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总有人问我:为什么好朋友总是不断翻脸?我一直那么用心的关心她,这是我的问题吗?
我总是这样回答她们:你并没有问题,只是要做到感同身受,仅仅是用心相处是不行的。有时,你需要懂点心理学,懂点人性。
在我们的日常观念里有一个误区那就是:只要你真心对别人好,就一定会加深感情。
然而现实中,我们多半遭遇好心当作驴肝肺。我们会责怪别人“不识好人心”,同时也会责怪自己“不能理解别人”。
这两种观点都是伤人伤己的,人际交往这件事,道理我们听得太多,我们需要点术的东西。交流这件事,并不是观念出了问题,而是通道出了问题。
我们“安慰”朋友,往往忍不住用自以为是的睿智、成熟或看透一切的淡定去“压制”亲历者的痛苦经历。我们拼命地说,摆出一大堆道理,想要别人接受自己的意见。否则,就感到自己很没用。
“道理”真是距离“理解”最遥远的东西啊,因为我们不在一个“道”上,本身也讲不了“理”。
我不求我的好朋友大富大贵,但我真的希望我的好朋友懂得安慰。我们得不到好朋友安慰,大概也是因为在他们悲痛的时候,我们也不怎么懂的安慰吧!
2、
新生开学季,一群女生来到我的心理咨询室里。她们簇拥着小娟同学,原来她被男友抛弃,这几天一直在宿舍里自暴自弃。舍友们看不过,一起陪她来心理咨询室了。
其实,我有点奇怪,一个人情那么丰润的女生宿舍并不多见,小娟应该有良好的支持系统才对。痛苦来临时,当有人能分担我们的真实感受时,不应该那么悲痛欲绝啊!
但没过一会我就知道原因了。
按照惯例,我问小娟:“发生了什么,能和我说说吗?”
虽然舍长告诉了我小娟这件事的基本情况,但我还是希望小娟亲自说。小娟几次想开口,话都在嘴边呜咽着。
这时一同来的女生开始“安慰”她。
成绩优异的枫姑娘说:“不要难过了,他不过是个劈腿男,哪里配得上你!”
长相甜美的婧姑娘说:“他又不帅,又没啥好的,真不知道你为什么看上他!”
曾经有过同样悲惨史的蔚姑娘说:“没什么啦,我比你惨多了,回去我慢慢跟你说。”
还有两个女孩也在七嘴八舌地安慰她,可小娟的表情并没有欣慰,反而越来越痛苦,最后她嚎啕大哭起来。
我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我把娟一个人留下,我让其他女生回去了。
我问娟:“能告诉你现在这么难过,是因为想到了抛弃你的男友,还是想到了她们刚才的话。”
娟哭着说:“两者都有,但更多是她们刚才的话!”
我们都特别害怕别人的不恰当安慰,像一张透不过气的创可贴。又像是善意的开水,浇在了我们本已近枯萎的心灵幼苗上。
心理学把这样无效的安慰叫做表层安慰,也叫“冷安慰”。它不仅对帮助别人无效,还会在别人伤口上撒一把盐。生活中,我们常犯这样的错误,一些刚入行业的心理咨询师也经常说错话。
3、
当男生闹分手时,好朋友总是说:“你小子找到她是一种福气了,赶快认错去吧!”
而女生总是喜欢说:“分了好啊,我当初就没明白你到底看上他哪点?”
这两种安慰都是错误的,原因在于它否认了人的基本情绪体验。换句话说,我们之所以找对方倾诉,是希望对方分担我们的糟糕体验,而不是让对方否定我们的经历。
“就算我找到她是福气,能让我哭完,气完再去道歉好吗?”男生是这么想的。
“就算他真的配不上我,可我就是喜欢他。他很烂,其实也说明我很烂,不是吗?”女生是这么想的。
我们绝对不能否认,娟的舍友是一群关心她的,甚至体贴她的舍友。但舍友们停留在表层安慰的话语,只会渐渐让娟在潜意识中把自己和舍友敌对起来。
孤独并不会毁灭一个人,但在人群中佯装自己不孤独才是真正毁灭一个人最好方法。娟回到宿舍后,要怎么才能迅速让朋友们满意地开心,愉快地忘掉前男友,并热情地投入学习中。
娟做不到,此刻这种无力的迎合比前男友的抛弃更让人心碎。
同样的情况还有很多,在这个不喜欢了解别人内心的时代,冷安慰遍布生活每一个角落。
我写了一篇深度文,被无数网友骂,即便心理强大如我,也还是眼中含泪。我跟一朋友倾诉,他跟我说:“这就是你的命啊!”,我瞬间很想砍死他。
小时候,一个和我非常要好的小伙伴过生日没请我,我非常难过,妈妈说:“一次小小的生日聚会而已,有啥好难过的!”
