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晨曦
近读高毅、王志浩、杨泽蒙编著的《鄂尔多斯史海钩沉》(文物出版社出版),掩卷反思,既为他们对文博事业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奉献所感动,更为他们以对历史负责的精神精心研究,在对大量相关资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之后,真实再现鄂尔多斯几十亿年古地质史、几亿年古生物史和十几万年人类发展史的严谨态度和求实精神,以及在著书立说过程中集中体现真与美和谐统一的艺术才华所激励。
史海钩沉,学范长存。三位作者都是扎根在鄂尔多斯、闻名于考古领域的业界精英。几十年来,他们钟情于鄂尔多斯这片古老神奇的土地,致力于自己所热爱的文博事业,潜心钻研,成果迭出。被列入2008年度全国文博考古十佳图书评选参评图书书目的《鄂尔多斯史海钩沉》,就是他们以考古发现资料为依托,寻觅鄂尔多斯漫漫历史踪迹,展现鄂尔多斯地质年代史及人类发展史的又一经典之作。可以说,该书饱含着他们及他们的同事们沐雨栉风、筚路蓝缕、寝苫枕块的心血耕耘,同时也立体彰显了鄂尔多斯考古发现的绚烂成果,内容丰富,品质珍贵,影响深远,不仅为广大读者捧献了一道丰盛的关于鄂尔多斯历史的“满汉全席”,也为实现最广泛的文化反哺,唤起人们对中华古文明的崇敬与自豪,提升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关注和热忱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有人说,所谓“史海钩沉”,就是把被岁月沉积遗忘的历史再翻腾出来。窃以为,这个解释有些直白,或许还有些牵强,古人遣词造句不会这么缺乏想象力。古代创立“钩沉”这个词语的人必定熟悉《黄帝内经》里讲的“春脉弦,夏脉钩,秋脉毛,冬脉石”。因此,钩应夏,沉应冬,钩沉其实就是夏冬的意思。换言之,钩沉就是夏秋,是春秋的另一种说法。
由此可见,《鄂尔多斯史海钩沉》就是一部翔实纪录“鄂尔多斯春秋”,反映“那些遥远时代的真实印记”!
该书用了近300幅兼具内涵丰沛度与视觉冲击力的文物图片来展现鄂尔多斯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同时以准确清晰、言简意赅、表述各异、富有一定文化韵味的文字进行说明和阐述,改变了以往史学著作枯燥、可读性不强的缺陷,既有学术分量,又令人赏心悦目。
在文章次序的安排上,该书追本溯源,从头说起。以八个章节,对不同内容,根据不同历史时期分层次进行介绍。在谋篇布局中,尽量避免对各种内容平分秋色,而 是以历史断代为序,主次分明,点面结合,夹叙夹议,宏观和微观相辅相成,着力突出考古文化特色,多侧面、有重点地展现鄂尔多斯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遗存。在内容上,该书在每一个章节中,除了细述其历史沿革,还介绍了它们在进入现代社会后的有关状况,并以契合新形势的新史观来描述历史,同时提出作者独到的见解,阐述各种考古发现的作用、意义及其深远的影响,从而使读者能更清醒地了解这些考古发现的生命历程。在当今喧嚣浮躁的“出书热”中,这种踏踏实实、认认真真的敬业精神是难能可贵的。
历史因细节而改变,社会因历史而前行。认真捧读《鄂尔多斯史海钩沉》,探究苍茫史海,领略已逝春秋,回味个中三味,它更是我们对文明未来的一种深思与展望。
再现厚重的历史感,是该书的一大追求。
无论“溯源”还是“探秘”,无论“追寻”还是“破译”,该书所涉内容几乎均为考古而获,充满了历史人文的沧桑与厚重。
只要看一眼“乌仁都西山倾斜山脉”的图片,就能窥探到“难得一见的地球最古老家族透露出的蛛丝马迹”和鄂尔多斯古陆最早的地貌形态;只要看一眼从萨拉乌苏文化遗址发掘出的各种人类化石图片,就能了解到在距今14~7万年前生活在鄂尔多斯的“鄂尔多斯人(古河套人)”及其文化;只要看一眼“阳湾遗址房址”、“寨子圪旦遗址”、“大口遗址”等遗址的图片,就能洞察到距今6500~5000年左右前在鄂尔多斯地区从事原始定居农耕经济的居民生产和生活的情况;只要看一眼有关“朱开沟文化”考古发现的一系列图片,就能观赏到距今4000年左右前古人类在鄂尔多斯构筑起的青铜时代早期的历史平台,以及中国北方畜牧文化的雏形……
当然,感性的图片还不足以完全体现其历史感。历史是死的,可看历史的人是活的,活人看死的,角度不同就有不同的思索。作为多年从事考古工作的三位作者,他们肯定知晓,感性的自然物没有历史性,是因为时间不属于它的本质规定。但以考古发现资料为依据的非自然物图片,并辅之以从历史的科学真实的角度撰写的富有真知灼见的文字,却定能给人以历史感的呼唤和震撼。
探寻历史的真实性,是该书的一种态度。
我想,每一个记载历史、研究历史的人,每一个阅读历史、关注历史的人,甚至不甚关心历史但只要生活在社会中便总要接触到历史的人,在重温历史的时候,都一定会关心其所接受的历史的真实性问题。
