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盐作为普通调味品,走进了千家万户,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微小常客。然而,这不过是人类社会发展近一百年的印象。盐的发展史伴随着人类的发展史,推动了人类历史进程。我们把盐说成是“白色黄金”一点不为过,在历朝历代中,盐税作为国家财政的主要来源,备受中央瞩目,由之而产生诸多的盐政法规、资源争夺、技术创新、滚滚财富、商贾传奇……甚至是朝代更迭。古代的盐为什么如此昂贵? 古代的人们又是如何制盐的呢?
上古
1.史上第一位“代盐人”—— “夙沙氏煮海为盐”故事
【背景图:夙沙煮盐示意图】
相传5000多年前,在今天山东潍坊地区的沿海一带,生活着一个叫“夙沙”的史前部落,首领则被称作“夙沙氏”,在一次用陶罐煮鱼时,一头野猪突然从旁边飞奔而过,夙沙氏拔腿就追,等他成功捕获猎物回来时,陶罐里的海水已经烧干,在罐底留下一层白色的细末,这些粉末又咸又鲜,却让野猪肉的味道变得异常鲜美。
【背景图片:盔形器】
在山东寿光市博物馆里收藏着一些保存完好的尖底陶器,现在称它为盔形器。在许多盔形器的器壁内部,都发现有块状的白色垢物。经过专家的化学分析后证实,这些白色垢物是烧水留下的水垢,这水垢是古人煮海留下的盐,这些盔形器也就是古人用来建沿海一带已学会煮海盐。
这个盔形器就是最早的制盐工具煮盐的工具。这一发现与史载资料相印证,可以肯定的是,至少在4700年前我国山东至福建沿海一带已学会煎煮海盐。最原始的制取方法是“煎”“煮”法,用盘为煎,用锅为煮,史称“煮海为盐”,而最早的盐指的是海盐。“夙沙氏”就是我们历史上第一位“代盐人”了。
【道具书:《世本》《说文解字》】
战国时期的史书《世本》也有记载这个故事:“夙沙氏煮海为盐”、“夙沙氏始煮海为盐”。
而“盐”字在《甲骨文编》和《金文编》都没有发现有这个字。在西周的金文当中也没有“盐”字,只有“卤”字。
从《周礼天官》中,“盐”字第一次出现,《说文解字》里也有记“天生曰卤,人生曰盐。”指的是,自然风干形成的盐叫作“卤”,经过人工制成的叫作“盐”。
也就是说,古代人们有天然盐,也能自己产盐。但是“海水煎煮”,因海水中的含盐量不高,(现代有研究表明,海水含盐量是每公斤27克,而食盐的浓度要达到每公斤海水含盐量达到265克,并需要在30℃下才会结晶出来。)所以如果直接煮海水为盐,需要消耗大量的燃料,效率很低。
于是,经历了漫长的实践改进,有了“淋卤煎煮”。
“淋卤法”的生产流程主要有两步,摊灰刮卤和煎卤成盐。其中,“摊灰刮卤”就是先把草木灰摊在含盐地面上,使析出的盐花附着在草木灰表面,再刮下这些高盐量的盐土放入坑中,淋上海水,使盐溶解成卤水。而“煎卤成盐”则是把卤水装入铁锅等容器中,在盐灶上前者煎煮成为盐。(来源:专业资料《淋煎法海盐生产技术起源的考古学探索-王青》)
盐的生产方式在不断改进,但依然稀缺,依然还是贵重的物资,是非常重要的商品。
3.第一位盐商——胶鬲的故事:影响了朝代的更迭
【道具书:《孟子·告子篇》】
在商周时期,我国出现了历史上第一位盐商——胶鬲。史料里记载了他的故事。据《孟子·告子篇》和朱熹注:“胶鬲是殷商末年人,原为商纣王的大夫,遭商纣之乱,隐遁经商,贩卖鱼盐,最后被周文王发现,举以为重臣。”《中国盐业史》记录“文王举胶鬲,大概是公元前1000年的事,地点当在周王的新都城丰镐(今陕西长安县〉或渭水流域”。
我们可以知道,胶鬲是商周时期的大盐商,他当时是商纣王的大夫,在3000多年前,遇到商纣之乱,于是隐退起来经商,在周王朝的新都城丰镐和其统治下的渭水流域贩盐。
