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喜欢嘈杂,更不喜欢穿梭在商业圈漫无目的闲逛。偶尔陪同朋友去闲逛,混迹在人头涌涌闹市中,时不时安抚着属于我身体的这颗心,你要适应,这就是我们的生活。累了会找间咖啡馆停歇下来,心情顿时会像小朋友咀嚼在嘴里的棒棒糖,牙齿咯嘣糖果碎成小块,甜味扩散整个舌头,满满的甜味。在这里我喜欢观察,单人,情侣,人群他们的表情,动作,那些迎面而来的人又是否相识?他们是如何相遇、相知、相爱、分手?几小时或者半天,一杯咖啡,一份甜品满足了。
一个人发自内心地更随和,更坦率,更自然些,从眼睛里可以看的清清楚楚,唯有知足、快乐才能享有这种幸福的特权,这或许是遥远的记忆留给我最深的爱。 周末,最爱星期五的晚上,完全属于我独有的时间,父母亲不在这座城市时,客厅的电视不会有响声,它不需要反复调频满足我们的视觉需求,只做名词“电视”。我蹲坐在书房窗台而坐,像练习瑜伽姿势那般盘腿而坐,再把格纹窗帘分别拉到最墙角一边,窗前那些树全景展示在我眼前,安心地遁入我独有的圣地。
厚实的窗帘遮挡左边白色的墙壁,正前方清透的窗玻璃,我每周都会擦洗,一直都那么透亮干净。偶尔,在翻动书页时,会抬头观看窗外的景象,阳光透着树枝,折射一缕一缕印在树枝上,保护我的眼睛免受阳光侵扰。正午时,阳光正在头顶上包裹着整棵树,像是挂满灯笼的圣诞树。越过这片树林是道路,车来车往的嘈杂声偶尔会打扰我思绪。我回到书本上,空气中仿佛都弥漫着一股魔力。
“这是我人生的重要节点,是我生活出现重大转变的契机。这念头悄然爬上心头,如果人像摄影中的背景一般,不动声色地渐次铺陈开来。远处隐约闪着微光。”“珍妮.贝丝.吉布斯,当人生节点到来之时,勇敢地迎上去前去。”开篇3-11页,已经莫名吸引我把这本书读下去。一位来自蛮荒山区的女孩,到了三十一的年纪,在回忆录和历史纪实领域拥有十年工作经验,主要负责非虚构类作品,纽约大学研究生,曾经获得阿拉丁艺术与文学奖学金和斯坦贝克奖学金。她渴望接触一些新鲜事物,一些与以往不同的东西。初到故事发生地曼哈顿蔚达出版社上班,首次踏足会议室那个下午,被搁置在会议室里的一堆废稿堆进行了描述。据说,这是整个纽约,甚至整个出版社为数不多现存至今的几个实体“废稿堆。”引出故事的主线。
她是一个不愿提及过往的人,来自蛮荒山区的女孩,有着不同常人的坚韧,追求梦想的执着,就必须甘心为之付出辛劳。想要更上一层楼,绝不是什么轻易之事。那段我早已决心彻底尘封的过去,远走他乡最大的好处就是,你可以借此改写自己的过去,抛却那些不愉快的往事,假装它们从来没有发生过。这短短几页内容看完我已感同身受,这是有故事的人,她会是一位最真挚最深情的女主角。
作品封页推介语,关于逃离和守望的故事,为了真相,你愿意付出怎样的代价?这始于作者的一个梦,醒来之后回想起先前梦见的内容,睁开眼睛,梦中的画面依然如卷轴一般在作者脑海中展开。也因为一年级老师写在成绩单上的评语而激发的梦想才能最终实现。“尽情放飞梦想,坚持下去,总有一天,我会在杂志上看见你的名字。”这句评语鼓舞了这部作品的作者{美}丽萨.温格特,2015年克里斯文学奖最佳当代小说获奖作品,2015年卡罗文学奖最佳当代小说获奖作品。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