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18

      父母的品德与传承

    父亲和母亲生于1921、22年,今年是他们百岁生日。虽然父母已离开我们25年了,他们的音容笑貌我们扔然记忆犹新,他们的优秀品德更是我们常常效法的榜样。

        勤俭持家的品德

      父母那个年代,物资极度缺乏,就是没明没夜的干,也填不饱自己的肚子,何况他们是家中的老大,要养活爷爷奶奶,还要供两个叔叔上学。一年到头,父亲扛长工、打短工,晚上熬半夜,天不亮就上工,也是吃不饱,穿不暖。他们从小勤俭节约过惯了苦日子。从我们小时候到长大,无论是吃的、用的、穿的,父母都是以节约、从简来要求我们。吃饭:吃多少盛多少,不能撒、不能倒、不能剩,碗里一粒米、一点汤都要吃光喝净。穿的更节约:大姐穿完我穿,我穿完给三妹穿。衣服破了打补丁,补丁破了再打补丁,长裤、长衣不能穿了剪成短衣短裤再穿,直到一点不能利用了,就剪成碎片打成gebai做鞋用。废物利用做的鞋也是穿成前面漏出脚指头,后面漏出脚后跟,还得踢踢啦啦的穿着。家里一切用具,例如桌子、椅子、床、登子等以及各种农具都是父亲因陋就简自己做的,就是一根木棍、一把树叶、一寸铁丝、一个钉子也都是宝贝,能派上用场。家里吃水是到不远的邻居家,用辘轳jiao上来,挑回家倒在水缸里日常用的。早上洗脸就用一瓢水倒在脸盆里,脸盆靠起来才能捧到水,一家人挨个去洗,洗到最后水就像泥汁一样,我们嫌脏想换水,父亲不让换,还总是说“有脏水没脏脸”。他老人家节约用水成了习惯,记得他年老有病,姐姐把他接到县城家里住,用自来水洗脸,但父亲照样还是用盆接一点水靠起来,用手捧水洗脸,洗完脸的水不竹舍得倒,说晚上用来洗脚。

        吃苦耐劳的品德

    父母生活的年代,没有机械化,地里家里一切劳做都是靠双手、双肩、双腿。父亲从小就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地里犁耧锄耙样样是个庄稼人的好把试,家里担担挑挑也靠他。成家后,母亲先后生了我们姐妹四人,地里农活、家里重活也只能靠他。一米八多的个头早早就累得驼了背。平时一边忙地里农活,一边在家里搞点副业挣点小钱。上山背椽卖钱、从洛河上游砍竹子械成筏,经洛河水放回来,编竹货卖钱等等,父亲不分昼夜的辛劳,让我们姊妹生活无忧,健康成长。

      母亲从小因姥爷是教书先生,家里生活居中。她是长女比较受宠,在娘家没有吃过苦。但良好的家风和教养,使得母亲和父亲成家后,也是贤妻良母。受生活所迫,母亲也是吃苦耐劳、勤俭持家。她那个年代里,女子都缠脚,七寸金莲是女子的荣耀。但母亲从小娇惯,缠脚时疼得一哭,姥姥就给她解开,狠不下心来给母亲缠脚,姥姥只好给母亲做小点的鞋子让她穿。所以母亲的脚虽然不是裹成的小脚,也是穿35码的小脚。这样,使她下地干农活不至于跟不上。所以,一是生活所迫,二是父亲的带领,母亲也是庄稼活的能手,父亲的好帮手。干完地里活,已经精疲力尽的母亲,回到家里做饭洗衣、缝缝补补外,还养猪卖钱贴补家用。那时养猪没有饲料,除了洗锅碗的甘水外,主要靠吃青草。母亲在地里干活时,随手拔点背回来,做完饭趁我们还没回来,再到近处地里割一篓背回来喂猪。她常常养一头大猪再配一头小猪,等大猪卖了,小猪也养一半了,这样能接续上,保证年年有猪卖。我们有时间放学回到家,饭还没做好时,母亲就让我们去割猪草。饿着肚子去割草,我们很不情愿,有事嘴里嘟囔一句,让母亲听见了就挨一顿骂,还得乖乖去割草。心里很委屈。哪能理解她老人家的辛苦啊!

