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在人的心里有一个重要的账户,它就是心理账户。它的存在对我们的行为决策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影响。
心理账户定义:个人和家庭在进行评估、追溯经济活动时有一系列认知上的反应,通俗说来就是人的头脑里有一种心理账户,人们把实际上客观等价的支出或者收益在心理上却划分到了不同的账户中。下面来举例说明。
例1:
今晚音乐厅将上演一场你期盼已久的音乐会,虽然票价很高,需要1000元,不过你早已决定去看,并且早早买好了门票。吃过晚饭,你正兴冲冲地准备出门,却发现票不见了。你找遍了所有可能的地方,还是一无所获,你寻思着一定是在路上弄丢了。焦急的你要想听这场音乐会只能再掏一次腰包了。你做着激烈的思想斗争,该不该去音乐厅再花1000元买呢?请先在心里选出你的决定,然后再看例2。
例2:
现在,还是那一场你梦寐以求的音乐会,你打定主意一定要去听,票价是1000元。但是这次你没有提前买票,打算到了音乐厅再买。刚要从家里出发的时候,你发现自己把才买的一张价值1000元的电话卡弄丢了。此时此刻,你是否还会花1000元去买这场音乐会的入场券呢?
解答:
实验证明,大多数人在第一种情况下会选择不再去购买,而在第二种情况下他们选择仍旧会去音乐会。你的选择是否也和他们一样?
客观上讲,这两种情况没有区别,是等价的。你面临的是损失了价值1000元的物品,然后需要选择是否再花1000元去欣赏音乐会。只不过在两种情况下你的损失形式不同。
同样是损失了价值1000元的东西,第一种是因为你丢了票而损失,而第二种是因为你丢了电话卡而损失。为什么你选择是否去听音乐会的决定会截然相反呢?这正是神奇的心理账户所带来的误区。
心理账户误区:人们心里对每一个硬币并不是一视同仁的,而是视它们来自何方、去往何处而采取不同的态度。
如果国家将税率从25%降到20%,你会有什么感受?如果国家还是25%税收,但会还你5%工资,你又有什么感受?
你辛苦工作赚10万和你买彩票赚10万,感觉会一样吗?这两个10万,你更珍惜哪一个?如果要花钱,你更愿意花哪个10万中的钱?
问题显而易见,所以,心理账户真的让人对事物的认识和态度发生很大的变化。我们应当避免人为地设置心理账户,把用于不同用途或者不同来源的钱割裂开来。你应当让财富在各个心理账户间相互流通。那么,你在看待事物的价值取向的时候,会更加有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