所谓真实性,指反映事物真实情况的程度。历史更替,世事归真。记史就要真实纪录历史事实以求其是,以求其真。
历史科学的研究对象都是以往的,这些对象的本体现代人看不到,也摸不着,考古工作者研究的依据大多是遗迹、遗物,而这些遗迹、遗物是否真实地保留了历史的原貌,他们有时也不能完全肯定。
通阅《鄂尔多斯史海钩沉》,我们不难发现,无论图片还是文字,作者在记载和反映历史的过程中,都以求真求实求是求新的科学认识为宗旨,都要根据史书典章中的有关界说和专家学者的最新权威定论,同时通过对史料的进一步鉴别、考证而尽量摒弃切削痕迹和片面结论,还历史以真实。
比如书中对“萨拉乌苏文化”的记载,就彻底刷新了以往的概念,将“鄂尔多斯人(河套人)”的生活年代由“距今35000年”提前到了“距今14万~7万年”。这无疑是根据现代人起源学说的突破性进展,以及随着今天科技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当然,历史要达到完全的真实性是比较难的。想必三位作者为了能够获得比较真实的认识,肯定对史料进行了深入细致的鉴定、甄别和考证工作。通过这些工作,尽可能在更大程度上恢复历史原貌。如书中所言:“伴随着‘鄂尔多斯人(河套人)’研究工作的进一步深入,不仅中国现代人究竟是从何起源的这一困扰学术界近一个世纪的难题有望得到解决,而且该人类集团中所持有的东西文化交流的特性,也随之将有一个圆满、合理的答案。”
历史是古代的人们对当时发生的社会活动的记录,而历史科学则是通过历史的记载来表达某一种思想或观点,反映历史发展的某种规律性的。因此,透过历史来剖析历史事件背后的思想活动,它所反映出来的东西往往是带有探索性的。但即使是探索,也必须持有一种十分严谨认真的态度,也必须十分注重历史的真实性,使之经得起历史的评判。《鄂尔多斯史海钩沉》的作者深知此道,因此他们在编著此书的过程中,潜心整理,深入研究,旁征博引,以翔实的资料、严谨的论证、科学的论述,证明他们对历史的态度,证明他们的这本书将对整个民族和未来都有意义。
彰显永恒的震撼力,是该书的一个愿望。
其实,这个愿望已经通过这本书的付梓出版而实现。犹如该书“内容摘要”所言,“鄂尔多斯由于地处北疆,古代文献记载匮乏,近代科学研究起步相对较晚,因此,也是一块尚不被人们详之的土地。”的确,鄂尔多斯这块土地虽然古老而神奇,也曾有过若干窥探其历史文化的图书,但真正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真实而完整地垂钓其厚重的历史沉积,严谨而翔实地记录其久远的历史踪迹,生动而形象地再现其最震撼的历史张力,这本书应该说是“后来居上”。
可以毫不夸张到说,当这本书面世的时候,确实吸引了众多读者的眼球。丰富多彩的图片、简洁精到的文字,考究精美的装帧,尤其是那多面向的史海垂钓钩沉与高密度的历史文化“含金量”,不能不使读它的人眼界为之大开,心灵为之震撼。它几乎汇集了鄂尔多斯所有的考古发现,而且几乎无一不是鄂尔多斯自然发展和人类文明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的坐标。比如,展示鄂尔多斯的自然发展史,书中那“时代最久远的生命”——三叶虫化石、角石化石和笔石化石,那“鄂尔多斯历史上首次造煤时代”的鳞木化石、树化石、星轮叶化石和硅化木,那中生代时期的恐龙实体化石以及足迹、尾迹印痕化石和鱼化石,以及那华北晚更新世标准动物群各类化石,等等,无不让人在领略鄂尔多斯沧桑变幻的同时,还能领悟到一种夺人心魄的高原神韵;又比如,展示鄂尔多斯的人类文明史,书中那“萨拉乌苏——掀开亚洲古人类史研究帷幕的神奇河流”中的各类异彩纷呈的遗址遗物,那反映原始农耕部落生产、生活的形式多样的各类遗存,那凸显以鄂尔多斯青铜器为代表的草原青铜文明的数量众多的出土文物,以及那呈现中国早期“民族汇聚的辽阔舞台”的极为珍贵的形象史料,等等,无不让人在瞩目鄂尔多斯古代文化的同时,还能深刻体味到鄂尔多斯民族历史的深邃、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民族精神的巨大力量。
总之,这是一本审美趣味与科学严谨并重,展示鄂尔多斯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源远流长的历史发展进程,同时集中反映几代文博专家和考古工作者对鄂尔多斯古代历史的研究成果,彰显鄂尔多斯文物考古工作实力与特点的不可多得的史著。它对于研究鄂尔多斯地区的古代历史、民族文化和社会变革,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本书也体现了作者弘扬鄂尔多斯文化、保护民族文化遗产不懈的努力和执著的追求。笔者为有幸赏读到这样一本由鄂尔多斯人创作的呈现鄂尔多斯考古成果的史书而激情澎湃,想必众多的读者都深有同感,深有共鸣。
鄂尔多斯自然和人文的历史,散发着悠长而迷人的魅力,不仅在中华文明的浩浩长史中熠熠生辉,而且正以其深厚的底蕴、薄发的活力再造神奇,吸引着世界各国的文博专家、学者以及众多的文化遗产保护者、守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