      各样手艺精益求精

    父亲和母亲无论干什么事都追求做的更好。

父亲会做各种各样的竹编,例如:雨帽、竹帘、桌子、椅子(包过趟椅)、登子,还有那时小孩喜欢玩的蝈蝈笼、小蜜蜂、蝈蝈、蝴蝶等,他都编的惟妙惟肖,让我们爱不释手。父亲做的竹编每次拿到街市上,都能卖出好价钱。

      父亲也常做农具,大到犁耧锄耙、小到斧头锤子以及家用的小动小西,能做的他都亲手做。

    每年正月十五前,也是父亲最忙的时候,他是破灯笼min的能手,破的那min又细又柔软,编起灯笼来顺手、匀称、美观。编灯笼是我们的事,但他要求高,特别是收的灯笼口必须大小高低一致,糊出来的登笼才有好样子。糊的纸和刷的颜色也很讲究,不能以次充好,不能有一点瑕疵,甚至针尖大小的洞都不能有。每到集日,父亲挑着一串串红、黄、绿、白,大大小小的花灯去买,都被买主一抢而空,很快就回来了。有不少卖灯笼的到天黑还卖不完。

      因为那时天下雨没有胶鞋穿,父亲给全家每人做了一双泥笈,像高跟拖鞋,我们很喜欢,没事就穿着踢踏踢踏地玩。

    母亲是织布能手,因为线纺的又细又匀,织出来的布柔软光滑,她把棉线染成颜色,织时配成小花或方格,就像商店卖的花布一样,做成衣服让我们穿上,人人见了都夸好看。

      那时全家人穿的衣服、鞋子都是母亲裁剪好,一针一线缝出来的。她裁剪的样式好,做工精细,我们穿出去,村里人都说像街市上买的一样洋气、好看。

      严管身教树家风

一,大、小事都有规矩

      父亲对我们管教很严,例如:吃饭不许说话、不能到外面吃饭(那时村里大多在吃饭时都端着碗到外面边吃边聊),吃完饭自己洗自己的碗,谁最后吃完洗锅,整理厨房;所有的用具用品必须放在规定的地方等。这些他都给我们做出榜样,不管屋里、院里一切用具都是整整齐齐,就是一颗螺丝钉也有自己的地方。从地里回来,他都会把用的工具擦洗干净,摆放整齐,给我们做示范和榜样;家庭和睦,尊老爱幼,互相帮助。爷爷奶奶在世时,父亲经常让我们去看望,吃的用的多关心老人家,有事随叫随到。对邻居们和村里人我们成家后,也是按着小时候养成的习惯持家教子。

二,乐于助人

      乐于助人是父母传给我们的为人之道。谁家有需要和缺乏,不等人家开口,他们都主动去帮助。所有农活,父亲都是做的又快又好。干完自家的,看谁家没干完,或者每人干,他不用别人叫,主动去帮忙。特别是种麦摇耧,他是行家里手,有不少年轻人掌握不好,他预先就跟人家说:别急,我回去帮你。

      那时候,每个家庭都缺吃的,人人都吃不饱肚子。我们家柿子树很多,父亲和母亲在柿子成熟时是最忙的。干完地里的农活,就去拧柿子,把柿子担回家,吃完晚饭就开始在煤油灯下璇柿子(把柿子的皮隔一圈璇一圈,为的是便于晒干),一直干到大半夜。第二天一早就起床,把璇好的柿子一个一个绑在预先(头天晚上)挂在院里皂角树上的数枝上,便于凉晒干。等基本没有水份了,就收起来,拿回屋里,放在缸或者坛子里捂起来。等到春节时,揭开缸或坛的盖子,出了一身白霜的柿饼就可以吃了,又香又甜的。父母亲每年都做很多。其它更多的柿子放在院子里搭起来的棚上,用稻草盖上,防止受冻和小鸟吃。经过一个冬天,开春后,棚上的柿子都变软了,吃起来甜甜的、沙沙的,又解饥,又解渴。我们家的柿饼和hong柿一直可以接茬吃一年。但,大部分都是送给乡邻、朋友、亲戚吃了。特别是每年春天,青黄不接的时候,只要有人到我们家,父母都是招待他们吃个饱,走时再拿些回家给孩子们吃。年复一年,不知解决了多少乡邻和亲戚们的饥荒!但是,除了我们外,没有人知道父母为做这些付出了多少。

      父母在乡邻中给我们做出了榜样。我们姊妹几个一直都是按照父亲的嘱咐的去做,村里人老老少少也一直对我们很好。特别是大姐和三妹,在家时间长,在村里帮助乡亲们做的很多好事,受到了大家的赞扬。

三,爱读书学习

    父亲爱读书,从小因为家穷,还要干活,只断断续续上过学,一年级也没读完,但他很喜欢看书,买不起书,就到处找别人念过和看过的旧书来看。常常看到他干活歇的时候拿着书看,有的都翻烂了还在看。他常对我们说:没有文化不行,你们有几会上学,一定要把书念好。

      我们几个从学校回到家,做完家里的事,就是专心学习,从不让时间白白流失。像煮饭、烧火等一些不影响干活的事,总是拿着书边干活边干活。特别是晚上,妈妈纺棉花,我们几个在煤油灯下看书,做作业没有桌子,就爬在床头的箱盖上写字到很晚,鼻孔常常让煤油灯熏成黑的。

