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陶渊明经历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人。他生活在晋宋交替之时,当时门阀制度森严,举贤不出士族,用法不及权贵。虽然他出身官僚世家,但陶家日渐衰败,最终沦为庶族。29岁,陶渊明进入仕途,初任江州祭酒,但没做多久,就因“不堪吏职”,辞官而归。36岁,他到江陵任荆州刺史桓玄的僚佐,因恒玄阴谋篡权,倍感失望,便乘母亲辞世的机会,丁忧归家赋闲。39岁,他出任镇军将军刘裕的参军,后改任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的参军。因时局动荡,官场险恶,41岁他辞职归家。不久,他又因亲友劝说,出任彭泽县令,只做了80余天,因“郡遣督邮至,县吏曰‘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即日解绶印去职’”。从此,陶渊明再不入仕途,潜心归隐田园,躬耕山野,直至62岁贫病交迫中辞世。陶渊明 的一生如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虽然历史少了一位纵横捭阖的政治家,但多了一座中国文人乃至中国人心中的精神高地,在以后很长的岁月里为人称道。
2.陶渊明思想挖掘
2.1.1 陶渊明思想源泉
历史上大部分人淹没在时间长河中,他们也许都有过似曾相识的想法: 人生短暂,应当珍惜当下,及时行乐,“今朝有酒今朝醉”,当现实与理想差距太大,一个人相对于长久的历史长河来说是微乎其微的,更何况一个普通的文人呢,历史不能顺应你的意愿实现其“天下大治”,孔孟之道,所去甚远,昔人所绘之美好蓝图只能通过寥寥此文“阡陌交通,鸡犬往来,黄发垂髫,怡然自乐”,个人的精神境界的超脱便是对于世间不公的愤懑、无奈和叹息!然而作为极具精神力量的一支笔杆,陶翁能做的从来不是无力的叹息,也曾呐喊,实现“大济苍生”的宏愿,作为传统的读书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来没离开过他们的心里,只是要看现实政治能否给予通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世人皆知之。
陶翁,祖上显赫,然家道中落,到了自己这辈,更是“一介草民,两袖清风,三尺微命,家徒四壁”,日子难以为继。为了养家糊口,估摸也是陶翁几次出仕的原因之一。
论语中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行而慎于言也”,自古以来,大多读书人都是贫寒的,故用“寒士”称之,大多数读书人通过考取功名赢得一官半职,荣华富贵随之,然而有少数人能自觉担当社会改革之责任,忧国忧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或者在浑浊的现实中仍能保持个人性格的独立和完全,给后人树立起榜样。这些人往往都能被历史铭记,尽管他们的努力最后改变这个时代,仍为许多人称道。
我认为陶渊明正是属于这类人,生不显于世,然皎然如遗世独立,不畏浮云遮望眼,在随波逐流的功利和权势追逐中仍保持着清醒的头脑,给后人留下的不仅是优美的诗篇和文章,更多的是对于人生、命途深沉的思考。
这就是陶渊明思想产生的源泉,时代和环境造就人的思想,个人后来的经历与时代大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很多思想的产生也不是偶然的,有时代的必然性和个人现实的局限性。
关于陶渊明思想,众说纷纭有的说陶渊明有佛教思想,从他的文章里可以看出禅机,如王世贞说“自祭”、“预挽”等透露出禅机,仿佛有种“天机不可泄露”之意,领悟禅机之人看穿生与死;梁启超认为陶渊明是儒家的,说他“他虽然在玄学佛学的氛围里,但一生得力处和用力处都在儒学”;朱熹则认为陶的思想是道家的,“渊明所说者庄老”;陈寅恪先生有论断,“实外儒内道,舎释迦而宗天师者也”认为陶渊明表面看上去是儒道其实内在的根本立足于道家,“天师”则为道家所信奉之人。