妈妈,我想说,虽然只是一次“小小的生日”,但我真的很在乎。
我曾经带领全班学生去看望一个父亲早早病故的班上学生,出发前我交代全班,千万不要说“以后你要坚强啊!”“这个家就靠你了”之类的话,因为这样的话非常伤人。
对于失恋的人更不要说:“没关系,你会找到更好的人的!”。
假如我是当事人我很想问,连现在这个人都不要我,更好的人到底什么时候出现,我三十岁的时候吗?
海子曾经说过:天空一无所有,为何给我安慰。安慰是不能套在一个空泛的花架子上的。人们总爱说,明天如何如何,我却只关注人们的当下,因为这个明天就足以把人送进坟墓。
4、
八月长安有句名言是——世界上最好的安慰并不是告诉对方“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而是苦着脸说“哭个屁,你看,我比你还惨”。
其实我不完全赞同,因为悲伤的人更愿意有人倾听他的自己故事,而不是让他关注别人,更何况我们可以用什么标准来定义自己比别人惨呢?
业界有位女性心理咨询师做了一次啼笑皆非的咨询。来访者说到了他老公出轨的事情,无意刺激到了这个咨询师更加悲痛的记忆。
于是她花了三个小时和来访者说了自己遇到的婚姻背叛,并抱着来访者哭了一下午。
她满以为这次心理无比成功,谁知过几天收到了来访者的投诉,来访者说:“我是来付费寻求你的帮助的,你反到让我安慰了你一天!”
怎么办呢?有以下几个方法可以使用。
(1)开放式提问
“老师,我前男友抛弃了我!”
“好的,能和我说说吗。他之前哪些地方对你挺好,哪些地方对你冷淡?”
开放式提问的好处在于,让来访者自己从自己嘴里得出答案,你只需要帮他梳理一下即可。
比如在他的描述中,她大多数时间只记得男友对他的粗暴,这时你引导她思考有没有人对她很好。假如有的话,你让她多说,并让她对比。
“比如,我们班班长对我还不错!”
“看起来同样一件事,你们班长更懂得照顾你!”
这样就引导一个人找到支持,并转移对抛弃的痛苦关注。
(2)释义加忠告
“老师,我前男友抛弃了我!”
先让她说一下事情发生经过,然后释义。
“在我看来,真正困扰你的并不是你男朋友,而是你对自己的怀疑。我觉得你可以尝试一下......”
释义有一个好处,能帮助别人意识到问题的本源。假如你抓得够准,会让人极大信任。但假如你的分析不合理,别人否认时,不要强行说服。更多地了解情况,再做出对方满意的分析。这个过程就足以获得对方尊重,让对方感觉“你很关注我”。
当然,有些忠告并不合适说出,比如让人顾全大局。
(3)倾听
“请继续,我在听。”
“你刚才说的是.......”
“还有呢,那你为什么这么想?”
倾听吧,听过才知道朋友到底需要什么。只是单纯的需要倾诉?又或者潜意识里有了答案,只是需要别人来坚定信念?再或者迷茫得不知去路如何?不管怎样,为朋友好是出发点和目标,当然需要注意方式的选择。再好的朋友都不能剥夺对方自己做出决定的权利,因为这是成长的过程。所以我习惯给每个朋友列出所有的选择和利弊,让他们自己去面对和选择自己的道路。
什么的朋友才是真正的好朋友?我们不要求他倾囊相助,不要求他两肋插刀,但我要求他在我最苦难的时候,给我心理支持让我走出困境。
我们所有的痛苦与困顿,并不是一个人的事,这个世界上是可以有感同身受的。我终相信人类会应来彼此理解的一天。那时,所有的安慰都会清风拂面,所有的开导都会受益匪浅,所有的陪伴都会光芒万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