当时的食盐非常紧缺和重要,他贩卖食盐对当时周王朝政治、经济、军事和人民生活的影响极大,引起周文王的发现和重视,因而推举他为朝廷的重臣。
但胶鬲当时并没随文王入周,也有一种可能,就是受文王嘱托,仍留在商朝策反作内应。后来,胶鬲官居少师,并作为上邦使团成员出使周朝,使团以纣王的兄长微子为首。不久,武王伐纣。微子得知武王出兵的消息后,马上命胶鬲去周师联络。武王接见胶鬲,商定了十五日后,也就是甲子日,到达商朝国都朝歌,然后胶鬲迅速赶回去通报。
武王挥军东进,一路不断遇到恶劣的天气和险要的道路,行军十分艰难,部下劝武王歇息缓进。武王认为:自己与胶鬲已约定甲子之期,如果不能按时赶到,胶鬲将有危险,他不愿失信于天下,也不愿失信于胶鬲。于是催兵疾行,按期赶到,以4万5千多人的兵力讨伐纣王,纣王拼凑了70万人迎战于牧野。由于微子、胶鬲等人的策反工作成效显著,纣王70多万人一经接触,便土崩瓦解,纣王大败,自焚而亡。
胶鬲以自己的财富和德行帮助周文王成功伐纣。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影响一个朝代的更迭的盐商,他的故事里,除了传奇,还有信仰,在后世,胶鬲作为三位“盐宗”之一,被供奉在泰州祭祀“盐宗”的庙里。(来源:漳盐文化研究会会长 李兴魁)
先秦
1.里程碑事件:首任盐官、首个盐政、首部盐法—管仲及“官山海”、《正盐荚》
【道具书:《管子》】
三大盐宗的另一位,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齐国宰相管仲,同时,作为史上首任盐官,管仲出台了什么盐政做了哪些事,帮助齐国率先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的呢?
公元前七世纪,中华大地正是诸国争雄的春秋时期,也是个人才辈出如群星璀璨的时代。齐国公子小白在争夺王位的过程中,被另一位公子的支持者行刺,弓箭射中了衣扣,小白装死才逃过一劫。
成功登基后,公子小白成为了后来赫赫有名的齐桓公。而跟随他多年,本该被任命为齐相的鲍叔牙主动让贤,推荐了一位他心目中更为胜任的人选。就是当初那位暗杀过齐桓公的管仲,在与管仲交谈后,齐桓公认定这个当年的行刺者,正是自己一直渴求的贤才。
齐桓公问他,“我们怎样使国家的财富增长起来呢?”然后,管仲提出来,“应该轻重海(鱼)盐之利,以赡贫穷。”那这是什么道理呢,就是说他反对在六畜、山林和人口当中征收税收,而是主张“官山海”,山就是指铁,海就是指盐。把盐铁专卖,然后盐铁专卖来获得大量的财政,来补助国家,来养兵。
雄才大略的齐桓公不计前嫌,毅然拜管仲为相,而在管仲的治理下,齐国果然很快面貌一新,国运蒸蒸日上,其中一项行之有效的重要举措,就和海盐有关。
公元前685年,管仲在上任后颁布的第一道政令,就是将齐国所有的制盐作坊,造册登记,统一管理。将原先分散经营的盐业,完全掌控在国家手中,与此同时,管仲还推行了一系列政策,奖励盐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和食盐生产规模的扩大。
为了规范盐业生产,管仲着手制定了中国盐政的首部法典《正盐荚》,创设了计口授盐法、专卖制和禁私法。齐国的海盐产业在管仲的主政下,从一家家简陋的小作坊,发展成为规模庞大、生产环节紧凑、人工分工细致的大型盐场。管仲的这些治国理念,被记录在《管子》一书中,并持续影响后世。
自此后,盐成为一种左右国家命脉的物资,同时,也掣肘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不仅是国家需要盐,普通民众也需要盐,它之所以如此重要,根源还在于制盐方法还比较原始,产量比较低,质量也不高。那么,我们的古人又发展出什么样相对高效的制盐技术呢?