2.1.2道家思想初探
如此类比,还有人认为陶渊明是道儒佛家兼有,不被哪一家所独占,只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罢了。但是可以看出陶渊明的思想并不是单一的,也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但道家的思想却的确是从心里去影响陶翁在生活方式上的选择和生活态度的养成。我们不考究陶渊明的先祖是否信奉道教,但陶本人受到道教思想影响确实很大
陶渊明喜欢饮菊花酒,而饮菊花酒是汉魏以来的习俗,可以延年益寿,这与道教的思想是默默契合的。《读山海经》十三首多咏神仙事,如第三首说,“恨不及周穆,托诚一来游”,第四首说,“黄花复朱食,食之寿命长。”等可看出,陶渊明认为菊花有延年益寿之功效,服药以求天年,乃是魏晋风度的表现之一,当时采药服食的名士多如牛毛。如王羲之父子笃信天师道,为采药不辞劳苦。陶渊明生活的地方天师道盛行,即使家族没有信奉到道教的传统,受其影响也是在所难免。正是如此,道家思想应当是贯穿陶诗的始终的。但是并不代表陶渊明就是天师道的忠实信徒,
天师教,指的是东汉张道陵创的五斗米教,乃后来道家正一派之祖。陈寅恪提到的“新旧自然说”根本没有超出《庄子》的范畴,并没有什么了不得的建树。陈寅恪先生说渊明是“天师教信徒”,是“新自然说”创始人,未免有英雄欺人之嫌。我只能认为陶渊明是怀有专业道家思想的人,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信徒”,他顺其自然(“聊乘化以归顺,乐夫天命复奚疑“)的思想自是“老庄思想”的体现,但又不同于他们的境界,陶翁开创属于自己的“道家世界”,给自己寻觅了一个精神上绝对纯净自然的“桃花源”。
2.1.3儒家思想体现
(1)入仕
儒家思想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迎难而上,要以“入世”的姿态和勇气,积极介入世俗生活,“达则兼济天下”,用自身的才华改变和造福社会。正是由于深受这样思想的影响,陶渊明在入仕、教育子女以及其后的归隐生活中,始终都以儒家正统之准则,要求自己和子女。
(2)大济苍生
陶渊明自幼聪颖,苦读诗书,爱好六经,尤其敬仰孔子,深受儒家“入世”、“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以及“重人伦、重纲常”的影响,心中常有“大济苍生”的宏伟梦想。
(3)仁以为己任
儒家的仁,即是爱人,体恤百姓,关心民间疾苦。安贫乐道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在回也!”它的译文是:孔子说∶“贤德啊,颜回吃的是一小筐饭, 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颜回却仍然不改变向道的乐趣.贤德啊,颜回!” 《论语·雍也第六》 这是赞美颜回安贫乐道的精神,陶渊明熟读《论语》对于儒家个人准则,不会不知道,他自己也的确是这么做的。这是一种很好的人生境界. 在一个简陋的环境中,我们从容面对了,这固然可喜,但还不如那些没有抱怨的人.即便没有抱怨的人.即便没有抱怨,也不是最坦然的,因为最高境界是乐在其中.要快乐地过每一天.即便身边的人再无聊,身边的事再烦心,在一天中也总会有一丝丝还算过得去的事吧?如飞鸟相与还,采菊东篱下,与三俩好友有酒畅谈……
对陶诗《咏贫士》进行深入分析:
举例第二首“凄厉岁云暮, 拥褐曝前轩。南圃无遗秀, 枯条盈北园。倾壶绝馀沥, 窥灶不见烟。诗书塞座外, 日昃不遑研。闲居非陈厄, 窃有愠见言;何以慰吾怀, 赖古多此贤”中, 诗人真切地描写出了岁暮时贫士生活的惨淡。
如前所析,“倾壶绝馀沥, 窥灶不见烟”正是诗人自身贫苦生涯的真实写照。“诗书塞座外”二句, 隐隐暗示了诗人在艰困的处境下, 对素所深研的传统圣人之道似乎亦有了某种暂时的怀疑与迷惑;“闲居非陈厄”二句, 更表现出一种内心的不平。盖孔子当年绝粮, 不过暂厄于陈, 而子路愠见, 已为“君子亦有穷乎”愤愤不已;渊明则于“闲居”中经年长贫, 终日抱饥, 心中的愤然当然是有过于子路的。而在诗之末尾, 诗人却将内心的愤懑转化为对前贤风范的追想, 并以此使自己得到慰解。
