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是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现在而言,这是一句被传烂了的鸡汤。
初见,是于高三的语文课上。如同酒逢知己,万分赞同。想着熬过了高三,就能真的去拥抱诗和远方了。当时年少,不懂生活的艰辛,也不懂现实的骨感。想起高中语文老师的每日一句话抄写。每天一碗鸡汤,拯救于题海中苦苦挣扎的我们。鸡汤虽俗气,然贵在坚持。老师坚持了两年,留下了高中弥足珍贵的回忆。高三时最美好的时光,就是抄句子的时候,美好如潜泳时出来换气时呼吸到的空气,像溺于深海中牵住了救援者的手。用最虔诚的心,最中意的笔,最认真的字迹。偶尔加上自己的看法,记下每日的悲欢,恍然如青春的日记本。忽然想起高三时班里轮流记录的班级日记本。在高中的最后时光,每个人都认真记录为数不多的日子,不知如今那两本班级日志沦落何方了。
高考前要提前两天把自己的书本搬回家。那天学校里兵荒马乱,教学楼前一直飞舞着漫天的碎纸,如同冬日里翩翩起舞的落雪,煞是好看。教室里一片狼藉,地上都是被放弃的试卷和书。匆匆忙忙整理了所有的书和试卷,手忙脚乱的搬回了家。呆坐家中,脑中一片空白,怅然若失。数小时后审视搬回的书本,猛然发现整理好的一摞笔记本忘记带回。回校翻找,早已人去楼空。由此,几乎是高中的全部心血不知所踪。当时为此洒下了不少伤心泪,幸而当时足够年少,足够没心没肺,哭过也就放下了。或者说是我的自愈能力向来很强,自我安慰说是天意如此,不给自己留下复读的念想。幸好高三足够努力,留存脑中的知识足够应付高考了。幸好语文抄句子的笔记本逃过一劫,总算没有全部失去。高考发挥正常,然分数线飙升,误打误撞的来到了现在的大学。最遗憾当初心灰意冷,没有认真筛选学校,如今只能欣赏贯穿冬季的雾霾。记得高中看过柴静的《穹顶之下》,认识到雾霾的危害。无知少年还曾为老家偶尔的一个雾霾天深切担忧,如今却身处中国第一,世界第九差的雾霾城市。
高晓松说诗和远方的远方是指的我们的心灵深处。很是同意。最近看到相关的一句话: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远方的苟且。初见觉得搞笑,细想有些意思。盛传的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此类说法,推崇旅行,似乎旅行就能找到寻找的远方。实则不然,我们的远方,说不定是别人眼前的苟且。心若无根,到哪里都是在流浪。所谓旅行,更多意义上指心灵的净化,抛下凡尘俗世的烦恼,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也是极好的。
生活就是要贴着自己的性情走,你是什么人,就拿什么腔调。不喜欢的人,少接触,不喜欢的圈子,不去挤。不要因为一时寂寞,强迫自己融入陌生的圈子。凑热闹,热闹终归不是你的。不眼红别人,不抱怨自己。喜欢就努力争取,讨厌就直接无视。不跟风,不盲从,走出一条自己的路,越是安静,越是能听见自己与外界召唤灵魂的声音。
忘掉路旁的岔道,去哪都别带枪。孤独并渴望着,走你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