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计划写一篇读书笔记。才一下笔,觉得有必要先说说读书这件事。
一、为什么读书?
我想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而对于我而言,我偏向于读心灵鸡汤、小说、心理学和哲学方面的书籍,是因为我一直疑惑、困惑、迷茫,希望从书中去找到”如何过好这一生“的答案。
有时候我也会好奇,那么小的年纪,竟然会思考这人生的大问题。但既然思考了,有困惑了,就需要找到解决的办法。我曾经试过的一个办法,就是看看别人(那些我觉得过得好的人)是怎么过的,然后去模仿别人,这么做的一个后果是,反而越来越不安,心里更加焦虑。
后来,我受到一句话的启发,大意是,如果你觉得痛苦,绝大多数可能是因为无知。这一点,确实跟我的状况很像。无知,既不知道世界究竟什么样子,也不知道自己的人生意义何在。所以,我想,去读书,一直读。只要还感觉到有痛苦,就去读书,去寻找答案。
那个时候,一旦遇到现实的痛苦,就去刷美文、心灵鸡汤。看看我所喜欢的女主人公(通常是坚强、独立、有主见)的故事。似乎这样子又能对抗平庸痛苦的人生。
读的多了,又发现一个问题。我似乎总在痛苦的漩涡里循环往复。为什么别人可以,我不可以呢?
反思的结果是,读书这件事我可能需要再重新思考一下。
二、读什么样的书?
读什么样的书,从来不是别人教的,而是你自己决定的。
你的问题何在,你的关注点何在,你想要获得什么,就去寻找能教给你东西、能真正改变你人生的书。读书真正要读的是思想。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人类文明积累的大量财富,而互联网、知识付费的兴起,让一切知识变得唾手可得。
学习李源的《极简精读法》,了解到如何去选书。(五位一体选书法,核心点:选书就是选人)
读什么样的书,你就是什么什么样的人。有句西方谚语也说,you are what you eat。这句话,不仅仅是说身材管理,更是说精神世界的构建。
读书就如同饮食,你要主动去挑选合适的食物,去充实自己,给自己提供营养、能量。
三、怎样有效地读书?
1、为增进理解力而读书
等到我们根据自己问题、自己的需求发现大量可以去读的书之后,另一个问题又随之而来。
这就是,读了却没读懂,读懂了却学不会。
对于第一个问题,其实是“理解”的问题。曾经,上大学时,学习法理学一直让我很痛苦,感觉书上说的90%都看不懂。到现在,我只记得一句话,就是老师第一节课说的苏格拉底的名言——认识你自己。
又过了一年,学习了很多部门法后,我又想重新学习一下法理学。但觉得课堂的教材实在太枯燥、教条。于是在图书馆里找了一本西方学者所写的《法理学》研究,一个字一个字的钻研,却也只能止步在第一章,只记得里面谈论了许多“什么是法律”的观点。
其实阅读首先需要的是理解。为增进理解力而阅读才是真正的阅读。(出自《如何阅读一本书》)
看到这本书的核心观点,我才恍然大悟。而书中不仅指出要通过阅读去提升理解力,还明确指出了具体路径和方法。帮助我们一步一个台阶,从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到分析阅读、主题阅读。
2、系统性思维构建知识体系
学习是在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里添砖加瓦。如果你已有的知识体系已经有一些基础,那么学习起来就会事半功倍。如果不是的话,第一步是重新梳理一下自己的知识体系。
强调知识体系,其实是和现在的“碎片化”学习相关。
最近看到两段话,论述的尤为精辟。
一是,中国文化强调做什么,却从来不教你怎么做。
二是,中国的文化就像一张拼图,一个好的老师想让你学会,会先告诉你这张拼图是什么。
对应的,一个是要去钻研学习的方法、阅读的方法,另一个是要有知识体系的系统性思维,才能更好地区学习。
目前的思考到这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