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经络?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人体联络、运输和传导的体系,也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经络中的经,有路径的含义,经脉贯通上下,沟通内外,是经络系统中的主干;络,有网络的含义,络脉是经脉别出的分支,轻经脉细小,纵横交错,遍布全身。
经络的作用及应用:
经络的作用
联络脏腑
人体中的经络系统是一个纵横交错,沟通内外,联系上下的整体,它联系了人体中脏与脏,腑与腑,脏与腑之间的关系,从而使人体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皮肉筋骨等组织器官,是依靠着经络系统的联络沟通,从而能保持相对协调与统一,完成正常的人体生理活动。
运行气血
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气血需通过经络系统才能被输送到全身。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其作用是濡养全身脏腑组织器官,使人体完成正常的生理功能。
3) 抵御外邪
由于经络系统的作用是运行气血,那么它就可以使营卫之气密布全身,尤其是随着散布全身的络脉,而密布于皮部。卫气是一种具有保卫机体功能的物质,它能够抵御外邪的侵入。外邪侵犯人体往往由表及里,先从皮毛开始,所以当外邪侵犯机体时,卫气就会发挥其抵御外邪,保卫机体的作用
4)经络的应用
《灵枢 经脉》说:“经脉者,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因为经络系统是联络人体内外的通道,所以当人体患病时,经络又是一个病邪传入的途经,当人体在患有某些疾病的时候,常常会在其经络循行线上出现明显的压痛、结节或条索状的反应物,此时,这些部位的皮肤色泽、心态、湿度等也都会起一定的变化,那么,通过对这些变化的观察,就可以推断疾病的病理变化。而经络也是脏腑之间,脏腑与体表组织之间病变相互影响的渠道。
2、子午流注:
子时(23点~1点) 胆有多清,脑有多清,一阳初生
丑时(1点~3点)吃夜宵的人是往西天走的越快,肝经此时藏血量是白天的七倍
寅时(3点~5点)人体的气血由肺开始重新分配
卯时(5点~7点)大肠经最旺,此时排便最佳时间
辰时(7点~9点)早餐最佳时间
巳时(9点~11点)脾经最旺,有利于吸收早饭的营养,生血。
午时(11点~13点)心经最旺,有利于周身血液循环,心火生胃土,有利于消化
未时(13点~15点)小肠经最旺,有利于吸收午饭营养。
申时(15点~17点)膀胱经最旺,有利于泻掉小肠下注的水液及周身的“火气”。
酉时(17点~19点)肾经最旺,有利于贮藏一日的脏腑精华。
戌时(19点~21点)心包经最旺,清理心脏周围的病邪
亥时(21点~23点)三焦经最旺,三焦通百脉
人体三焦: 上焦:心肺 中焦:脾胃 下焦: 肝肾
3、什么是穴位?
中医穴位,学名腧穴,腧有传输的含义,穴即孔隙的意思。所以说腧穴就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血输注于体表的部位。
人体的穴位分为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三大类。
十四经穴指的是归属于十二正经和任督二脉循行线上的穴位,国际上承认的人体的经穴有361个;奇穴也称“经外奇穴”,是指十四经穴之外有固定的名称、位置的穴位;阿是穴又称“压痛点”,即无固定的名称,也无固定的位置,哪里痛就是阿是穴。
取穴方法:骨度法,又称同身寸法
熟练掌握15个穴位的定位及作用:
1> 命门 取穴位置 第二腰椎棘突下,命门为生命的门户,水火之宅,里面藏着肾阴与肾阳。所以灸命门能起到滋阴温肾壮阳的作用。对各脏腑具有温煦生化作用,灸命门相当于补个野山参。
2> 肾俞 位于第二椎棘突下旁开1.5寸,肾为先天之本,作强之官,相当于人体的发电站,肾藏精与志、通于脑。肾主水、主一身之气。
肾俞穴有滋补肝肾、益精填髓、调理肾气,调整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作用,主治肾炎、水肿、肝肾阴虚。
大椎 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为督脉经之要穴,有总督一身之阳气的作用,手足六条阳经之交会穴,称为“阳脉之海”通阳解表,清脑宁神,为全身强壮穴,主治呼吸、神经、血液系统等疾病,有主寒热、提精神、治疲乏之功效。
八髎 主管泌尿生殖系统方面的疾病,对男性前列腺、妇科痛经、月经过多、盆腔炎、子宫肌瘤、腹泻、坐骨神经痛、腰腿痛等都有很好的疗效。
膻中 位于两乳之间的任脉上,为心包经之募穴,是全身之气汇集之处,有调气降逆、调理心血管的功能,艾灸膻中穴有抒发胸中抑郁和不顺之气,可调理胸部疼痛、心悸、呼吸苦难、呃逆、胸闷、哮喘、乳汁少、乳腺炎等方面的问题。
中脘 位于脐上四寸,是腑之会,是胃气在腹部所汇集的地方,具有调胃和中、补虚益气、健脾化湿的作用
神阙 肚脐为人体生命之根蒂,先天精气进入之处,具有温肾健脾、补益元气的作用。
气海 位于肚脐下1.5寸,可调理一身之气,主治虚脱之症,生殖系统病、崩漏、带下、少腹痛、腹泻、体质虚寒等症。
关元 位于肚脐下3寸,又名丹田,关元为元气之根,精血之室,是男子藏精女子藏血的地方,为诸阴经之会,气血生化之源,主一身之阴精,是人体元气之所在,长灸可补虚百损,壮一身之元阳,主治一切泌尿生殖系统病,全身衰弱、少气无力、精神不振少腑虚寒等症。
中极 肚脐下4寸,主治男女生殖方面的问题,小便不利、阳痿、早泄、遗精、月经不调、阴痛、阴痒、痛经崩漏等症。
章门 有总调五脏六腑之功能,五脏六腑的气血都在章门汇集。
曲池 肘处凹陷处,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合穴,合穴为五俞穴之一,合治内脏,为上肢主要穴位之一,治疗皮肤,有调节全身的功能,是整体疗法中不可缺的穴位,曲池穴可祛风解表、清热利湿、调和营卫、强壮明目、有主泻逆气之功效。
12> 足三里 位于犊鼻下3寸,足三里又被称为长寿穴,年过30以后,身体虚弱,艾灸足三里,不但可以预防肝炎,还可以增加免疫力,抵抗一切疾病。祛病延年、增强体力、解除疲劳、补益肾气,主治一切消化系统病,心腹胀满等。
13> 三阴交 内踝尖上3寸,是足三阴经之交会穴,有调理肝、脾、肾三经的功效,有健脾、和胃、化湿、疏肝益肾、调经血、主生殖之作用。
14> 太冲 位于第一脚趾与第二脚趾联合处为肝经的原穴,是人体的最大消气穴,有疏肝气、平肝息风、调血通经的作用。主治肝脏疾病,能治肝气横溢、胸肋痛、肝炎、高血压、眩晕、烦躁易怒,它是肝经的原穴,五脏之有疾也,必取十二原也。”
15> 涌泉 足底上三分之一的是人体肾经的原穴,具有补肾安神的作用,艾灸涌 泉可滋阴降火、宁心安神、有引火归元之妙,对失眠、补肾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