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有了智能手机,就替代了照相机。人们拍个照片发个图片的,非常方便。一旦看到好的风景,你就会触景生情,可随时咔嚓一下,留下美好瞬间,作为永恒纪念。
今日去杨园浦新家里,拍了不少照片,不,应该在他屋后拍了很多照片。一共去了三次,每次都要拍照,忍俊不禁,咔嚓声连绵不断。每一次去,都有不同的风景,都有不同的花儿开放……
有人说,有什么好拍呢?为什么一个劲地拍呢?真是浪费了时间,浪费了精力,不就农村民舍的家前屋后呢?
不,这里不同寻常,不同凡响,一切源于浦新屋后有一处,甚至有一片独特的风景。
每次拍照,同在一个地方,同在一个位置,因季节的变换,每次拍出来的照片色彩色调就是不同。
比如今天拍到了春笋破土,春笋有奋发向上的精神,有直插蓝天的气魄,那样子多么赏心悦目。人与笋,其实是一个道理,都要奋发向上,都想攀向蓝天!
如在雨后去观林,那竹林中的春笋更为鲜亮,更为迷人。古人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很有道理,值得推敲。进入这种环境,融入这种生活,当今的人们也可投入效仿。过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是何等的快乐呀!
雨后的竹林,一定是湿漉漉水灵灵的。欣赏的价值意义那是绝然不同。呈现的是,春天的气息,夏日的芬芳。如果屏住呼吸,侧耳倾听,仿佛能听到春笋破土时那丝丝的声响,如果静静地伫立,也能看到新竹拔节时的雄风。这风景,确实太美了,美得让人吐舌,让人羡慕!可以说,在江南水乡的民宅中,浦新屋后的风景是最美最美风景。
怎么美?美到什么程度?可以用孟浩然的诗来概括:“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不是吗?浦新的将军楼掩映在繁茂的松竹林中。南边是田园,北边是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水面上有几条小鱼在嬉戏追逐……
春夏之交,正是鱼儿发情的季节,过去我伲农家有句谚语:立夏前三早,黑鱼要配种。意思是,又到了麦黄季节,家乡的黑鱼肥了。每当这时候,黑鱼开始筑巢排卵,那金灿灿的鱼卵浮在浜底塘湾芦苇茭禾的水草丛中,煞时好看。雌雄两条老黑鱼坚守在鱼籽旁,如有敌情,它会发出攻势,把几只鸭子吓得魂飞魄散。
鱼籽一旦被人发现,那就会遭受满门抄斩,那些老渔民,手持钢叉,摘来柳条作掩护,不多时间两条黑鱼被那可恶老渔民装进了鱼篓,成了盘中餐。
来到这里,似乎走进了世外桃园,除了鸟语花香,还有曲径通幽,蝉噪林静,走在台阶上,有险峻之感,走在石板路上,与逛公园一模一样的舒适。
浦新,一个地道的农民,一个农家子弟,80年代在沈浜中学初中毕业,因家庭成份的问题,无条件参加理想的工作。农家孩子,只能从事农业生产。后结婚生子,妻子贤慧能干,团结邻里,教子有方,秀外慧中,是人们心目中的好媳妇,好阿婆。
我没有进行采访,大概略知。但有一点,浦新是个有心人,是个文化人。能吟诗作词,是吴文化的继承人。他酷爱文学艺术,尤其对传统文化情有独钟,一手柳体写得入木三分。
每当新春来临,他总要买上一沓红纸,裁成条幅斗方,为乡亲们,为左邻右舍写上数十幅春联,送至乡亲们,送给亲朋好友。
刚才说到浦新家是江南最美的民宅,一点不假,不信你们来看看,我全程陪同。真的,当你来到这里,你一定“哇”的一声,看得目瞪口呆,看得心花怒放。浦新屋后的一片天地,很原始,民清时期就有的。解放后,他把这片天地视为家中的后花园。种竹子,种各种花花草草。面积有限,仅一亩多地。有竹林,松树,黄杨,红枫,榉树,枇杷,香椿,紫藤;花木有牡丹,芍药,红梅,月季,菊花,兰花……
浦新种花养花已有40个年头,在杨园周边地区,都知道浦新是种花能手,是小有名气的乡村园艺师,种花匠。
在他的引导下,村里各家各户都种上了花草,养起了花卉。如今的启南村,四季有花,庭院芬芳。
花伴人心醉,芬芳满庭春。种花怡性情,养花会花友。美在家园,美在乡村,美在心灵,美在人间!
2020年4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