      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中,我们姊妹四个都成了有教养、明事理、能吃苦、行善事、争上游的人。

    抛弃世俗  男女平等

    没有男孩,在当时被认为是“绝户”人家,言外之意就是“积德不好”。母亲也常常因别人的闲言碎语生气、哭泣。记忆之中,母亲常因为别人的只言片语气得到院南边的磨子窑里哭,我们几个依偎在母亲身边掉眼泪,父亲总是好言劝解,让母亲破涕为笑。我们心疼母亲,也常常感恩父亲没有同世人一样小看闺女,从心里起誓:长大后一定要像男孩一样养活父母,让他们过上好生活,为父母争气,为女孩争气!在父亲心里,从来没有嫌弃我们几个闺女,他看我们和男孩一样,无论家里地里,男人干的活他从来没有说过不让我们干,为的是历练我们。

    上学读书更是这样。他

常对我们说:“只要你们能学,上到哪里我供到哪里。”为此,村里有不少人劝他“闺女们识几个字就行了,早晚都是要嫁出去的。”父亲说“我只管尽到我的责任。”就这样,我们几个都得到了很好的教育。除了三妹当年在县里,因民兵工作干的出色,听信有关领导的承诺没有去考大学外,我们几个都上了中、高等学校,有了一份理想的工作。

      热爱生活  敢于超前

    父亲在那么艰难的环境中生活,从来没有失去盼望好生活的信心,并通过自己的辛苦努力,让全家人都过的好。特别是父亲能接受新事物,有新的东西他都喜欢尝试。他去了几次贵州遵义,看那里有一种小葱好种、好看、好吃,就带回家里试种,并传给家乡的人种,发展到各家各户和菜农大面积种植。有一种长青藤他也带回家里插在沙土里,同样长的很旺盛。每逢去集市上卖竹编,发现好用的、好吃的,他都会买点带回家来给我们分享。在用的方面他也追求好的、新样式的:五十年代刚兴起的小喇叭,他买了一个最好的,回到家做了一个精致的小木盒放进去,挂在屋门口,又好看,又好听。手表时兴时,他买了一块时髦的“上海牌”,自行车时兴时,他买了一辆“永久牌”……摩托车刚流行到村里,他就要买,那年他已经70岁了,我们怕他骑着危险,他说“有把握”,说给他钱,他说“有”。结果他卖了一棵多年前种在地头的大树,就把摩托车买了回去。

    父亲爱好戏曲,还自己做了一把“二胡”,学会了拉,高兴了就在院里自拉自唱。在生活最困难的那几年,父亲曾几次在院子里,端着碗底看不见几粒粮食的汤说:啥时候喝的汤照不见人影我就上崖头唱戏!

      父亲在家里很严肃,也很少对我们说说笑笑,我们既尊重又有点怕他,但在乡邻中,他是个很活跃的人,爱说爱笑、爱唱,还爱逗小孩。

    父亲是个豁达、开朗、乐观向上的人,又是个严谨、能忍耐的人。父亲是个有理想,能干大事的人,也是一个为大家、小家,为父母、为弟兄甘愿担当责任的人。他为爷爷奶奶尽忠尽孝,一个人承担了三个儿子奉养、送终的全部责任。他和母亲为我们姊妹四人撑起了家的天,使我们在爱中长大成人、成家立业。

      当我们一个个有了自己的家,就一心为了工作、为了孩子每天忙碌着,除了农忙和年节外,很少回去看望两位老人。只知道他们身体还行,生活能够自理。而父亲总是掂记着我们,每逢集日,母亲总是把早已准备好的米面、小杂粮、他们认为我们爱吃的等,每家装一包让父亲带进城送给我们,而父亲常常放下东西就走,一口水都不喝。直到那年,父亲和母亲同时生病,经检查都是癌症时,才不得不来县城,住在大姐家治疗。后来我们想起有几次回家,看到过他们吃的馍发了霉还在吃,后悔我们对父母太不关心了。而当我们现在也到了他们那个年龄,知道自己需要的、盼望的是儿女经常的陪伴时,更觉得自己亏对父母。真是“子于孝而亲不殆”啊!

    父母的品质是我们做人的底色,是给我们留下的无价财富。我们姊妹四人,在几十年来的成长、经历中,也正是按照他们的好传统行事为人,教育培养自己的孩子,传承老一辈留下的做人之本,做事之道。感恩父母,终生不忘。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4,457评论 5 459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1,837评论 2 37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1,696评论 0 31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183评论 1 26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1,057评论 4 35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105评论 1 27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520评论 3 38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211评论 0 25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482评论 1 29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574评论 2 30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353评论 1 32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213评论 3 31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576评论 3 29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8,897评论 0 17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174评论 1 25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489评论 2 34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683评论 2 33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