。
2.信仰让很多选择变得简单。这是默克尔说的话,你可以把“信仰”两个字替换成马云讲的,使命、愿景、价值观,也可以把它替换成我在此前一期节目里讲得“第一性原理”。这些东西就是我们的“选择之锚”。它们不会让我们每一次都赢,但是它们确实可以让我们在选择的关头,成本低、效率高、无大错、可积累。
我的评论:所谓的“选择之锚”,就是一个人要有一些坚持和坚守,这是其行事的底层支撑,越是坚固,作决策和判断就越节约脑力成本,短期看收益不明显,长期看则绝不吃亏。我认为最应该坚持的就是:良知、信任、合作、共赢。
3.深文罗织、先信后学是古人解读经典的普遍规律。经、史、子、集的排序是重要性由高到低的排序。“春秋三传”原本并不是一个阵营里的小伙伴,而是你死我活的竞争对手。
我的评论:在古人一元化的世界里,最大的恐慌不是可不可信,而是没有可信之物怎么办?即,信,比信什么重要得多。如此,先信后解读,无疑弄出许多过度解读,这是读经典需要注意避让的坑。
4.我们在一生中,遇到的人要比股市上的股票多得多,大部分人哪怕再好,你再喜欢,如果不能长期对你好,其实对你一生的帮助并不大。用巴菲特的方法了解一个人,长期结交一个人,我们会终身受益。
我的评论:人总是很在乎沉没成本的,在一件事上付出越多,越不愿意退出,哪怕明知错了,也如此。这就是为什么帮过你的人好过你帮过的人,洞悉这点并非是玩厚黑学、操纵他人,而是懂得珍惜前者,以及告诫自己少做前者。就像恋爱,珍惜前者往往容易找到真爱,自己做前者则可能遇到渣人。
再看婚姻,婚姻很长,那些像成长股的对象,你有信心长期平抑别人那颗骚动的心吗?而那些已经褪去成长光环的对象,才可能是懂得相互陪伴的终生伴侣。
但我还有一点想说,巴菲特在这个时期增持苹果股票,是不是真的对iphone十周年重磅产品有超级期待呢?
5.关于万维钢问熊逸的国学三问
我的评论:斗胆说说我的看法,这几个问题无疑提得很有分量,很有价值,但这三个问题既好回答又不好回答,不好回答在于要说清楚实在不是简简单单几句话几千字能说明白,好回答在于我也能试着给出答案:
1.所谓“国学”,到底是对全体人类都有价值的通用的学问,还是仅仅是一个地方性的风俗学问?
部分对全人类都有价值,比如青蒿素,源于中医,搞定疟疾,对全人类都有用,但无疑中医中有糟粕。包括我认为中西学问不是高级与低级的区分,而是最底层的东西是通用的,比如孔子、老子的为人之道、处世之道……
2.中国文化中有哪些仅仅是历史遗迹,有哪些对现代社会仍然有用?
这个问题我不妨耍滑头,但看似又正确。就是这个东西是随着人类社会发展主流意识形态演变而改变的,就像古人读书有“三上”——枕上、厕上和马上,这正确了很长时间,现在不对了,现在是——机上(手机)、车上、路上(走路也可以听音频)。
3.我们对中国文化是不是非得“仰望”,我们能不能站在现代的高度,“俯视”国学。如果一直仰望,怎么能发展呢?
我理解既不仰望也不俯视,而是心平气和,结伴而行,就像《精英日课》主要介绍西方新思想,《熊逸书院》带着通读中西“老经典”,并非两者不可兼得。
6.你还知道哪些涌现?
我的评论:所谓治大国如烹小鲜,就是以涌现的观点去看待问题,而非独立地看待具体的独立的人和事。
其实,国家这个概念就不是我们常说的“想象共同体”,而是涌现的必然结果——一个实实在在的“生命体”。
以涌现的观点看待网红,当上网的人多了,必然会出现网红,但网红为什么成为网红,有些原因网红也不知道,因为它仅仅是那个网民组成的超级有机体里的一个器官而已,无形中它被有机体的运行规律所左右而做出决策和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