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娃不过才七兄弟,前几天去参加了一个育儿讲座,来自加拿大的爸爸来讲他们夫妻是如何养育了十一个亲生儿女的,十一个孩子啊,平均每20个月出生一个。爸爸强调说,“都是一个妈妈生的哦---我漂亮又聪慧的老婆,我们原计划在我胡子发白的时候就不再继续生孩子了,现在已经可以了。”
儿子率先上场,用一天的拍摄视频展示家里培养孩子独立性的方式,剪辑充满了外国小孩浓浓的自由风格,用迷幻的中国风乐曲作背景,快进了他带弟弟妹妹的一天。
妹妹10岁和弟弟7岁,凭一张购物清单去超市采购。配置是,头盔,书包,滑板车,钱。哥哥一路跟随拍摄,不予以援助也不进行任何干预。出发前,两个孩子只和哥哥确认两件事,一是去的路上能否去公园玩一会儿,二是回来路上能不能吃饺子。姐弟俩辗转问路,在东北大碴子画风的衬托下,表现得又萌又机灵。
和我十二岁的侄子以及10岁的外甥相比,有几个场景特别打动我。
1. 单程1.7公里,滑板车出行,姐弟俩顺利经过三条主干道。
2. 超市里,姐姐够不到货架上层的东西,弟弟马上跪趴在地上给姐姐当板凳,默契十足。
3. 哥哥的购物清单毫不留情。一袋大米,一桶酱油,几个鸡腿,零食若干。俩人就这么硬塞进了书包。大米起先在姐姐的包里,可能是太重,重心不稳,姐姐摔倒两次, 两个人商量几句,干脆得交换了书包,变成轮流背重物,坚持到家。
4. 吃饺子的时候想喝饮料。先是姐姐单手拧,然后弟弟单手拧,接着一人一只手叠在一起拧,姐姐再拧。都是使出了吃奶的劲儿,无果后,才去找隔壁桌求助。
5.一人一大盘饺子,自己拿了碗筷和调料,摆放整齐,面对面,吃得安安静静。
6. 回家后,清点物品和零钱,跟哥哥进行回顾。没有抱怨、没有夸张、没有求赞美。问到明天能不能再进行一次,淡定的回答,可以啊。
这两个孩子在国内,算是小学低年级,过马路-独自过马路-独自骑滑板车过马路,真是想都不敢想,父母在身后跟着应该都提心吊胆吧。吃饭更是大事一件,至少我家的两个同龄孩子在快餐店是肯定不会自己主动拿餐盘端菜的,吃饺子的时候,妈妈多半还要给夹开晾着。姐弟俩在应对困难时候的干脆果断也让好多家长在分享结束后特别感叹,懂得协助,能够轮流负重,这是很多双子女家庭也不及的。
终于,爸爸开始说自己的育儿秘诀了。
第一,赞美妈妈!不断地肯定妈妈是家庭中最智慧的,爸爸和妈妈讨论学习,保持教育方式的一致性。
第二,认同孩子的情绪,温柔而坚定,不惩罚也不骄纵,冷静角......都是正管的工具阿。
我很确认,他们一家深刻地运用了正面管教的方法来养育这11个孩子。孩子们都出落得大方、率真、幽默、礼貌、动静相宜。除了最小孩子不到两岁,其他大些的孩子都可以掌握三到四门语言,中文尤其标准娴熟;运动更不用说,爸爸带着一家子玩摔跤,摔出两个加拿大国家队的。他们都没上过幼儿园,完全依靠家庭教育和外聘老师。
这两天,我的脑子里反复出现这几个孩子,简直太可爱。我羡慕着,但没有马上给自己列出大纲喊出口号要怎样怎样。我想,他们在养育上的成功是有社会性因素的,而亲密的夫妻关系又是良好的催化剂。真正做到正面管教是个系统化的大工程。
2017,跟着圈妈,逼自己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