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到一篇文章《生活的丑陋,我到底要不要写?》
读到最后,很喜欢那段积极向上的结尾文字,于是引用、留言并问候了作者。
很快得到作者的回复。哦,原来她对这个结尾并不满意。
那么,她会怎么改呢?
接触作者—君说乎的总舵主,是源于007的一次班级分享会,还记得我是在一个周六的上午去翻听她的语音分享,她分享的内容是有关《写作的道与术》。
最抓我心的是开篇的写作之“道”:
盖文章,经国之伟业,不朽之盛事。(曹丕)
文字虽小,它承载着善念,每个人都要非常珍视自己写出去的每句话、每个词每个字。因为不经意间我们可能就会影响到别人的认知,别人的情绪,甚至别人的意愿。
我们每一个个体都是社会的小细胞,如果小细胞非常的健康,积极向善,我们整个身体组织就是健康的良性运转的。
不要小看写作这件事儿,如果真的有人能够看到了,我们的文章很可能就是稳定社会的很重要的一块基石。
之后,我收到了作者改动一次后的结尾:
虽然我们彼此并不认识,只是通过文字在评论中交流,但作者那么认真的把结尾给改了,引起了我更大的兴趣和关注。
然后,我把她新改的结尾又以回复的形式拷贝粘贴了上去,是想对比清楚,并同时说说我对新改的结尾的看法。
再一次没想到的是,她竟然还要改?
看到作者改了两次,得到的第三个结尾,我的第一个感觉是,确实不一样了!
新的结尾表明了作者的态度,同时还给来者指明了方向:
假如命运让我们一度活在阴影里,其实是在提醒我们去寻找阳光,甚至有的时候,我们本身就是那道微光。
舵主在结尾引入了一个隐喻,用光来代表黑暗中的人。并且用了一个很可爱的寓言故事。
非常喜欢这个故事:
“很多年前,我读到过这样一个寓言。有一个小灵魂叫做光,他生活在光的国度里,他急切地想体验他是作为光的存在,于是上帝告诉他,你必须去拜访黑暗。小灵魂拜访了黑暗,却在黑暗里哭泣,问上帝为何抛弃了他,上帝说我一直站在你的身边,提醒你,你终于知道自己是光,只有当你在异己的黑暗里你才能成为一束光。”
当我们在明亮的地方,生活得充盈而舒适,或许,我们找不到自己的价值所在。一旦某一天,我们的命运遭遇创伤,世界一下子变成黑暗。
我们深处其中,才可能慢慢感受到,自己,也是会发光的……
我,可能就是一个光的存在,哪怕很微弱……但是它存在,并且,真的能够照亮周围的黑暗。
文章写到这里,我忽然意识到,其实,这些美好的领悟,仅仅源于一次清晨的问候。
这些珍宝,始终存在于作者的心里,同时,它也是我想要寻觅的答案。而我和舵主,本来只是同为007的战友,不在一个班级。也许听完一次分享,就都各忙各的了。
但是,这个问候,却引起了一段互动的评论,助推了作者的两次修改,也引领着我一起接近主题。之后舵主主动跟我在简书上聊了几句,我们互相加了微信。
昨晚上,我把写好的文章,《我就是那道光》发给她看。今早,我得到她的语音点评回复,长长的20分钟的指导,从双螺旋结构讲起,又以我的角度,对于怎样用双螺旋的方法写好这篇文章给了一些建议。
讲得清楚明白,思路逻辑清晰。非常感激,也非常开心,我刚好可以拿这篇文章练习一下双螺旋的写法。
人与人的交流,文字,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它可以从有价值的链接起步。赋能别人,引发思考,持续链接,直至发生改变......
缘起于,那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