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17日任奕霏家书《随事尽道,我们把学习致良知的这颗心一分为了二》
年底这段时间比较忙,同学都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坚持学习,在一篇篇感人的家书中,能感受到我们通过学习,在事事物物中都在反省自己,那么究竟我们有没有在事事物物中,“随事尽道”?我想,我们把学习致良知的这颗心一分为了二”致良知”真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与此同时,我们苦于对原文的难以理解,经常为解决不了自己的问题而心生困惑。我要表达的是:我和大家一样,在这里总结以下几点,分享给各位师兄,可以共同学习和讨论。
一、比如,自欺,遇事明知故犯,管不住自己。事后反省,很后悔。
二、反省过后,再出现相同的问题,还是立不住志。反反复复,心中充满无力感,有时,消减了自己学习的信心。
三、处事多悔,遇事八颗心就呈现出来,行不著,习不察。虽然在学习心学,有时,甚至不知道八颗心在哪里?事事的决策都有过或不及。
四、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学,觉得阳明心学对自己目前经营企业帮助不大,学来学去只为坚持,在心上没有太多获得?……诸多问题的呈现我们心里有很多不明之处。
带着这么多问题,我在学习这两天课程中,打开APP上面的资料库的课文学习。听到海峰老师,立平老师,对原文的刨析、结合案例分享;我心里透亮了许多。在这里给大家做个分享,也建议大家平时遇到的问题,去后台APP上面的资料库里点击课文学习,基本上那里都会有解答。
那么接下来就分享一下我这两天的学习心得,亮点及收获。其实,我们碰到上述问题,说来说去,还是没有“随事尽道”我们学习阳明心学的这颗心还是在一分为二了;我们把学习内容和经营自己的企业由“一”分成二;我们把每天待人接物在事事物物中和这颗心一分为二了;当受到各种各样的干扰我们的心随之而动不能定下来的时候,我们这颗心就从一变成了二。也就是我们这颗心没有回归到良知本体的时候,我们就会向外求,已经不是在“致良知”没有做到真正的“合一”的状态。
我们可以回顾一下原文,再次用心去领悟一下当下阳明先生和我们说的那个合“一”的状态。
【45.7】侃去花间草,因曰:“天地间何善难培,恶难去?” 先生曰:“未培未去耳。”
少间,曰:“此等看善恶,皆从躯壳起念,便会错。”侃未达。
曰:“天地生意,花草一般,何曾有善恶之分?子欲观花,则以花为善,以草为恶;如欲用草时,复以草为善矣。此等善恶,皆由汝心好恶所生,故知是错。”
在这里,我们从阳明先生回答了他的弟子的原文当中我们看到:真正的心的本体是无善无恶的,是因为我们这颗心动,赋予给事事物物才有善恶之分。说的也是良知本体即天理之心是“一”定的状态。
再比如说读原文: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
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这篇原文我一直印象很深,文章很美,阳明先生也是做了很深刻生动的比喻,他说:山中的花朵,你没有看到它时,它和你的良知本体是一样的,一同处于休寂状态。是一种静和定的状态。但是,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开始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心外。说的是我们内心赋予给此花的明亮,是我们这颗心的状态。也强调:我们的内心是什么样,这个世界就展现给我们什么样子。说的也是良知本体“合一”的定的状态。
在答陆元静一书里,阳明先生谈动静之说,也给了我很深的感悟。
说的这颗良知之心是不分动静的,用“定”来描述更合适,动和静都是“定”,是良知本体的“定”。发用时才成为“动”,此处的“动”,并不是动心的动,而是良知发用的动。
我们遇到事事物物,八颗心呈现出来,我们能不能当下克除,达致良知?能不能当下存天理,心定下来?我想,这需要我们用心感受自己这颗动静之心,会更容易理解,去体会内心的这种动静的状态,更容易理解这颗心本来的样子。
也并不是说,我们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没人的地方让心安静下来,而是我们在待人接物,做自己企业事事物物中体会这颗心不被外界事物所困的那份安定的状态。更多的是在企业待人接物中,随事尽道,我们把学习致良知的这颗心与在事事物物合二为一。才是真正的学习致良知。这也是我近期的内心收获。与师兄们同修共同进步。希望大家收获更多!
期待明天尹燕华师姐精彩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