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自己的未来是什么样子的吗?
虽然我们在学生时代都多次写过标题是(我的理想)的作文,虽然我们在长大的过程中总是向一些我们心仪的人认真描述自己的未来,但绝大多数人事实上对自己的未来并没有一个清晰直观明确的认识,甚至多数人对未来是完全模糊或者完全就没有这个概念存在。
没办法,“未来”这个东西在我们的基本感知能力之外,反正五官是不够用的,我们不可能直接“看到未来”,“听到未来”,“摸到未来”,“闻到未来”,或者“尝到未来”。
未来这个东西,所有人对它的感知都依赖另外一个器官:大脑。不过,绝大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大脑事实上和五官一样,是有感知能力的,而且,大脑的感知能力绝对是可开启、可开发、可挖掘、可发展。细想想就能知道,所谓“第六感”,事实上就是指这个器官(大脑)的感知能力。
在接下来,我们会跟着李笑来老师不断“重新定义”我们大脑中的各个概念。“第六感”就是这样一个被重新定义的概念---它并不神秘,它只是我们的另外一个器官的感知能力而已,对这一点,后面会有更深入的解释。
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让你看到,而且是清晰地看到你的未来呢?别说,还真有。
那条曲线就是你的未来----只要你愿意,并且付诸行动,最终就能活出那个形状的曲线。
每个人都有机会,至少有一次机会,就可以活出那样一条曲线。可最终,人们各自活成了各自的样子。有些人的曲线上扬了一段时间就回落了,以至于终生从未超过那条成本线~~~无论什么都有成本,生活有成本,习得技能有成本,经验有成本,获得尊重有成本,就连做坏蛋也有成本。成长这个东西,只有突破了成本线才开始真正有意义,在那之前都是挣扎……即便是在突破成本线之后,也要继续成长。
很多人到达那个财富自由的“里程碑”之后,人生曲线没过多久就开始回落,再次回到成本线以下,这种现象极为普遍。
李笑来老师回忆说:当他还在读大学的时候(就是20多年以前)就为自己画了这幅图。那条细细的横线对他来说就是一个巨大的提示,它就在那里清楚地告诉他,他所遇到的一切逆境,所感受到的一切委屈,以及正在经历的一切不开心,其实都是他尚处在成本线之下所致。
但不知道为什么,李笑来老师就是非常盲目地笃信自己不尽早晚会突破那条成本线,而且一定能活出那样一条曲线---只是不知道最终刻度是多少的曲线。在李笑来老师32岁那年,在他的第一本书「TOEFL核心词汇21天突破」出版整整一年的时候,他终于不再为生活所累。而且,除了金钱,他也在各方面感觉自己终于突破了成本线。当时的他回头看10多年前的那副幅图,真没想到那个里程碑“来”得如此之快。
无独有偶,我虽然没有李笑来老师这幅曲线图,但我的是倒推法逻辑图:这是我自己原创的概念,有生既有死,其实小时候挺害怕死亡的,所以时不时就会想自己死亡的时间。由于这个思考,我对自己的人生做了些不是那么清晰的规划,但至少有自己这一生要追求的目标,所以让我至少活在未来60年后。
自然而然在我20岁的时候,我就开始细化我的未来十年,最后定了三十岁的目标,首先30岁的时候,我得有一家属于自己的公司,有了这个公司之后,我得会销售,所以我就开始学习销售技能。
我得会管理这家公司,所以我就开始学管理技能。
这家公司可能会涉及外贸的业务,所以我就学英语。
同时我想成为一个受人尊敬而有涵养的老板,所以我就学国学(佛家,道家,儒家)。
这家公司的寿命必须得超过一百年,所以我就学习了解东西方长寿的公司经营法则。
既然我准备以一生的生命来为之奋斗,那么就开始每天坚持锻炼,尽量活得更长久一些。
做这些事情都需要意志力和耐心,所以我自己打算以十年的时间边学习将来要用到的知识,一边经营地摊生活,同时我思考先请几个人来帮忙摆地摊,花钱买别人的时间为自己工作,这样自己白天才有时间学习,下午四点以后就去摊位帮忙,同时,把学习到的销售理念和管理方法还有英语技能应用到生意中去,同时主动结交一些优秀的朋友。
我虽然没有上过大学,但我上大学的年纪实际上白天就是在家学习,放学后就去打理摊位,唯一不同的就是大学被学校的班主任管,我是自己管理自己。
我们当时的摊位是在上海地区,华东师范大学,这十年也陪伴过很多学子,我们也在学校还设立了两个店铺,同时最高峰的时候我把地摊复制到了五个不同地方的摊位,还设置了总摊位。我太过于把专注力放在学习上,以至于后来想到其实我那时候是可以租店铺来经营的,店铺的赚钱方法比地摊轻松还赚得多。因为自己擅长专注,所以我在当下选择创业赛道,可以让自己专注的优势发挥出来,通过长期的积累,而后通过量变到质变,最后可以成为一个通天大物。
论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我的理解是把学到的东西应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去,这是一件非常开心和快乐的事情。而我的学习理念就是:缺什么学什么,不为学历而学习,只为需要的技能而学习。
地摊生活是非常艰苦的,日晒,雨淋,风吹,雨打。每天都是12127,长年无休,但那十年的生活非常充实而丰富,因为销售的是以影碟为主的生意,有学习类的,电影,音乐,所以每天都会接触形形色色的人,基本上都是非常优秀的教授,老师,学生,留学生,还有来自已经工作利用晚上时间来学习的上班族,所谓三流九教,达官贵人,接触面就埋深广泛,由于销售的是音乐碟片和电影碟片和电视剧碟片,所以有条件绕着地球听音乐,每天观看优质的影片,这样长期的接受东西方文化的熏陶,对自己的品位和品味不断的提高,对于内在的精神追求都是在这段时间巩固下来。
