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着行李走下火车,终于又回到梦中的这片故土。眼前是熟悉的风光,耳畔是动情的方言。即使有一天家乡会变样,但只要有人在,只要耳畔响起亲切的家乡话,我便会知晓我身在何处。
今天,就来和大家聊聊方言那些事。
小时候,我也是说得一口地道方言,可后来因为爸妈外出打工,就住在了亲戚家,结果直接导致说方言水平直线下滑。后来好了,水平稳定了,不下滑了——已经滑到谷底了,变得一句方言都不会说了。(相信和我一样情况的小伙伴应该不多吧!呜呜~~曾经有一口地道的方言存在我的脑海,是我不懂得珍惜,知道失去后才后悔莫及)
不过,听还是听得懂。过年回家,村里人用方言和我打招呼,额,嗯,场面一度尴尬,我只能用普通话回。(具体场景,请大家自行脑补啦)
或许是由于这特殊经历,我对方言的感情似乎比常人多一分。
有人会问方言和普通话哪个重要?如果非要选一个的话,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方言。
普通话存在的历史不过百年。1955年,国家以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为普通话标准音的主要采集地,制定标准后才开始在全国推广普通话。普通话更多时候充当的是一种交流工具,它使得说不同方言的人有了共同语言。它的出现是时代进步的要求,体现的是一种融合、大一统的趋势。而方言历史悠久,种类繁多。
而方言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我国目前究竟有多少种方言,现在也没人能给出个准确数字,毕竟“十里不同音”。以我们小县城为例!我们县方言分两大种,一种上路方言,另一种下路方言。可能你会说上路方言,但不代表你一定听得懂下路方言。(各位自行感受下其中的差距吧!)而且县的各个镇之间、镇的各个村之间的方言也不全是一样的。
目前学界比较流行的说法,是将方言分为七大类:
1.北方方言,具体又包括①华北、东北方言②西北方言③西南方言④江淮方言,使用这种方言的人约占我国总人口的70%
2.吴语,这种方言主要在江苏南部、浙江绝大部分、上海和安徽南部部分地区使用,使用人数约占我国总人口的8.4%
3.客家方言,顾名思义,主要是居住在南方的客家人使用,说客家话的人约占总人口的4%
4.闽语,又分为闽北方言、闽东方言、莆(pu,第二声)仙方言、闽中方言和闽南方言,使用闽南语的人约占总人口的4.5%
5.粤语,主要以广东话为代表,主要流行于广东省、香港和澳门,说粤语的人约占我国总人口的5%
6.湘方言,主要在湖南省使用,使用湘方言的人约占总人口的5%
7.赣方言,以南昌话为代表,使用人数约占总人口的2.4%
(不知道小伙伴们的方言是哪种呢?在留言区评论,说不定就能找到你的老乡啦~ ~)
以前的小孩,个个都能说得一口地道的家乡方言(当然,我是例外啦),而现在有些小孩连家乡话都听不懂,更不提说了。于是有人开始担心,方言有一天会不会消失。我认为,这种担心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方言不仅仅充当着普通话一样的交流工具,还是人们情感寄托、表达的最好方式。
上海,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在上海,你不但会听到人们说普通话,还会听到各国人说各种外国语言。侬晓不晓得,对一个上海人来说,最自豪的是说什么?说英语吗?侬脑子瓦特啦,当然是说上海话啦!上海人比你想象的更爱他们的方言,你坐一趟上海公交就知道了。上海公交车的上车下车、到站提醒除了通常的普通话版、英文版,还特别加了上海话版。如果不是亲自体验过,我真的不敢相信。(不然我还以为,我上了一辆假公交)
方言唯一不太好的地方就是,会导致你说话的口音有点重,特别是对南方人而言。可我们需要学会换个方向画杨桃、换个角度想问题。(小学课本就教会你的道理~ ~)当你还在担心口音重会不会影响你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时,聪明的人却把这看成自己的一个优势,打开了人生的新篇章。
最后希望大家做个说方言、爱家乡的优秀共产主义接班人~ ~
PS:ni chou feng le ma
大家可以猜猜看我家乡的这句方言是什么意思,当然也可以在评论区留下你的家乡话,让我们来猜! (๑><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