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拢整理旧文字,记于11年10月21日】
前两天到青州公干,在青州宿了一夜。第二天一早,爬了趟云门山。
老家青州,高中在青州读的,工作关系不断往来青州,青州的老师、同学、朋友很多。不喜热闹,加之近期体检发现血有点粘,肝有些脂肪,血压偏高,医嘱少油、低盐、禁酒,就没敢声张。在云门山下,找个小店住下,简单进点东西,早早歇着。
第二天,起个大早,稍微洗漱,即行出发。六点半多点儿,赶到山门。这时,天已大明,从山前小广场,可以清楚的看到山顶“寿”字,很多爬山锻炼的已经从山上下来了。
好在还没开始收票,赶紧上。
过山门往上走不远,有一亭,上题“观寿亭”。现在云门山植被还行,从这里已经看不到寿字,只可稍微停顿,喘几口粗气,观寿二字,有名无实。
继续上,继续大口喘气,坚持一会儿,就到半山腰的望寿阁。所谓“望寿阁”,其实是云门山半腰的一处道院,在山下望寿都很清楚,在这里看,就更清晰了。
云门山不高,也不很陡,但爬山是件费力气的活,对我等没机会长干这活的人来说,爬急了,还是有些喘。一般情况,到望寿阁就会歇歇脚,逛逛道院,转几圈,再继续向上爬。
望寿阁向上,路分为两条。一条经万春洞直达山顶,一条直接通向巨“寿”和云门洞。走那条也行,反正可以不走回头路。
我一般习惯走东边万春洞那条,这次也是,稍微陡一些。有几处古代和现代名人题字,都是大家,字写得漂亮,人山相得益彰。
途中有个万春洞,铁门上锁,以前看过,这次就没停留。所谓万春洞,也叫希夷洞,洞口不大,里面挺深,有尊躺卧的石像,据说是陈抟在里面睡觉。都睡了一千多年了,继续睡吧,不骚扰他老人家。云门山的风景都在山顶,继续爬才是正事。
从希夷洞再爬不久,就到山顶。云门山海拔也不过四百来米,从山底到山顶,估计不到三百米。走惯了平坦大道,偶尔爬山,还是气喘吁吁。
到了山顶,但不是最高处。往东走,有小亭一座,无名,据说可以东望大海。有点近视,没看到海,只能想象;位置适合看日出,早点爬上来,看太阳慢慢升起,极目天舒。
从无名小亭西望,更高的地方有不少建筑,一些神仙的楼堂馆所,是云门山的看点之一。
回返,西行,到爬上来的地方,路又分为两条,一条下行观寿,一条上行看庙。人往高处走,还是先上后下。顺序上行,可看到一些有名无名的建筑和有字无字的石碑。其中明万历年间某大官题写的《云门仙境》石碑挺有气势,再就是有座天仙玉女祠石质双拱无梁,风格独特,据说是元代的。其他的一些庙殿,与各地大同小异,寻常无奇,似乎香火还行,烧香的地方黑乎乎的,明显经历了一些熏烤。
除了瞻仰神仙府邸,站在山顶,心无旁骛,东西南北望望,感觉也挺爽。
山顶人不少,有些是锻炼的,有些明显是游玩的;锻炼的以中老年为主,游玩的则以年轻人居多,似我这类游玩兼具锻炼的,也有。
逛完山顶,还得下去拜“寿”,巨寿当是云门山最大的看点。回到《云门仙境》碑处,沿台阶下行,到南坡,就会看到很多题字和毁坏的佛窟,题字各朝各代的都有,估计当年达官贵人与现在热恋中的小青年一样,都喜欢到处题写到此一游,只不过达官贵人写的于风景是锦上添花,小青年们涂鸦破坏风景而已。
从南面穿过云门仙洞,到北面,就可以近距离仰视那个巨大的“寿”字了。寿字传说很多,居然听过寿光市得名来源竟是寿字光芒照到的地方,当然是胡说。不过这个“寿”字体量确实有点大,下面的“寸”字2米3,不敢说所有人都没有寸高,但人无寸高也没太大谬误。
山崖上还有不少其他题字,如《神在》,《东齐秀色》,《云龙之门》,《云门大开》等等,也都气势非凡,但与那七米半的寿字一起,只能黯然失色。
看完寿字,云门山可看之处就差不多了,赶紧下山,准备吃点东西,干活。
着实是上山容易下山难,走下山,再走回住的地方,用了一个多小时,鞋子不跟脚,磨得生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