2.李冰——“挖掘浅井,吸卤煎盐”法——制盐技法上的重大事件
【道具书:《华阳国志·蜀志》】
战国时期的水利家李冰,任蜀守期间,还对蜀地其他经济建设也做出了贡献。当时的川盐开采还处于非常原始的状态,多依赖天然咸泉、咸石。据《华阳国志·蜀志》中记载,李冰“识察水脉,穿广都(今成都双流)盐井诸陂地,蜀地于是盛有养生之饶”。
意思是根据地质条件,考察地下卤水的分布规律,并亲自跋山涉水,探寻岩壑,寻找卤水源头。根据“依山可作井,隔沟不同脉”的民间经验,终于在川西成都、双流一带,寻查出了地下浅部含卤层。同时,李冰创造了“挖掘浅井,吸卤煎盐”法,开凿了我国第一口盐井——广都盐井。
在四川先后出土的汉代井盐生产画像砖图像,再现了汉代井盐生产的工艺流程。
【背景图片:汉代井盐生产画像砖图像】(图片来源于网络文章,但是应该可以从资料书中查找到)找卤源,打井。
在群山茂林的背景下,左前方山脚附近,有一口盐井。井口地面立着四柱双层楼架(即井架),盐井右侧设灶制盐。从图像看出,盐井呈圆形,井口直径2米左右,并根据川西地下含卤层埋藏情况推算盐井深度最浅是在20米以上。其井形是借鉴了战国时期古井的优点设计的新型盐井。
【背景图片:汉代井盐生产画像砖图像】取卤,煎盐。
图像还可以看到,四柱双层采卤楼架,上略窄、下稍宽,似如宝塔形,按人身高测算,楼架全高8米左右。楼架上端为尖形顶棚,为遮蔽雨露和日光而设置的形制,下横木上安装一定滑轮,轮上系一根提卤绳索,绳索的两端分别悬吊一个采卤桶。上下两层楼架,四人分左右两组作业,拉起绳索,交替进行,动作配合协调,提取卤水,然后倾入木制的容器里,用竹笕输往盐灶煎制。
李冰的“挖掘浅井,吸卤煎盐”,是关键的一步,就是找到卤水源头,挖掘盐井,把水注入盐井,制成盐溶液,快速地取到无需提纯的卤水,近距离输往盐灶煎盐。
他的制盐法,结束了当时盐业生产的原始状况,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种大口浅井采卤技术一直持续了1200多年,深刻地影响了后世。
两汉
1.刘濞“煮海为盐”与“七王之乱”
【图片示意:汉代皇帝战争场面】
【张老师】话说我们前面提到的管仲出台盐政后,国家财政实力有了巨大的提升,因而,盐权一直紧紧抓在中央手里,但是,同时也产生了许多社会问题,民间积贫积怨。到了西汉,建国之初,国家推行休养生息的黄老国策,不仅轻徭薄赋,对盐业的管控也大为放松,出现了历史上贤明的“文景之治”。而正在此时,一场前所未有的政治风景,正在酝酿之中。
汉朝建立之初,为了迅速进行有效统治,汉高祖刘邦将一些同姓王分封到了各地管辖,来到当年吴国所在地当王的,是刘邦的一个侄儿刘濞,国都就在今日的扬州,当时叫做广陵,刘濞成为吴王后,很快发现一种可以让自己的属地,快速富强的宝贝,那就是海盐。汉朝初年,朝廷没有管盐,放任了盐业。刘濞利用这个机会,铸山造钱,煮海为盐,很快便富甲一方。
吴王刘濞和当朝皇帝汉景帝的关系一开始就不太好,因为他的一个儿子住在都城长安时,有一次在皇宫里,和当时还是太子的景帝下棋,两人发生争吵后,竟被景帝用棋盘失手砸死。更为糟糕的是,随着一些封国的日益壮大,削藩也被提上了中央政府的议事日程,封侯们感到了朝廷的步步紧逼,在国恨家仇的驱使下,刘濞联合楚王赵王等几个封国,发动了反叛,史称“七国之乱”。叛乱很快得以平息,刘濞兵败被杀,封国也被中央废除。
在江苏盐城的中国海盐博物馆的一个展厅里,一幅画像展现了当时的景象,刘濞显得有些面目可憎。而在一百多公里外,当年的吴国都城扬州,刘濞却有着另一个截然不同的形象。在扬州的大王庙,里面供奉的是夫差和刘濞,两位先后不同时期的吴王。有意思的是,在普通的历史书籍中,和外人的眼里,这是两个不甚光彩的失败者,而在扬州本地人看来,他们则是曾经带来丰衣足食的财神。
