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对于一本书,我从没有过一见钟情的感觉,第一印象,顶多,只是看得顺眼,入得了帘。我喜欢那种随时间沉淀,慢慢了解,渐渐深入的感觉。
如果你没有足够的耐心,你是无法享受到故事后面的精彩。其实,看书也是在炼人,《我的宝贝》,86个宝贝,86个故事,沉下心来,断断续续的窥视着它们。初始,猛的发现我上当了,内容并不如书名来得欢喜,煎熬的啃着书页,差点就放弃阅读这本书,直到第25个故事《刻进去的生命》,我才真真切切的看起书来。
三毛离开荷西去了台湾。荷西不吵不闹,在一个人的日子里刻出三毛的名字和锚。正如三毛所说的"一个不太说话的男人,盘子上诉尽了他的爱情,对海的还有对人的。“一份成熟的爱情就应该是这样,不争不吵,你却能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他在想你。
越往后看,越发的为之着迷。在第28个故事《笼子里的小丑》中,震撼挺深的,原谅我此时内心在抵触,在反抗,无法沉下心来细细描述,只好将内容的片段原原本本的摘录下来,你们自行慢慢咀嚼、回味。“姿势是挣扎的,一半在笼里,一半在笼外。关进了小丑,心里说不出有多么畅快——叫它替我去受罪”“难道——你,你的一生,就不是生活在笼子里吗?偶尔半个身子爬了出来,还算幸运的呢。”
接下来,我要说的感受我是不敢轻易下笔的。我害怕一个不小心就碰碎了三毛脆弱的心,言词不恰当就玷污了那份纯洁的爱情。第50个故事,也是本书中一直让我心心念念的故事——《娃娃国娃娃兵》。我觉得把这么个故事安排在书的中间部分,着实是委屈了它,将它放在书的开头,作为书的“颜值担当”,也不为过。 又或是放在书的结尾,作为压轴精品,也会让人啧啧称赞。而,故事插入在书的中间,默默的,淡淡的,小心翼翼的,如果你不是那个愿意听故事的人,你就发现不了这个故事,如果你没有走进故事的情节,你就无法了解三毛 的情愫。
荷西和三毛都看上了苏俄特产——木娃娃,荷西尤其喜欢那套有二十三个娃娃的。但,价格昂贵,并且当时的他们手头正拮据。当三毛要回台湾时,买了好几套娃娃打算送给朋友们,却忘了给荷西买一套。而后来他们有了充足的钱买那套二十三个娃娃时,打算要一个活的娃娃,努力存钱就舍不得买木娃娃了。
再后来,三毛失去了丈夫,也没有得到自己的孩子。放足钱想把木娃娃全部买回来,放在荷西的坟山,但店主却告诉她,苏俄娃娃早就卖完了。我不敢再继续写下去,我害怕下一刻就看见三毛的泪水涌出,我十分心疼这个女子。朋友,如果你们当中有人去苏俄,请千万替三毛带一套二十三个娃娃回来给她好不好?那是荷西最爱的二十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