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发布,文件开篇就指出“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直接就点出了教育评价的重要性。看来国家是要下大力气扭转不科学教育评价导向,坚定“破五维”决心,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今天就来谈谈教育评价几个问题。
一、什么是教育评价?
在《中国教育大百科》中,教育评价(Educational evaluation)广义指对于教育领域中的各种相关的人、事、物、制度、观念等的教育价值的评判,包括人们在教育活动中或教育事业发展中进行的各种正式与非正式的评价活动。狭义上是指在系统、科学、全面地搜集、整理、处理和分析教育信息的基础上,对教育的价值作出判断的过程,旨在促进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
它具有以下一些特点:1.它是一个有程序的系统活动过程;2.以教育目标或一定的教育价值为依据;3.始终以对评价对象的功能状态给予价值判断为核心;4.以科学的评价方法技术为手段。
可以说教育评价直接关系到教育的基本观念和导向,中国基础教育的每一项改革和进步都与教育评价改革的进展密切相关。不断更新教育评价理念才能引导教育逐渐回归本真。
二、教育评价有哪几个重要阶段?
应该说,教育评价至少已经经历了三种理论形态:第一代评价理论时间大概在1900年到1930年之间,这一代评价理论的标志是测量理论的形成和测验技术的大量实际应用;第二代评价理论时间大概在1930年到1940年前后,以Taylor的教育评价理论为标志,侧重对测验结果进行描述;第三代评价理论的时间大概在1950年到1970年,它是以“价值判断”为评价特征。
值得注意的是,第四代教育评价正在兴起,它发源自美国。第四代教育评价构建了自己的理论框架。首先它体现了共同建构和全面参与的评价思想,把“评价”视为是所有参与评价活动的人们的共同建构过程,认为评价并不是外在于人的、纯客观的过程,而是评价者与评价对象双方交互作用,共同建构的统一过程;其次,它认为任何评价描述的并不是事物的真正的客观的状态,而是参与评价每个人或团体关于评价对象的一定阶段的层次上的主观认识,评价结果反映的事实是某种心理的“建构物”;最后,它认为评价与参与评价活动者的生理、心理以社会和文化条件紧密相关,也就是说评价结果并不依赖于其客观实际情况相符程度如何,而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参与所有参与评价者的意见一致性程度如何。
三、结果/过程/增值/综合评价主要含义?
文件中谈到,“坚持科学有效,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四类评价是我们现在教育评价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开展评价教育要系统的推进四类评价工作。那么怎么理解这四种评价?
结果评价(outcome evaluation),又可以认为是总结性评价(summative evaluation),是指在某项教育活动告一段落时,对最终成果作出价值判断,也就是以预先设定的教育目标为基准,对评价对象达成目标的程度及最终取得的成就或成绩进行评价。
过程性评价又可以认为是形成性评价(formatiove evaluation),指在教育活动中进行过程中评价活动本身的效果,用于调节活动过程,保证教育目标实现而进行的价值判断,其目的不是预测,也不是为了评定成绩,而是指在了解工作过程中的情况,以便及时调整工作的状态。
过程评价是分析性的,它不要求对评价资料作较高程度的概括。而总结性评价或者结果评价是综合性的,它希望最后获得的资料有较高的概括化程度,所以在教育范围内进行的教育评价,最大量的还是结果评价。因此它的科学性还有合理性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当前教育评价的总体效果。
增值评价是目前国外流行的一种评价模式,它是以学生的学业成就为评价依据,通过统计分析,把学校对学生发展的影响从诸多相关因素中分解出来,特别是要把学生的前期学业成就水平对现在学业成绩水平的影响剥离出去,从而考查学生在前后两次学业成就测评期间的进步幅度,以及学校教师等对学生学业成就教育的“净影响”。特征是:测量是基础,改进是行动,评价则是连接测量和改进的纽带。这种评价中被认为相对公平。一个好的学校或教师评价方法需要真实客观的判断学校和教师本身的努力程度,而把学校的办学条件,教育经费的学校和教师不能改变的先天差距因素排除在外,这样的评价才能真正的让学校和教师看到通过自身努力所发生的变化,也才能真正评价出学校和教师的工作绩效。这种情况也在各类排名榜中出现,目前排名榜最大的问题依然是“身份排名”,显然出身越好排名越高,获取资源越多,排名榜主要用的是成果数据,基本就是身份标识榜,排名陷入“毫无悬念也从无意外,一旦意外就是事故”的怪象。
综合评价最早用于中小学评价和考试制度的改革。《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里面指出,在考试招生中要综合考虑学生的整体素质和个体差异,改变以升学考试科目分数简单相加作为唯一录取标准的做法。这种教育评价更多的是考察综合素质,也就是说在招生录取的时候除了考试成绩以外可以综合的参考学生的成长记录、社会实践、社会公益活动、体育文艺、综合实践活动等其他记录,然后在这样一个综合素质评价的基础上决定学生是否录取。这种评价的主要特征是统一性和选择性相结合,在注重评价全面性的基础上也注重个性化。
教育评价作为一种指挥棒,具有较强的导向性作用。我们还是要回到为了更好的实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教师的教学水平,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提供保障的根本目的上来。在此基础上要求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目标,有利于促进教师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提高,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的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