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小孩子分享,已经成了一个毋庸置疑的正确概念,这种分享其实是一种利他行为,对孩子的性格养成有积极的作用。但是,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常常犯两种错误。第一种错误是为了分享而分享,永远给孩子准备过多的东西,让孩子进行分享。孩子反正无所谓,因为这样的分享不会影响孩子的利益,但完全偏离了分享的本质。第二种错误是逼迫孩子分享,孩子明明不愿意分享,家长却各种威胁利诱。孩子学会了分享,但与此同时,他们也开始讨厌分享。
这两种错误的分享观念,都会在未来给孩子的成长带来消极影响,因为家长不可能永远满足那些条件,第一种会导致孩子没有多余的东西就不愿意分享,而第二种会导致孩子独立或没有家长监管后就排斥分享。
想想我们自己,小时候家长不断教导我们好好学习,但是我们真正的爱上学习了吗?实际情况是我们学会了如何应付家长,毕业后再也不愿意拿起书本。
那么,家长到底该如何引导孩子学会分享,爱上分享呢?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中提到一种方法——情感引导,具体操作如下。
比如两个孩子,争执一个玩具娃娃,这个时候身为家长,我们很想自己的孩子学会分享,但是再买一个娃娃或强制孩子分享明显都不是好的选择。这个时候,家长可以尝试让孩子描述现在的情感感受。比如说:“你们现在的感觉怎么样呀?”
孩子们可能会说:“我很伤心。”另外的孩子也会说:“我也很伤心。”
然后家长需要引导孩子,让孩子自己思考是否有解决办法,比如说:“那你们有什么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呢?”
当孩子思考如何解决问题的时候,情绪就会开始稳定,比如他们可能轮流玩,或者说出自己不愿意分享的原因,怕另外的小朋友拿走自己的娃娃。无论哪一种,都是好的开始,家长可以引导帮助孩子消除顾虑,一起实施这些方案。
当孩子实施自己提出的方案后,家长需要再次引导他们说出自己的感受。这个时候孩子们会忘记刚才的不愉快,会说很开心。这个时候家长一定要记得重新肯定孩子这种感觉,并告诉他们这种快乐就是源自于分享。
只有孩子能在分享中感受到快乐,他们才能正确的认识这种积极的行为,并真心的愿意去执行。情感引导这种方法,就是正确的帮助孩子认识孩子情感,从而认清什么是真正值得珍惜的内在力量。这种方法同样可以用于帮助孩子认识耐心、坚毅、勇敢等等多种积极情绪和行为当中,是帮孩子构建正确习惯的不二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