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的座谈会中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沧海巨变图富强,岁月峥嵘忆党恩。我国历经岁月悠久的砥砺奋进,涌现出了一大批的英雄人物,他们拥有淬火成钢的精神品质,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百折不挠的英雄气概以及追求胜利的革命风范,已构成了中国这片热土的红色基因,并在苦难与辉煌中代代相传。
作为重要历史人物或重大历史事件的纪念场所,革命英雄纪念塔是展示和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重要载体和窗口,承载着中国革命不同时期的革命历史宣传和展示的功能,是传播红色文化,宣传革命精神,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之一。
为了学习红色精神,传承红色文化,实践小组来到了位于合肥市庐阳区长江东路与中路交汇处的倪映典烈士纪念塔。实践小组注意到,在这座纪念塔底座的四面,皆镶嵌着汉白玉质地的石碑,其中一面朝西的碑文,因风化严重碑文基本已经磨灭,碑文已经完全模糊不清。塔身的另一面,刻有倪映典为陆军上将的碑文,尾段文字因风化也呈现了模糊不清的现象。这段早已模糊不清的文字,被锐物留下了几十道深深的划痕,每条划痕都有几十厘米长,碑文文字掩盖在划痕下。
实践小组通过询问工作人员了解到了倪映典的英雄事迹。倪映典是合肥长丰县吴店人,早年参加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为同盟会早期会员。1910年,他率领广东陆军在广州起义,壮烈牺牲,年仅26岁,史称“庚戌新军起义”。如今,倪映典的事迹依旧被合肥人民记起,每到清明等纪念日,都会有人在倪映典烈士纪念塔前献花。在四十二中(原映典小学)校园内,圆形的校史纪念碑清楚地记述了这座学校的历史:1932~1949年这所学校叫作“合肥县映典小学”;在教学楼前,校史长廊上,还刻画着倪映典战斗时形象;在该校教学楼前,也有一块近年来竖立的刻有倪映典生平的纪念碑。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革命志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为祖国解放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历史的推进是以时为名的,而文化的传承而文化的传承是一个没有源头也没有终点的永不止息的过程。以时为名,就是让历史在每个时代中鲜活起来,一直存在且深深刻在人们心中,让文化为时代命名。
巍峨丰碑用热血铸就,前赴后继靠信念支撑。红色景点,是传承革命精神血脉,激发奋进的力量。艰苦的岁月,造就了我国坚忍不拔的精神和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新时代里,在红色革命精神的引领下,这片革命热土地上的人们,正携手奔向开放、现代、活力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