刘濞把水道从海边开到了扬州,他开山铸钱,煮海为盐。在他的统治下,江淮之间,鱼耕贩道,劳富民足,无冻饿之人,在他那个年代,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所以受到了人们的尊重、信奉和祭祀。所以扬州人经常在讲,“我们这个地方不以成败论英雄,就看他给老百姓带来了多少实惠。”
2.里程碑事件:史上最牛会议记录:西汉著名“盐铁论”事件
【道具书:《盐铁论》】
【张老师】“七王之乱”虽然取得胜利,但是消耗了巨额财政,随着对匈奴全面反击的展开。汉朝国库日益吃紧,急需增加大笔税收。这时,各官员纷纷把目光集中到了“盐政”上来。汉武帝重又将盐业收回中央。
然而,在他去世后,这一政策引发了巨大的争论,发生了一场历史上著名的辩论。
汉昭帝时期,针对盐、铁、酒等物资的国家专卖政策,朝廷发生了一次激烈的辩论,推选出的六十多位贤良文学之士,对这一做法发难,称这种做法,是国家与民众对立争利的恶政,大将军霍光也成为这一观点的支持者。而以御史大夫桑弘羊为首的另一方,则坚决捍卫这一制度,认为这是定国安邦的良策。
双方陷入激烈地争论当中,结果是盐铁中央保留下来了,把酒的专营放开,会议持续了数日,辩论的内容被一位叫桓宽的文人记录了下来,并著成了一本在中国盐业史上举足轻重的书《盐铁论》。
这场涉及当时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的大辩论,因“盐铁论”这本经典会议记录而传世。后来,这一政策又反复了多次,直到整个东汉时期,也因政局的不稳定,中央专营的盐政时而废除时而又兴起。
隋唐
1.130年间的无税盛世
【道具书】
纵观历史,各朝各代在建国初年都会有一段盐政宽松“蜜月”期。
和隋代建立到唐初,国家对盐业的控制是比较宽松的。史料记载,隋文帝开国三年,“通盐池盐井之利与百姓共之”。直到唐玄宗开元年间,这一百三十年间,成为中国食盐无税时期。
2.重大盐政改革:榷盐法
【道具书:古籍内容】
但唐朝自“安史之乱”后,民生凋敝,国家的财政税收来源紧张,唐朝的盛世不复,国力迅速衰败,盐业的宽松政策也随之走向了终点,盐业再次收归国有,并专门设立“巡院”这一反走私机构,对私盐进行严厉打击,私盐贩子轻则流放,重则斩首,相关官员也要连坐,晚唐的黄巢就是在屡试不第,贩卖私盐时又遭查处,走上了起兵造反的道路。公元758年,时任唐肃宗任命度支郎中兼御史中丞第五琦为“盐铁使”,主持全国盐政改革,推出“榷盐法”。《新唐书·食货志四》记载:“初变盐法,就山海井灶近利之地置监院,游民业盐者为亭户,免杂徭。盗鬻者论以法。及琦为诸州榷盐铁使,尽榷天下盐,斗加时价百钱而出之,为钱一百一十。”唐朝建立了以监院为基础的食盐专卖体系,形成了食盐民产、官收、官运、官售食盐专卖方式。第五琦的榷盐法也叫“就场专卖制度”,是中国古代盐业史上的一个创造。
但是,本来每斗盐是十个铜钱,第五琦将它提高到一百一十个铜钱,表面上是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然而,更多的社会问题出现了。老百姓负担增加、私盐猖獗、盐官腐败现象严重。
新任宰相刘晏,作了进一步的深化改革,控制了“批发”环节,他把“官收、官运、官销”改为“官收、商运、商销”,派官员在海边,把盐购买过来,就在海边,把盐交给商人去运输,再由商人去卖。这样,节省了中间环节,以低于市场价批发给商人,鼓励商人运销。类似于现在的招商引资,开了盐业先河。
这个政策的改革,发挥了商人在食盐流通中的作用,调动了盐商的热情,他们批发到盐后,为能多挣钱,常常翻山越岭,深入到之前不会去的穷乡僻壤,服务百姓。(来源:《时代》20160315海盐传奇第二集 / 历史学者倪方六《古代盐改》)
