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与#漫步青春#征文活动,作者陆欣,本人承诺,文章内容为原创,且未在其他平台发表。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你如仙子般从书卷中缓缓走来。繁花落尽,尽生悲凉之感,连心绪都被牵扰。闲来再读《红楼梦》,一曲红颜之叹在耳边回响。曾经的兴盛贾府,早已被记忆打湿,或丢弃或唏嘘。站在历史的长河之中,驻足远望,驻足那段未完红楼,驻足林黛玉的凄美人生。
她,前世是西方灵河岸边、三生石畔的绛珠草,今生注定将用眼泪为爱祭奠。她,淡雅脱俗,优雅如兰,氤氲成初夏那一款诗意的馨香,如梦如烟,默默的装点着大观园的每一处景致。她,敢爱敢恨,妩媚深情,从不会将心绪掩藏,却总让人心疼,只能空叹息“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何其一生,却总是用泪水浇灌,何其一生,将所有的一切都如同当日的落花一同埋葬。苦、叹、悲,呜呼哀哉!
苦,命途多舛。黛玉自幼丧母,似乎总是不受命运的偏爱,总是要学着经历太过沉重的苦痛。她,从苏州的画舫,一个人默默走出来,孤身一人去往外面的繁华世界,面对尘世的纷杂喧闹。若欣喜曾在脑海有片刻的停留,若期待曾在眼睛里闪烁,是不是后来会更加失望难过。似乎有着无限亲情的豪府,实则是个看似繁华,实则明争暗斗的大观园。不是漂泊,却比漂泊更加无奈惆怅。寄人篱下、无依无靠,只得步步惊心,时时留意,像是一只被禁锢的鸟,丢了自由,也不知从何寻找。她是孤独的,害怕被人遗忘被人丢弃,于是总是喜欢说着刻薄尖锐的话语,赢得他人的注意,试图让别人听见她的召唤,只是,她的心或许没死,这个世界已是死水一滩,人们在这个封建制度下已是行尸走肉,而她的声音也还是太过弱小,被风吹散。甚至,其他人会对她的“刻薄”说些闲言碎语,诺大的贾府,充斥太多利益与纠葛,只是,没有人能真正懂她。
叹,稀世才华。黛玉并非是个只会读《西厢记》,多愁善感的弱女子,一座大观园锁不住她的满腹才情。“咏菊”诗,诗社夺魁;“葬花诗”荡气回肠;“鲛鮹诗”情深似海:“凹晶馆联诗”一唱三叹,珠联璧合。她的美,由内而外,散发着一种淡淡的古韵气质。她有诗的情致,更有诗的灵魂,把诗当成心灵的慰籍,情感的寄托以及对世俗的控诉,用一颗诗心活在自己的干净世界里,这里没有黑暗,没有外物的纷纷扰扰,只听见流水潺潺和树上鸟儿清脆的鸣叫。至今犹记“未若锦囊收其骨,一坯净土掩风流。”带来的震撼,黛玉会流泪,会哭闹着耍小脾气,会敏感,但她骨子里的孤傲就这样透过点点文字扑面而来,令人出乎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我们不需要用太多华丽的辞藻去评析她的才华,不需要用刻板的词句去理解她,只需要秉持一颗愿意读懂她的心 ,或许惊艳也不过如此。
悲,爱情凋零。“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 如何心事终虚化?”木石前盟割不断的情丝,他们就是灵的情投,美的意合,他们的情意就好似一股清流在贾府的污浊泥水中流淌。宝玉唤她“林妹妹”,初见便觉得好像在哪里见过,细水长流的陪伴,原来,竟能有人可以懂她甚至爱她。他们都是封建制度的反叛者,都是社会的不屈者,都是自由的斗争者,当所有人都指责他们的时候,深处贾府的他们,是无奈的,但也是清醒的,始终惺惺相惜,视对方为知己,为大观园中最后一片净土。也许是他们今生的缘分,也许三生石畔上早已注定,不早一步、不晚一步,林黛玉和贾宝玉就在千山人海中相遇相知。可是爱情悲剧的种子早在相遇之前就已经种下,当婚姻成为筹码,他们注定有缘无分,空自牵挂,徒然流泪,只落得一场空欢。黛玉的悲,是无言的,只得一个人默默承受,没了宝玉,似乎已没有继续苟活的理由,焚稿断痴情,是恨也是爱,没有说完的话,没有续完的情,是不是还有下一世?
张爱玲说过,人生三恨:一恨海棠无香,二恨鲥鱼多刺,三恨红楼梦未完。这是一曲未完的红楼叹歌,是一段未完的思念。黛玉走了,带着爱与恨,带着遗憾,带着宝玉的心走了,清清白白的来,轰轰烈烈的去,一缕香魂在尘世间的繁杂与喧嚣中随花而逝,随风而去。
沧桑百世,时空无限,我驻足在岁月里,犹记得初见你的模样,你还在这,而我还把你思念。“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落花无情人有意,唯念山中寂寞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