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概括各组思想
总结句避免使用“缺乏思想”的句子
“缺乏思想”的句子对读者而言是枯燥无味的,因为这种句子难以吸引和保持读者的注意力,不能激发读者继续往下读,还可能使读者根本无法了解你表达的思想。
举个例子,以下是我曾从收音机中听到的一段对话:
甲:约翰·韦恩说他是最适合写塞缪尔·约翰逊传记的人,他有3个理由:
他们都来自贫困的斯塔福德县;
他们都在牛津大学学习过;
他们都有类似的文学爱好。
乙:我不同意。斯塔福德县根本没有人说真话。
听到这里,听众都笑起来,然后甲和乙又开始说别的事情。我当时就想:“我好像没听懂。”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你坐在那儿,等待别人向你表达某种思想,但是你听到的只是一个“缺乏思想”的句子(“有3个理由”),而没有从对方获得任何思想。然后你听到对方说:“都来自贫困的斯塔福德县……”你就会假定这就是对方的主要思想,于是对随后的两个要点都听不进去。如果你需要回答的话,你就只能回答你听到的第一点。
但是,如果甲当时这样说:
“约翰·韦恩说他是最适合写塞缪尔·约翰逊传记的人,因为他和约翰逊属于同一类人。”
虽然你还必须再听甲说一些支持此观点的论据,但是你的回答肯定更及时,更有针对性。但是在前一个例子中,甲和乙的对话完全没有重点,没有提炼。
这个例子说明了总结性思想的重要性。当你听到“他这样做是因为他们属于同一类人”时,你的思维肯定比听到“他这样做是有3个原因”时更有准备,更容易理解随后听到的信息。
避免使用“缺乏思想”的句子还有更重要的理由。这种句子会掩盖思考不完整的事实,使你错失了一个进行有逻辑性和创造性思考的绝好机会。。对一组思想进行严谨的提炼、概括、总结,必然能够推动思维的发展。如果你已经得出了一个概括性的思想,你就可以在该思想的基础上用以下两种方式延续你的思路:
对其作进一步评论(演绎法)。
找出与之类似的思想(归纳法)。
思想的表达方式与其分组基础无关,可以是行动性语句,即告诉读者要做什么事;也可以是描述性语句,即告诉读者关于某些事的情况。
概括行动性思想(介绍采取的行动、行为、动作、步骤、流程)时,应说明采取行动后取得的结果(效果、达到的目标)。
概括描述性思想(介绍背景、信息)时,应说明这些思想具有的共同点的含义(共同点的意义)。
在概括归纳性的思想组时,应指出采取行动后产生的结果,或从其共性中得出某种结论。
提示
概括各组思想:
思想的表达方式可以是行动性语句,即告诉读者做什么事;也可以是描述性语句,即告诉读者关于某些事的情况。
总结句要使用明确的词汇/语句
在判断某组思想是否完结时,我们必须非常明确地指出期望这组行动能实现的结果或达到的目标,明确到就像手中拿着成品一样。举个例子,你不能含糊地说:“我做这3件事是为了提高利润。”因为利润提高10个百分点和提高2个百分点都是提高,但是为此而采取的措施肯定不同。
当然,你想要达到的结果不一定总是可以用数字表达的目标,但是必定有某种明确的方式可以判断是否实现了这一结果。你可以采取一种有效的方法,就是想象一个真实的人确实采取了这些行动,以便了解他所能取得的结果,然后根据这一结果修改行动性思想的措辞。
根据上面的判断标准,下面这个句子简直就是胡言乱语:
我们必须培养一种全球意识,使每一个人都认识到自己是全世界社会中的一员。
这句话想让我们做什么?我们怎样才能知道自己已经达到了这一目标?你能将一个已经“培养了全球意识”的人,与一个还没有做到这一点的人区分开吗?如果不能,就说明你根本无法了解作者的实际意图。更糟的是,你也没有办法想出为实现这一目标所必须采取的措施,即你无法回答“如何做到”这个问题这个意义上说,上面这句话没有任何意义。当然,也可能有人认为这句话还是有情感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