而我又喜欢学习、分享、和交流,每天都过得非常精彩而有趣。有机会写一部关于“我的十年地摊生活”来纪念自己的青春。
在我三十岁那年成立了公司,申请了第一家天猫店铺,到三十四岁公司规模达到五十人左右的时候,在20岁到30岁学习的技能基本上还能足够用,到达公司七八十人的时候,就明显感觉不够用了,这最主要的原因来自于工作人员的综合因素与之前大不相同,之前学到的管理技能已经不大适用当下的环境,还有中层人员太年轻导致带不大动基层人员,基层人员的成长状态达不到自己内心的预期,我就得继续学习最近的管理技能,用新的机制代替现在的管理模式。
三十一岁以后我也一样不再为生活所累,而且,不止是金钱,各方面自己不止突破了成本线,而是加速度往成长线快速增长。现在看来只是用了十年时间,就把我当初定的目标完成了,而且 还是超额的完成。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起小时候我们几个同伴在开玩笑的对话,他说对方有什么了不起的,难道比李嘉城还了不起吗?我很好奇的问,李嘉城是谁呀,潮汕人的首富,中国的首富,华人的首富。同样做为潮汕人来讲,我以李嘉城为自豪,同时心里想着,我也要成为李嘉城这样的人,所以我的起点就是以李嘉城做为对标,这对我过去的影响还有未来的影响都至关重要。
我一度认为自己是一个很“狂妄”的人,直到有一天我听了孙正义的故事。孙正义在创办软银之后,招了三个员工,给他们开会。他站在纸箱上,对员工们说:“今天软银成立了,它将是 世界上最伟大的公司······,以后我就是世界首富,你们分别是第二,第三,第四!”员工们吓坏了,当场就有两个员工辞职——当然,那两个辞职的员工在许多年后只有后悔的份儿了。
孙正义的故事告诉我,我还是个很“脚踏实地”的人,最近看到阿凡达的导演卡梅陇说过一句话:如果你设定了一个几乎无法企及的目标但最终失败了,你的失败依然高于别人的成功。就好比先定一个小目标,赚他一个亿,虽然你赚到了5000万,虽然你只完成了百分之五十的完成率。那么比那些定了目标是1000万的,那怕他的完成率是百分之百,你赚得还是比他多得多几倍。
现在我也想明白为什么乔布斯,马斯克,为什么起点都是要改变世界,其实原理也是这个,就算改变不了世界,也能影响这个世界。《孙子兵法》也云:“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必败.”
现在,我已经调整了我自己的坐标了,成为李嘉城已经不是我的目标了,我的最终目标就是打造中国的迪斯尼,迪斯尼用了一百年,几代人的心血才成就了现在的迪斯尼帝国。
而我希望用五十年的时候,通过现在发达的科技,互联网的优势,还有大数据AI时代的到来,利用中国这么庞大的市场,大量的创作优秀人才,加上自己七年的电商经验,十年以来对原创的了解和熟悉以及自己的坚持,对于做这一件事情我还是非常有自信,也相对比很多人有优势,而且我愿意投入毕生的精力。最为关键的是我最大的优势就是喜欢长期投入,不断积累,不断学习,不断调整,打磨,修正,升级,进化,
最最为关键的是做这一切还真不是为了钱,你发现大多事情如果真是为了钱,就很难在关键的时候撑下来,挺过去,这是最为朴素的道理。我是为了二十岁最初的梦想:做最有的意义的事情,莫过于就是通过影视传播,把被大众颠倒过去的概念给颠倒过来,把大脑没有的概念给装进去,达到震撼人的心灵,启迪人的智慧,进而引发一些思考,做出一些改变。这对于自己来说是人生最大而有价值的事情。
李笑来老师当年高中的时候就想着,赚钱怎么也得赚个1000万吧,那时候存款有一万以上就是万元户了,他在书里说到反思的时候让他惴惴不安:他三十多岁就赚到1000万了,但他四十多岁的成就远不及孙正义,有没有可能是因为当年在起点时就远不及他的“狂妄”?——虽说这“狂妄”他不一定做得到。可是,换一种朴素的说法,“想到才能做到”没想到,又如何确定能做到?后来做到了,之前没想到,那就是运气成分居多,不是吗?
所以李笑来老师一直鼓励身边的人,尤其是年轻人。他说“要对自己的美好未来盲目相信”甚至要120%地相信————哪怕被别人泼冷水,打击掉20%,依然是100%地相信。不仅如此,一旦发现只剩下100%了,还要主动想办法把这个数值重新培养至120%。
他甚至鼓励他们把已经赚到的钱全部花掉(当然,不能借钱去花)。逻辑其实很简单:如果你笃信自己的未来是那样一条曲线,那么在成本线补突破之前那段长长的时间里,你能赚到的钱实际上全都是“小钱”,小到不值得节省的地步——就算要省,也省不出多少。
我也是这么一直这样做,在我三十岁之前是没什么存款的,都花在投资自己的学习上,在家人上面。我和李笑来老师,还有很多人相似,我们的理由都一样:根本不相信自己将来赚不到钱。
所以,就是那条曲线,那条曲线,或者是倒推图,就是你必须笃信的那个属于你的未来。人生很少有必须盲目对待的事情,这倒是其中一件。
乔布斯当年在选择去修行还是去做苹果公司的时候,问过禅师,禅师答:“遵循你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所以当自己深思熟虑过以后要做的事情,其实不大需要在乎别人的感受,因为你活是给自己看的,而不是给别人看的。前提条件下,做这件事情是自己内心深处自己愿意做,而且使自己能够积极主动,可以通过学习不断成长的条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