宋
1.里程碑事件:卓筒井——继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后的第五大发明
历史车轮滚滚,到了宋朝,中国科技文化都有了顶峰之作。“四大发明”中印刷术、指南针、火药三大发明的完成和发展都在宋代。加上宋代发明的“卓筒井”制盐法,可以称得上是“四大发明”后的第五大发明。
【小片】
卓筒井是一种小口深井,凿井时,使用“一字型”钻头,采用冲击方式舂碎岩石,注水或利用地下水,以竹筒将岩屑和水汲出。卓筒井的井径仅碗口大小,井壁不易崩塌。古人还将大楠竹去节,首尾套接,外缠麻绳,涂以油灰,下至井内作为套管,防止井壁塌陷和淡水浸入。取卤时,以细竹作汲卤筒,插入套管内,筒底以熟皮作启闭阀门,一筒可汲卤数斗,井上竖大木架,用辘轳、车盘提取卤水。
卓筒井的原理现在看来很简单也很原始,是利用古人舂米时的杠杆原理,通过人的足踏来带动一个钻头上下运动,从而达到打井的目的。卓筒井充分利用了四川境内特有的楠竹(一种粗如碗口大小的竹类植物),将竹节淘空,形成一“筒”,筒筒相连,既起到了固定井壁的作用,又方便淘取钻下的泥石。
【小片】
卓筒井工艺流程包括钻井、汲卤、晒卤、滤卤、煎盐共五个步骤。筒匠用盐车、筒,将卤水从井里汲出,卤水浑浊,一般浓度在7~10度,这样的卤水咸度低耗燃料,成本高。为了把卤水浓度提到18~20度,就产生了晒卤支条架、晒坝(也叫盐田)等晒卤生产工具。晒坝一般长60米,宽20米。支条架一般长约30米,高5米,结构如八字型,木质穿斗,支条架上铺满金竹桠,顶端做有“天船”。天船长10米,高1米,宽15米,天船安放在支条架顶端的中部,天船底部有伸向支条架两端的与支条架一样长的空竹筒,竹筒上钻有不规则的小眼。在支架的一侧做有筒车,筒车像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圆罩,高6米,直径5米,被一根横轴穿着。在腰底的外圈上依次安上竹筒,每个长约30~50厘米。并在腰底内圈安上木板,人在板上(内径)走动,促使园罩旋转,将晒坝船形坑中的卤水通过罩上的小竹筒输送到天船里,卤水通过天船底部接出的长竹筒的小眼散流后,再输入滤缸过滤。
卓筒井的出现,取得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突破。它的推广和使用促进了宋代四川井盐业生产的蓬勃发展,同时也为我国的石油天然气的开发开辟了道路,使人类开采地下丰富的矿藏资源成为可能。
根据文献记载,宋初川盐年产810.66万公斤,到卓筒井出现前夕因为减产而跌到400多万公斤的低谷,然而在卓筒井出现之后的绍兴二年(1132年),井盐年产量达到3000余万公斤,比宋初增长了2.7倍,比卓筒井出现前夕增长6.5倍。
此后,盐井深度不断增加。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四川自贡盐区钻出了当时世界上第一口超级深井——燊(shēn)海井,井深已经深达1001.42米!这个数字成为了一个不可超越的丰碑。10年之后的1845年,美国人在卡诺地区也创造了美国钻井的最高纪录,而井深仅仅为518米。
2.以盐为币:发生纸币
宋代最早出现的纸币——交子的产生,也和盐有着密切的关系。
【道具书:《宋史》:宋徽宗时“改给新法钞引,许通贩”】
公元1048年,宋仁宗庆历八年,朝廷推行“盐钞法”。盐钞是一种支盐贩盐的凭证票据,当时,朝廷改食盐官运官销为商运商销,不像以前一样,用粮来换盐,而是以钞代表粮,让盐商先买钞,然后,盐商自己运销,这样一样,经营成本就大大降低,也保持了盐价的稳定。
