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是英国作家肯尼斯·格雷厄姆创作的一部儿童文学作品,并非心理学专业书籍,但其中提到的许多内容,却仍然令人深思。文中的主人公蛤蟆先生热情、时尚又爱冒险,爱交朋友,生活富裕,为人大方。可是他生病了,患了抑郁症,他躲进蛤蟆庄园,隔绝了交往,沉浸在自己的悲伤和无价值感里无法自拔。
那么蛤蟆先生为什么会患上抑郁症呢?虽然原因看起来很复杂,有自己不愉快的经历带来的创伤,有朋友的不理解,有对父亲友人的恐惧等等,可是追根究底,最终却要落到原生家庭的影响上,这部儿童作品,能直观地让人去感受原生家庭对个体心理健康带来的深刻影响。
文中提到三个概念,“儿童自我状态”“父母自我状态”“成人自我状态”(来源于心理学家埃里克·伯恩沟通分析理论中的概念),就能完整地诠释蛤蟆在心理咨询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沟通方式和人际关系状态,为他的成长提供了肥沃的理论土壤和现实链接。
蛤蟆的父亲高大威猛,对他既严苛又挑剔,脾气暴躁,缺少耐心,对他关注和关爱极少,肯定更少。蛤蟆的母亲缺少自我,盲从自己的父亲和自己的丈夫的权威,甚至超过了母性的光辉,对蛤蟆的好都是背着丈夫,后来连拥抱和慈爱都少了,蛤蟆先生就生活在这样冷漠又恐惧的环境中。
作为力量弱小无力改变的孩子,婴幼儿时期的蛤蟆当然只能调整自己去适应这样的原生家庭,所以他发展出来的适应性儿童状态是什么样的呢?学习顺从压迫,不敢反抗,不敢愤怒,他努力去取悦父母,一旦做错了,就心生歉意,对父母极为依赖,总想表现得好一些,所以与父母相处,因为太想表现,反而用劲过猛频频出错,惹父亲讨厌。这都是典型的“儿童自我状态”表现。
书中有一句话:童年体验到的最强烈的情绪,不可避免地变成我们成年后经常有的感受。童年的蛤蟆从这样的家庭里衍生出的这些适应症状,自然也延伸到了现在的生活中。你看他在獾(同样高大威猛,严厉,喜欢拿蛤蟆父亲的语气和故事来教育他)面前,就像面对自己父亲一样,心生恐惧不敢反抗,甚至扛不住压力时会胡乱认错和表态,但转身却又不承认;苍鹭作为他的咨询师,其实他也是有诸多不满的,但他更多地选择顺从和隐忍,直到咨询接近尾声了他才敢把自己的愤怒表现出来;他对他的朋友也是极力避免冲突,怕别人不喜欢自己,会百般苦苦哀求,认错保证,对河鼠和鼹鼠都是如此。
那么这样的蛤蟆开心吗?当然是不开心的,他这不是都抑郁了吗?那他愤怒吗?他自己是觉得没有的,他没有过愤怒的情绪。可是快乐、愤怒、悲伤、恐惧这些都是自然型儿童具有的情感,它们是与生俱来的,怎么可能不见呢?原来在强势的父亲面前,他不敢表现愤怒,以至于后来也一直不敢,可是愤怒不会凭空消失,它们只是换了一种方式被释放而已。这张图就形象地表达了愤怒的去向,原来那些过于叛逆或软弱退缩的孩子,背后的情绪情感是这样的。
而父母自我状态指的是个体从自己的父母或重要他人那里内化的价值观、态度和行为模式,它可以是关怀和支持的,也可以是批评和控制的。蛤蟆的父母自然是属于挑剔型的,他们爱批评人,在孩子面前严厉且易于愤怒,其实獾的父母也是这种类型,因此獾在他的生活、工作中就处在父母自我状态中,表现得正如自己的父母。而蛤蟆在獾的熟悉的强势之下,则习惯性地自我批判,总觉得都是自己做得不好,獾来要求他让出校董的位置,虽然他百般不愿,也很生气,但他不敢对抗,一个人的时候甚至觉得还是让出去吧,獾确实比自己更合适。
而獾这样的人,在人生坐标上,是一种“我好你不好”的模式,他们占据着权力、权威的制高点,喜欢对人评头论足,也喜欢跟人玩“我抓到你了,你个坏蛋”“你为什么让我失望”“你怎么敢”等游戏,一旦抓到别人的过错,动辄斥责和惩罚,领导对下属,权威人士对员工,甚至霸凌事件等,都有他们的身影。这样的人带着高高在上的权力和道德优越感,俯瞰众生,其面目丑恶而不自知,我们身边其实何尝缺少过这种人?
不过,童年经历和父母的影响也不是心理固着的稳固原因,我们要去往的是成人自我状态,那是一种在当下环境中理性、客观地处理信息和做出决策的状态。作为成年人,为自己的行为、情绪负起责任,才是正道。说到这里,我还是更喜欢《被讨厌的勇气》书里说到的,不究过往,着眼当下,创造未来。有勇气走出心理固着,才能走出阴影和疾病,不是吗?蛤蟆就走到了这一步,所以抑郁远离了,他开始规划未来,并积极行动了起来。
这三种心理状态在沟通分析理论中被认为是普遍存在的,它们影响着个体的沟通方式和人际关系。面对越来越多的心理疾病同学,我想我们也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