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怎样避免落败出局——《与机器赛跑》读后
《与机器赛跑》这本书,讲述了技术的进步导致人类失业问题加剧,只有组合创新与投资教育,才能让人类避免出局的厄运。作者埃里克·布林约尔松,是麻省理工斯隆管理学院的教授,也是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助理研究员。安德鲁·麦卡菲,是硅谷最著名的预言家。早在1994年,他就成功地预言了 Web2.0 时代的到来。到了2012年,他又继续预言说:在“人机合一”的 Web3.0 时代,苹果和谷歌的霸主地位将动摇,而微软将是第一个消失的 IT 巨头。
技术的发展,将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失去就业的机会,这是由于技术会加剧贫富差异,造成更为严重的不平等。为了更好地应对这种情况,需要从组合创新和投资教育两个方面入手。但从长远来看,技术的进步依然会创造出更美好的生活。
过去人们一直以为,计算机只善于处理计算问题,在类似模式识别、自动驾驶、艺术创作等领域,计算机没有任何的机会。但这些年技术的突飞猛进,已经开始对这些领域产生威胁。2010年10月,谷歌在其官方博客上宣布,被他们改装后的丰田普锐斯车队,基本上实现了自动化驾驶。这些车在美国公路上行驶了1000多英里,全程无人干预。如果考虑到仅仅是6年前,也就是2004年的达帕尔无人驾驶挑战赛上,最好的无人驾驶汽车也需要用好几个小时才能勉强行驶8英里的话,无人驾驶的进步实在让人震惊。
熟悉图灵测试的人一定都知道,复杂沟通一度是被用来判断计算机是否具备智能的重要领域。在2011年,翻译服务公司莱昂布里奇公布了一款机器翻译技术。只要向它输入一种语言写成的文字,它就能准确又快速地将之翻译成另一种语言。这种自动翻译技术,目前已经足以应付商业应用了。如果说无人驾驶表明数字模式识别能力近年来的飞速进展,机器翻译技术表明计算机已经能够胜任复杂沟通的话,那么IBM在2011年推出的超级计算机“沃森”,则表明将这两种能力合二为一后,计算机可以变得多么强大。
这本书出版了四年之后,也就是2017年,技术的冲击更加猛烈了。只要看一看我们身边的生活,苹果的Siri助手、谷歌的机器翻译产品,当然还有大名鼎鼎的阿尔法狗和写稿机器人,越来越多的职业开始因技术的发展面临失业的危险。虽然计算机正蚕食着高级模式识别和复杂沟通等过去人类独占的领域,人类仍然在很多领域占据制高点。比如经验丰富的医生依然无可取代,因为医学需要根据各种信息进行模式识别。再比如肢体领域,人类目前仍然拥有巨大优势。
从2003年到2012年,美国平均每年的生产率增幅达到2.5%,它比20世纪的大多数时候都要快。如此快的增长率,毫无疑问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的。技术进步并不一定能提高所有人的收入,在技术进步的刺激下,即使整体财富增长了,也可能出现赢家和输家。这些输家不一定只是劳动力大军中无关紧要的一部分,他们完全可能是人口的绝大多数,甚至占人口90%以上。
技术进步往往提高了对高技能工人的需求,同时减少甚至于消除了对低技能工人的需求。比如在大多数自动化工厂里,重活累活都交给了机器,更复杂的编程、管理和营销决策仍然保留在高技能工人手中。高技能工人的相对价格也相应地提高了。随着技术的进步,许多行业都形成了赢家通吃的局面,少数几个巨头抢下了市场的最大份额,剩下的其他人却连喝汤都成为奢望。
类似的案例在互联网行业里不断出现。谷歌成为了搜索引擎领域中绝对的王者,拿走了该领域几乎全部利润。微软在个人电脑操作系统领域同样优势巨大。社交领域所向披靡的腾讯,依靠微信建立起的巨大优势,社交领域几乎所有奖品都被腾讯收入囊中。
经济学家们认为,随着技术的转化,录音、软件、戏剧、运动等几乎所有行业,赢家通吃的市场都在如雨后春笋般激增。在这种情况下,收入的不公平再次加剧。技术加剧贫富差距的第三种表现形式,来自于其对资本和劳动力的不同影响。如果技术降低了人类在特定生产流程中的重要性,资本设备的所有者就能够在生产的商品和服务中占据更大的收入份额。事实上,技术进步确实促进了国家经济发展,但却并未因此惠及所有人。
在今天技术已经在很多的领域超过了我们,但我们仍然可以和技术携起手来,而不是跟它们对着干,去走向更远的目标。在投资教育方面,我们有着巨大的潜力,也有着多种多样的选择。比如随着教育愈发数字化和信息化,教育工作者可以尝试不同的方法,测量并确定哪些方法管用,还可以从别人成功的教学方法中取得经验,提高教育水平。此外,利用信息技术,不光可以大幅提高教学的规模,还可以为学生量身定制课程,这就解决了他们学到的都是落后和无用的知识的问题。
虽然短期来看,技术确实抢走了部分工人的饭碗,但从长远来看,技术的发展开辟了富饶的新疆域,全人类的生活也因为高科技产品而变得更加美好,所以作者仍然相信,从长远来看,技术最终还是会造福于整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