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前半生都是在学校中度过。
一
我出生在一个小镇,作为一个九月份之后出生的孩子,我大概是在不满三岁时进入了我人生中第一堂课。
那个小小的幼稚园有一个有趣的名字——草蓬幼儿园。
对于幼时的生活,我没有想象中多么深刻的记忆,但幼儿园的模糊轮廓却奇迹般的没有丢失。
我记得,不哭不闹,乖巧地坐在一堆嚎啕大哭的孩子中间的自己看起来是多么的扎眼。
我记得,班里的小男孩因为穿着与走路方式被取绰号“企鹅哥哥”,但是我在没见过这个讨人喜欢的孩子。
我记得,调皮捣蛋,不睡午觉和堂哥偷溜出去玩的自己那时心中的紧张与窃喜。
我记得,下午课间老师发的小点心被孩子们珍惜的一小口一小口吃掉。
我记得,拼音与算数是多么磨人……
那个时候,小小的心灵就是这样通过那个小屋子,那些小伙伴,那堆沙子与稚嫩双手修砌的城堡,那些当时不知所谓的拼音与字符,与这个世界开始了第一次对话。
那些小豆丁啊,也是这样,在时光的掩映下匆匆的、欢快的、迫不及待地将自己的根深深地扎进这个世界。
我的幼儿园,就是这样一代代的帮助我们生根,为日后的发芽做准备。
偶尔在谈起她时,我会讶异她与其他幼儿园的不同,因为她没有让我们获得一致的满分,她真诚的为每个孩子打出应得的分数。
但渐渐地我明白这是人生第一份关于谦虚的馈赠。
不久前我再次回到那个小镇,感叹它的变化如此大,那个小园已经消失在时光中,了无痕迹。
不知道有多少人还记得她,但我知道,我以后的每一步都踏在她为我筑起的第一层阶梯上。
至我死后,不忘教导。
二
我不知道该如何评价我的小学生活,但是我能确定那时候的记忆都是快乐的,像是天上的白云躺在蓝天之中,让人想起来就觉得愉快,嘴角翘起的弧度掩都掩不住。
搬家之后大抵是因为地域原因我入读实验小学,人生地不熟加上本来性格原因,我显得异常文静,只和我的堂哥玩耍,像个闷葫芦。
经过一年的磨合,我渐渐接纳了这个“新家”。然后,遇到了至今我最喜欢的一位语文老师,也因为她的原因,我爱上了阅读。
那时候我的小学没有正式的图书馆,每到书店我都眼馋不已。
刚开始只是装作要买东西跑到新华书店的二楼,看到自己中意的书就抽出来,倚着书架偷偷的小心翼翼地看。
那时候感觉自己和《窃读记》中的英子重叠在一起,再后来发现了许多与自己一样“窃读”的小伙伴,胆子也大了,干脆捧着书坐到地上看,店员阿姨们赶都赶不走。
不过我们也会格外注意,不会把书弄脏弄皱,爱上书之后我也格外讨厌借书把书弄脏甚至弄坏的行为。
现在想想,那段时间真的算得上是无忧无虑:
因为堂哥撕坏了课堂上老师奖励的小红花,我又气又伤心的掉眼泪。
数学考试得了一百分,得到老师奖励的一块钱我可以开心好几天。
第一次参加一个英文节目,因为我是主要角色,老师把我带到家里开小灶教我如何完全在舞台上放开。
还有第一次做英文主持,我和高一级的孩子面对一堆不认识的词汇,幼稚的在稿子上用中文给生词做读音标注。
数不尽的第一次与情感的宣泄为我的小学生活蒙上一层淡淡的温暖人心的光晕。
我的有百年历史的小学,它至今仍旧矗立在原来的位置。
尽管有越来越多的设施更好的小学拔地而起,它还是沉默的以它独特的魅力吸引了莘莘学子,校歌依旧传唱,校训还在传扬。 我的小学生活不像如今的孩子交杂着各种补习班特长班,喧嚣着欲望,它是充实而有意义的,让我在垂垂老矣时,可以捧着一杯热茶静心回味的。
三
或许大多数人谈起初中都带着一点难以启齿的羞怯,毕竟青春期的到来让孩子们的心像是经历了一场核爆,五彩缤纷,时空颠倒。
也因此,初中生活也许并没有那么多的认真学习的画面,反倒是充斥着一些奇思妙想,还有如今想起来不可思议的举动。
在我的初中三年给我的心重重一击的,是第一次月考的成绩,从班里的第一名掉到第二十一名。
这份耻辱我是从妈妈的失望目光中才感受到,我才第一次发觉到自己错的有多离谱。
而可笑的是,虽然当时我是如此的感到耻辱,如今我却确实对这份耻辱心怀感恩。
可以说年少不更事,那时候的自己像一辆偏离轨道的列车,带着一往无前的气势向前开,殊不知前方是“壮烈牺牲”。
幸好有这一次重击,我拐了个弯,从此不至于有摔得粉身碎骨的危险。虽然有磕碰有失望,但总算过关。
现在想来,当年所谓“原谅我一生放荡不羁爱自由”也不过是孩子气的画了个圈,野马似的闯荡天涯,不待你逃出这钢铁森林,就能让你头破血流,最后自己还得认栽,承认自己年少轻狂。
初中,是一个崖口,你不会忘记自己是如何越过去,但也永远不会再过多感慨。
四
高中生活,总结起来应该是一个矛盾结合体。
它既苍白乏味又热情激荡,在一千个日日夜夜中,既有数不完的卷子试题、勾叉圈点,也有激励人心的誓言、拥抱着分享苦乐的温暖。
高中时的好友也或许是你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你记住了我手心的热度,我体味了你泪水的苦涩。
它是如此的平乏,短暂到我不相信我竟然已经度过三年,仿若一转眼热闹的教室归于寂静,坐在班里三年的少年少女各奔天涯。
告别时的“凤凰花开,我们不散”也成未知,末了,下笔也只一句“春秋几载,聚散终有时”。
高中,真的既残酷又窝心。
但当我回想时,却只想记住那些温柔:妈妈温柔的叮咛与手边的热牛奶,困的趴在桌子上睡觉时,同桌悄悄地为我整理好的试卷,老师在灯下伏案的身影。
在这段既模糊又清晰的时光里,我会隐隐看到青涩的少年告白:你说永远都不改变,你曾是少年。
五
大学,不知道为什么这个词在我的感觉中带着一丝庄重。
尽管我已入学一个多月,这个词对我来说还是稍显陌生。
或许全部高中老师为了激励学生,都将大学描述得过于符合学生期望,几乎所有学生都能感受到心里的一点不平。
不过很快这一点不平就消弭了,儒家的《大学》提出的“八条目”中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如今我们的大学并没有反复强调,但是目的其实还是一致的。
我需要自己一步步探索大学的学法,才不至于蹉跎岁月。
虽然我的最初期望不是当一位老师,可以说我来到师范大学自己还是相当意外的。但我现在确实有意愿向师范方向发展了。
在我过去的学习生活中遇到过许多的好老师,如果未来我也能以这样的身份出现在另一个人的生命中,这本身就是一件值得我骄傲的事了。
我的前半生留在了学校,或许我的后半生也将与学校分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