《咏贫士》是表现渊明后期生活态度的极重要作品。纵观渊明一生, 曾经经历了几个重要的人生阶段, 这中间, 不乏一些重大的选择关口。自二十九岁初仕郡职, 十馀年间, 渊明是在仕与隐, 用志不遂和禄仕求生间徘徊, 最后终于在义熙元年赋归, 作了“遂尽介然分, 终死归田里”的抉择。在此之后, 大致从不惑到知命之间, 渊明耕作田园, 家境尚可, 世事且无大变, 所以诗人亦能“盥濯息檐下, 斗酒散襟颜”,享受一种宁静坦然的心情。义熙后期以还, 渊明贫病相寻且家国多事, 新朝统治者对知识分子极尽利诱拉扰之能事, 所以有义熙末朝廷征渊明为著作郎之举。面对“纷纷飞鸟还”的时代气候, 渊明的人生又到了一个选择关头, 如果要改变初衷, 此刻对渊明或许是最后的机会。渊明就在这时写了《咏贫士》七首, 在剖白了内心一度有过的矛盾怅惘之后, 藉对古贤的歌颂, 表明了他此时的人生态度。从诗中“何以慰吾怀, 赖古多此贤”和“人事固已拙, 聊得长相从”等句, 可看出《咏贫士》在性质上, 既是诗人在贫困生活中的自解自慰之作, 又是诗人在非常之世的见心明志之篇。 从本质上看, 魏晋以来, 不满现实的知识分子的反抗避世之举有多种多样。酣饮者以酒傲世, 佯狂者以狂傲世, 其本心, 都是藉此不与昏暗之世合流, 保持自己的人格独立。陶渊明在暮年笃守固穷之节, 并用一种相当激烈的态度来刻意维护, 亦可称之为以贫傲世, 同样是为了在一个世风衰替, 道义无存的社会里, 保持自己高洁的自我人格。较之嵇阮等前贤, 渊明所为, 可谓方式不同而其道一也。
3 总结
从这里开始,我通过陶渊明先生的思想看人生,述说自己对个人和世界、历史的关系的看法。个人的一生是短暂的、微小的,相对于漫长的历史长河来说微乎其微,对于平凡之人来说更是这样,他不像英雄一样违背或顺应历史潮流便有机会改变历史,但这不意味着平凡之人的存在没有其价值,因为他们的历史尺度是由自己来决定的,
一个人要决定他自己最后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其实并不需要很多条件,可能由于时代和个人的局限性无法穷极一生去实现宏大的愿望,此事古难全,但快乐、幸福或者成功与否的界定并不在于外界的物质或者人为标准,而在于自己的内心。古人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就是一个人即使在贫困潦倒不得志的情况之下仍能坚持着自己的操守,这是难能可贵的,如果他能进一步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出发将美好的品德赐予同类,披及更多的人,他被历史铭记,这是理所当然,而平民百姓街坊存在,则历史不灭。高官显赫、富甲一方之人承担责任不在话下,但贵族并不是天生的贵族,平凡的人也能够成为拯救世界的英雄。
而冥冥之中仿佛自有天命,如果陶渊明不是生于晋代这样政治动荡不安的时代,而是生活在“路不拾遗、夜不闭门”的盛唐时期,我想陶渊明也就不是我们所认识的陶渊明了,然而并非是时势造英雄,事物的发展应当是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的结合,矛盾和协调的相互作用,“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如果仅有的东风,没有周郎的运筹帷幄,历史恐怕又是一番情景吧。
陶渊明是中国文坛中一个真正清高的知识分子的榜样,清高是褒义,敬仰,中肯的评价。“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设想身居闹市,仍能心静如水,是怎样一种境界,就像读书之人,沉迷于书本,是完全不被外界所打扰的,个人的境界由内在的心境去决定,做到如此便能在山穷水尽之时豁然开朗,人生亦是可乐之人生,这在当下,已经过去很久了,也是我们所需要的罢,不失其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