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I 书的内容
其它想说的:
- 加入时间维度来谈“成长性心智”or“僵化型心智”
- 从老美那本大众读物《看见成长的自己》谈起。那本书我有翻过,大概就是定义两种心智,然后用无数个碎片案例把成长型吹得各种好/僵化型吹得各种挫。
就像爱猫的人写“爱猫人爱狗人的区别”时花式突出爱猫的逼格一样 (→_→) - 然而,以“成长型or僵化型”来判断人,本身就是僵化型思维啊摔!
(╯‵□′)╯︵┻━┻ - 所以定义“一切改变都是时间的函数”,贴标签的本质是不给时间,一段折线只取无穷小的一段,看起来就是没变化的直线。
- 对于自己愿意投入时间改变的领域,就要动态观察,就不要标签。
- 投入时间:自己的投入,借助各种媒介把别人的时间也投入。
- 从老美那本大众读物《看见成长的自己》谈起。那本书我有翻过,大概就是定义两种心智,然后用无数个碎片案例把成长型吹得各种好/僵化型吹得各种挫。
PART II 我的感想
有些书吧,
结构太清晰了我会想,
“天哪好可怕作者是怎样一个冷脸直男真是赤裸裸毫无美感”;
结构各种搅来搅去又非常影响体验,
很容易我就摔书走人。
到底怎样我才满意?
反正看这本《打破》我觉得挺好的,
哲学博士条分缕析的思维,
和类似于俞大湿的时不时鸡血文风,
让一个清晰的结构像是被包裹在一团棉花糖当中:
可以愉快地吃完,
然后消化的时候发现能意会脑补出结构。-
十个月前准备公务猿考试那会儿,
上某宝几十块钱买到了某公和某图的全套视频,
挑出申论的部分狂刷。
自己还是很幸运的,听到了钟君老师的课。
课程一开始就剖析了考题是怎么形成的,
大概是:
出题人是各种专家教授(不含贬义),
他们先圈定考某个思想(核心),
然后根据这个思想,翻各种报纸杂志(碎片信息),
核心像磁铁一样吸附了一堆碎片信息,
碎片信息把核心掩盖了起来。
出题人把这一坨包裹着碎片信息的核心摆到考生面前,
考生要做的就是把核心挖出来写在答卷上。
看书好像也是这个过程,
因为作者的表达习惯和自己不一样,
or作者为了可读性做了修饰,
需要按自己的理解挖出来作者到底在说啥。
回看那张导图,
时间的部分写得很清晰,
社会化和执行两部分有交叉,
这一部分有多种分类方式。
我是按照对我来说新鲜、敏感的维度去划分,
感觉就像把一颗模糊朦胧的越南排糖
按照自己的需求维度解剖开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