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二小13日凌晨的调查回应,继续引发网友关切,明明在厕所遭遇的“偶发事件”,到底算不算校园欺凌?导致一个孩子产生应激性反应的所谓的“恶作剧”,到底算不算校园欺凌?网上专家说法纷纭,搜狐的一篇文章肯定校长杨刚的教育理念,未来网的一篇文章,刊发心理学者唐映红的话,认为这一事件定性为校园欺凌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造成学生伤害的偶发事件,到底算不算校园欺凌?专家说了不算,还是得呼吁教育部等九部门尽快“释法”。
有专家认为,孩子之间的矛盾应交由孩子来处理。也有专家表示,孩子女孩子之间矛盾冲突,如果在一范围内,可以由他们自己处理,但一旦涉及校园欺凌,学校就要作出反应,放纵校园欺凌的行为,只会让校园欺凌,变本加厉。
这其中的边界该如何认定?学校应该给予何种反应?也应该有制度与法的界限。
我个人倾向于未来网刊发的专家看法。一件事的性质是要看后果的。一个孩子已经在医院被诊断为急性应激性反应。那么这个伤害行为已经产生了后果。对一件事情的处理,不是根据这个行为来简单判断。最终要看行为导致了什么样的后果?比如你简单地扔出去一块石头,石头掉落土地上砸出一个小坑——这没什么问题;同样,你简单的扔出去一块石头,石头掉落时砸破一个人的头——这就有问题了,问题的轻重取决于砸破的伤势,取决于你是否有主观故意。
感觉这样简单的道理,为什么在中关村二小竟然说不通。中关村二小的调查回应里,甚至没有反映出他们打算给予那两个实施伤害的男孩以什么样的处理,只反应出他们不同意明明妈妈提出的诉求。你不同意,那么你的处理方案,你的处理意见呢?总不能没有处理吧!中关村二小的第一个声明,已经被人民网批评为“仿佛言有尽意无穷”,处处充满硬伤。姗姗来迟的第二个调查回应,也被很多网友批评为冷冰冰,继续打官腔。
校长杨刚觉得他应该保护三个孩子的权益。现在看来,受到伤害的明明没有感受到这种保护,明明妈妈发出与学校沟通失败的消息;但作为实施伤害的亮亮、军军,就得到保护了吗?这样的袒护纵容对他们的成长来说,也一定不是好事。比如网文中反应出军军在接受调查时的表现,已经说明他对这样的恶作剧,导致同学的受伤害不以为然。那么以后呢?怎么能让他树立起来正确的观念,成长为一个正直善良的人?个人感觉这样的保护三个孩子,其实是伤害了所有孩子。
明明妈妈的网文: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我要陪他向校园霸凌说no。
图片来自人民日报官博
愿每个孩子都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一个洁白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