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7-8月,骄阳似火、酷暑难耐,体质弱于成年人的未成年人,经历了一个学期4个多月的紧张学习之后,迎来了一个调整节奏、休养生息的良好时机,一般多则近60天,少则40多天。在这段时期里,往日里忙碌而操心的教师们,也可以用来休息、进修、备课……
暑假期间,在大部分的家庭里,孩子们赋闲在家,父母必须忙于工作,早出晚归,能够陪伴孩子的往往只能是祖辈。父母作为教养孩子的主体责任人无暇陪伴和教育孩子,时间较为充裕的祖辈却时常因为体力较弱、能力不足而难以教育孩子,相当一部分孩子由于自控力差,沉溺于懒觉、电视、网络、冰激凌等掘成的“温柔陷阱”,暑假过后,综合能力严重退化。如何引导孩子度过一个有益身心的、安全的、充实的、健康的暑假,就成了当前大部分家庭面临的一个难题。
如何破解这一难题?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理性思考,慎重选择,通常可以引导孩子参加以下几种类型的活动。
1、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今大部分的社区及部分的村,都已经建成社区干部、志愿者等人士为骨干的“假日学校”,在暑假期间举办若干次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很多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服务场所乃至超市、商场、洗车店等也会不定期组织实践活动。还有不少民办机构顺应市场需求,策划组织收费性质的各类夏令营活动。作为父母,我们应做一个有心人,通过媒体和网络尽早了解掌握此类信息,与孩子进行充分沟通,并尽可能提前到各类机构进行查访,让孩子选择参加若干项实践活动以弥补自身原有的各种不足,还应该综合考虑孩子的身心发展状况,避免选择风险性较高的活动。与此同时,还应鼓励孩子多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帮助父母和祖辈承担洗碗、晾衣服、倒垃圾、整理房间等劳动,锻炼生活技能。
2、开展学业技能补充培训。“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心如平原跑马,易放难收”。漫长的暑假期间,除了完成学校老师布置的各项作业,还应引导孩子梳理一下目前学业情况,分析一下未来发展需求,有的放肆地进行查漏补缺。在文化课程学习上,可以购买一些辅导用书让孩子进行自学,也可以根据家庭经济情况报名参加一些培训班,在老师的引领下进行系统学习。选择哪个机构,补充哪些内容,切忌人云亦云地盲从,一要充分尊重孩子意愿,二要事先多方了解机构情况,三要在培训前与机构负责人详谈,四要在开始培训之后经常与孩子谈心,了解孩子学习情况和想法,鼓励导孩子克服惰性、坚持学习。
3、参加运动、文艺方面的培训和活动。“一文一武,张弛有道”。在坚持文化课程学习的同时,父母还应鼓励孩子走出家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对孩子的骨骼、肌肉、皮肤的健康发育都有显著好处。可以为孩子选择正规机构的培训课程,让孩子提高游泳、羽毛球、篮球、足球等项目的运动技能,也可以与孩子一起制定亲子运动计划,每天固定时间段里一起运动——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身体状况,开展快步走、跑步、跳绳、拍球、羽毛球等一些对场地要求较低的体育锻炼。另一方面,还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和特点,适当发展美术、音乐、舞蹈等文艺才能,参加培训、竞赛、演出等活动,让暑假生活丰富多彩,健康向上。
4、坚持阅读,适当旅游。“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古人总结的获得真知的两个途径,也适用于当下,二者都能使人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和能力。相对于有考试压力的日常生活,对于孩子们来说暑假相对轻松,可以制定更加具有自主性的活动计划,这其中应该包括阅读和旅游。父母应当成为儿童阅读的引路人和护航者,幼儿期,坚持每天亲子阅读让孩子形成读书兴趣,小学期,可以通过向孩子推荐优秀书籍、参加集体读书会等方式让孩子形成良好的阅读品味和能力。父母应与孩子合作编制暑假阅读和观看电影计划,多带孩子逛书店和图书馆,指导孩子选择优秀书籍和影视光碟,让孩子在家中独处(或与祖辈相处)之时找到“良师益友”。在旅游上,既可以报学校和社会机构组织的让孩子独立参加的夏令营,也可以开展亲子旅游,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父母都应尊重孩子的意愿,从路线选择、行程安排到途中解决问题,都让孩子充分参与,让旅游不仅是观光,让孩子获益更多。
暑假期间可以安排的活动内容其实还有很多很多,总体上,父母需要坚持三个原则,一是尊重孩子,二是早做计划,三是劳逸结合——编制计划要让孩子一起参与,要考虑孩子的承受能力,社会实践、培训、阅读、旅游等等项目穿插进行,还要给孩子留下适当的空余时间让他自由安排。暑假期间也是改善亲子关系的良好时机,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应该多从语言、表情、肢体上给予孩子鼓励,以一句“加油”、一个微笑、一个拥抱向孩子传递父母之爱,让孩子充分感受家庭的温暖,增强学习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