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一网友说,好久没看到过土房子了,咋一看,眼前就是。实际上是好久没见过红沙土筑的房子了,而外婆家的红房子却时时出现在我的梦里。
小时候啊,喜欢去外婆家,喜欢和舅舅家的表哥表姐们玩耍,表姐们都特别宠我,或许是因为我是小霸王一般的客人吧,不管做什么都会依着我。但路途遥远,所以,每年正月十五,舅舅生日的时候,才能和父母哥哥姐姐一起去外婆家。所以,从小就特别向往元宵节。那时候没有汽车,只能靠稚嫩的双腿翻越几座高山,完成几个小时的路程才能到达,但我不怕,因为我想去外婆家。
走进村子,红墙黑瓦一片一片的坐落在靠山脚环绕水田的角落,墙挨着墙,屋连着屋,只有瓦片错落有致的在红墙上盖着,如果不走进屋子,你根本不知道这是好多家围着的小院。在那个年代,农村的计划生育并不好,家家户户都是姊妹几个,父母守着几块地,陪着孩子一起过着拮据而又开心的生活。白天孩子们在红墙内外愉快的玩耍,躲猫猫,跳跳坝,踢着毽子,滚着铁环;夜晚,大家围着火炉,吃着炖锅里的肉,聊着家长里短,笑着推杯换盏,可热闹了。这是我至今所向往的生活,这是我依旧怀念的时光。
后来,渐渐的长大,放假的时间总是那么的固定,没等舅舅生日,我们就开学了,去外婆家的次数就越来越少了,表姐们也陆陆续续的远嫁了,而我对红房子的记忆却越来越清晰了。记得有一年暑假,我说好久没去外婆家了,趁着舅妈生日,我想去看看外婆,看看外婆家的红房子。再次翻越那座高山,记忆中的那座山却输给了现实,累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歇了好几肩,才勉强爬上了山顶,一阵风吹过,凉悠悠的,舒服极了,站在山顶,看着被我征服的山脚,心中莫名的成就感。我迫不及待的,拖着爬山后双脚打颤的步伐,哼着老师教给我们的校园歌曲,走在平坦的石子路上,穿过一个涵洞,涵洞上方是灌溉农田用的涵沟,从涵洞穿过,偶尔有冰凉的水滴,“啪”的一声滴在你的头上,沾在你的身上,凉凉的,特别是炎热的夏天,从这里路过,肯定想多停留一下下,感受一下凉风和凉水带给你的快感,顺便把爬山后留下的汗水在这里歇干。
穿过涵洞,走几步路就到了村门口。咦~那一排排红墙黑瓦的房子呢?取而代之的是散落在村子里拔地而起的小楼房,瞬间,心达到了零点,我记忆中的红房子,在我不知道的情况下被这些楼房所取代,我记忆中的小伙伴身边似乎都多了一个小兔崽子。走向通往外婆家的路,沿途,好多人,我不认识了,也有好多人不认识我了,这次来,我就真的只是一个过客,匆匆的告别,逃离了我的梦中乐园。
后来,我参加工作,有了家庭,去外婆家的次数就少之又少了。直到孩子的降临,记得孩子出生的时候,恰逢外婆的生日,那一天,母亲去了外婆家,我在医院的手术台上,绝望的望着天花板,模模糊糊中,听医生们说,孩子缺氧,需要抢救,我却显得那么苍白无力,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幸好,孩子和我都好好的。
再后来,年岁已高的外婆,在她93岁的时候离开了,连同她们家的红房子慢慢的消失在我的记忆里。表哥搬到了大城市居住,表姐们结婚后,也相继出去打工,好久不回,我也因为忙忙碌碌,去舅舅家的次数越来越少,越来越少了。去年,在朋友圈,还说约上表姐几个,好久一起回去看看,终究没能如愿。以前啊,山高路远,人们总能翻山越岭,想着一年总要聚一次;而如今,交通发达,驱车直接到家,却最终因各种原因,多年来都聚不齐一次。哎,究竟是人们变懒了,还是亲情变的淡了,人们都在忙着应付着各种应酬,却抽不出时间坐下来家人聚聚了,大姨家的表哥表姐,我早已记不清什么模样了,二姨家的哥哥姐姐们,也是多年来没了交集,舅舅家的哥哥姐姐和幺姨家的哥哥弟弟也只是偶尔在微信里互动一下。血脉相通最终输给了现实。
我特羡慕老一辈的血脉相连,每年,父亲生日,不管天晴下雨,只要家里有人,舅舅和二姨都会千里迢迢跑来,即使中间躲了好多年,舅舅仍然在坚持,我知道,这是一种血脉相通的亲情所在,舅舅是想我母亲了,想二姨了,想亲人了,想看看大家过得好不好,当人老了,每看一眼,就少了一眼。在这个浮华的世界,温暖依旧,唯亲情不可辜负。
外婆离开了,外婆家的红房子消失了,但我的血液里仍然流着外婆的血脉,外婆连同外婆家的红房子都留在了我的记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