公元1121年,宋徽宗宣和三年,朝廷又将过去的盐税法全都改为盐钞法,并允许私人贩卖食盐。《宋史·食货志》称:“凡未卖税盐钞引及已请算或到仓已投暨未投者,并赴榷货务改给新法钞引,许通贩。”
盐钞,不仅在盐改史上意义重大,在金融史上也有积极贡献,它与同样由盐商率先使用的“交子”一起,促成了纸币的诞生。(来源:历史学者倪方六《古代盐改》)
3.以盐为币:“薪水”
说到了钱币相关,还有一个现在和我们息息相关的词,也是来源于盐,就是我们大家都喜欢的“薪水”。
早在公元六世纪时,西非的摩尔商人曾用盐作为贸易的商业凭证,1克盐等于1克黄金。古代非洲埃塞俄比亚人也把盐作为货币。官吏每月领的工资,是方形的盐块,在市场上拿几个小盐块,就可以买一条大鱼。这样的食盐货币在古罗马也曾经盛行一时,官府付给的报酬不是金银而是盐。如果一个军士在执行任务中工作懈怠,就会被认为不配得到盐,在发饷时就要被扣掉“薪水”。至今,在中非的部分地区仍保留使用“盐币”的习惯。
17-19世纪欧洲制盐
【图片:蒸汽机】
在中世纪末,欧洲用采矿法和水溶法开采地下盐。17世纪初,欧洲发明并改进了“枝条架技术”,当时人们用成层的黑刺李树枝来取代草帘做枝条架,这样,使用寿命更长,效果也更明显,枝条架也能建得更长和更高,这种枝条架发明后,在很短的时间内,几乎在中欧所有的熬盐场都能见到它,有的盐场枝条架建造长度超过1000米。
为了提升井下卤水,并把卤水送上盐场的枝条架,1792年,各大盐场都用上了蒸汽机,代替了以前用马运输卤水的历史,从此,这个欧洲工业革命的标志设备,在盐业中处于主导地位。蒸汽机以21.2马力的功率,从50米深的井下把卤水提升到15米的权条架上。极大地提高了制盐的效率,增加了盐产量。(来源:“化工地质”期刊《15-19世纪中国与欧洲制盐技术的发展》)
清
1.天子的布衣之交:盐商——江春与乾隆的故事
盐在欧洲历史上,长期以来,也是非常珍稀和重视的国家资源。在同时期的明清两朝,盐税占到国家财政收入的一半,自然的,国家想要更多钱,就要和盐商搞好关系。于是,盐商们登上了历史舞台。
“乾隆下江南”被演绎为各种版本的电视剧,在现代几乎是无人不知。一代富豪盐商江春一生的极至繁华,也都在这个故事里展开。
1751年,扬州的盐商圈子里,正在紧张筹备着一次重要的接待,30岁的江春,是寄居扬州的一位安徽盐商,年纪轻轻已经坐上了八位总商的第一把交椅。他的府邸,康山草堂一片忙碌,江春正准备迎接自己最大的财神爷,清朝皇帝乾隆,这是40岁的乾隆第一次远离京城,前往江南,按照行程安排,这次南巡第一站就是扬州。除了美景的吸引,这里也可以说是大清帝国的提款机。
在乾隆到来之前,江春经多方打听,已经了解了皇帝的口味,他安排的菜肴让乾隆赞不绝口。而这个年轻人,还有更能取悦皇帝的筹码,扬州的盐商喜欢蓄养戏班,这些戏班多以安徽艺人为主,也称为徽班。江春家里就有德音、春台两个戏班,能演出上千个剧目,雅俗皆有。康山草堂的演出让乾隆非常满意,回到京城仍然对扬州听见的袅袅清音念念不忘,在他八十大寿的庆典上,乾隆特意让春台等四大徽班进京演出,这被视为京剧诞生的前奏。
江春煞费苦心的接待,打动了乾隆,天下至尊的皇帝,和一介布衣的商人之间,罕见地有了私交。江春也换来了看得见的利益流动。
据清朝官方记载,乾隆六下江南期间,江春和其他盐商报销的白银,有1120万两之多。而皇帝似乎也懂得投桃报李,江春被授予布政使衔,加封四世一品,成为红顶商人的极致代表。
相传,扬州最著名的瘦西湖里,有座白塔,据说,当年乾隆皇帝浏览瘦西湖的时候曾说,这里像北海的琼岛春阴,可惜少了个白塔,江春知道后,一夜之间就为乾隆修建了一座白塔。
这个故事的真实性不得而知,但是足见江春等扬州盐商是何等雄厚的财力!座座盐山如同座座钱山一样,给了盐商这个特殊的群体极致的财富。
2.早餐的两个鸡蛋价值400元——盐商:黄至筠
扬州另一位盐商黄至筠,积累的财富也是令人叹为观止。黄至筠每天早晨要吃两个鸡蛋,这可不是平常餐,他的一个鸡蛋值一两纹银,相当于现
在的200元,仅早餐的鸡蛋就价值400元。这是什么了不得的鸡蛋呢?他的鸡是吃人参、当归、白术等药材长大的。
黄至筠的私人园林——今天扬州的个园,建造花费相当于现在的1.2亿,是当时江苏省一年的税收总和。
这些都是繁华旧梦了。在今天,盐以另一种形式继续演绎着它的平凡而又伟大的传奇。
现代(应用)
1.天空之境——锂能源的发现与争夺
【图片:天空之镜】
位于玻利维亚的乌尤尼盐湖,这里是地球表面最大的一块不是冰雪的白色,被称作天空之镜。这里的盐多得数不清,甚至当地居民拿盐来盖房子,现在,人们还发现它是个聚宝盆。乌尤尼令人难以估量的真正价值,是隐藏在白色盐层下面的锂,它占全球锂储量的40%。
今天,为了制造电动汽车电池,手机电池,对锂资源的需求,面临爆发式的增长,全世界的人们同时把目光投向了这个尚未开发的巨型宝库,为了获得这里的开采权,韩国、日本、法国、中国、巴西曾经开展过激烈的竞争,不惜纷纷提出重金投资计划,因为大家都知道,要想今后在锂电池市场上占据优势地位,就必须确保原材料的稳定供应。
经历过数千年的风云变幻,盐最终以平和的姿态,走进了人们的餐桌,成为特殊的味蕾记忆。
2.法餐(生命之盐第2集 36.33分后)
【背景图片10:滋滋作响的牛排示意图】
今天,法式牛排作为西餐的代表美食之一,风靡全世界。然而很少人知道,烹调这种牛排的关键却是一特殊的盐。牛排煎好的时候与其他牛排并没有什么不同,但是当你在上面撒上一种盐,无须再经过任何烹饪,便会发出一种奇异的紫罗兰香味。这种神奇的盐出产自法国的盖朗德,因为产量少,当然价格也贵,1千克盖朗德的市价达300元人民币。
3.四川泡菜
【道具:自贡大粒井盐】
我手上这包,则是普通平价,但是又不平凡的盐,是四川人人家里都有自贡大粒井盐,用来做泡菜不可或缺的重要源料。
四川人对泡菜的热爱天下无双,尤其在炎热的夏季食欲不佳时,起一坛泡菜水,隔天就能尝到开胃爽口的泡菜,在四川人看来,什么都能成为泡菜的原材料,萝卜、青笋、辣椒、豆角、姜……合理搭配更能增加食欲。在晾晒好的白开水中放入花椒大料,然后加上自贡大粒井盐,就成功了一大半,各类新鲜食材就像跳水运动员一样,先后跳跃在水里,所以,这个泡菜还有个花名,叫“跳水泡菜”。然后,把泡菜坛子密封好,放在阴凉处,一天以后,就可以食用了。
结尾
盐从历史风云巨变中,走入现代普通人家的餐桌上,成为平凡的佐调,但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它曾经作为“白色黄金”起浮于漫长的中国历史,在人类发展的长河中闪耀着生生不息的光芒……
主要参考资料:
纪录片《生命之盐》
CCTV9《海盐传奇》
CCTV10《巴盐传奇》
《中国盐业史-古代编》郭正忠
历史学者倪方六先生《古代盐改》相关文章
中国国家地理网《中国古代盐业发展史》文章
网络《制盐技术史》文章
论文《先秦时期食盐产地》吉成名
漳盐文化研究会会长李兴魁文章
卓筒井的小片查询【[新闻直播间]四川遂宁 卓筒井:活态传承古代蜀人智慧http://tv.cctv.com/2017/10/16/VIDESLiK1dwYVPwMITIUINib171016.shtml
卓筒井采盐http://travel.cntv.cn/2013/04/03/VIDE1364960042443599.shtml
遂宁千年卓筒井http://travel.cntv.cn/20121204/103819.shtml】
“化工地质”期刊《15-19世纪中国与欧洲制盐技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