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阅读了张磊的《价值:我对投资的思考》一书,虽然自己不是风投、私募、股票等投资圈从业人员,但阅读此书,还是颇有一些收获。
张磊先生讲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从人大到耶鲁,一路走来是当之无愧的社会精英,这是他的平台和起点,已经领先常人一步,这是他少年时期努力的结果。人大毕业后入职五矿,国有企业的平台让他在职业生涯初期有机会深入了解实体经济,又让他以这个平台看到了国外更广阔的天地,并由此选择出国留学,拥抱耶鲁,从此与投资结下不解之缘。这一次,是他主动选择的结果。
作者分享了他从投资小白到大佬晋级打怪过程中的学习和感悟,读起来颇多共鸣,比如对学习的心态,长期主义,格局观,品性和价值观等等,尤其是作者认为“投资这项事业进行到最后,反映的是你个人的真实性情和价值观。”其实,又有哪项事情不是这样子呢?能穿透时间周期和人潮汹涌以及各种信息的重重迷雾,走到最后能够比拼的都是人的品性、心态和格局,成功诚然需要运气和际遇的配合,但,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以什么样的方式在追求成功,可能才最重要。
以下为读书时的笔记和想法。
共勉。
《价值:我对投资的思考》(作者:张磊)
42个想法
第2章 价值投资启蒙
对新生事物操持好奇心和求知欲,不断突破自己的惯性
>时刻让自己保持开放是最重要的学习心态。无论是普世的智慧、基础的原理,还是独到的见解,我都甘之如饴。对
>> 时刻让自己保持开放是最重要的学习心态。无论是普世的智慧、基础的原理,还是独到的见解,我都甘之如饴。对创新的拥抱而不是抗拒,成为我今后投资的重要主题。
现代历史交集之地纽黑文
很多时候学习的目的并不是学到知识本身,而是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完善思维体系,这最终会内化成每个不同个体的特征,并在解决问题时有所展现。
>最大的感受就是一旦掌握了严谨的分析体系、深入的历史考证方法和完整的思维框架,分析和解决问题就是一件特别有意思的事
走近耶鲁捐赠基金
>> 我对投资的思考
· 对于“风险”这个在金融学中被谈到令人麻木的概念,大多数人的评估标准是看投资收益的波动方差,而我从入行第一天起就被要求看出数字背后的本质并忽略那些从“后视镜”中观测到的标准方差:到底是什么样的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基本面在驱动收益的产生及波动?又有哪些因素会使预期的资本收益发生偏差?而这些基本面因素在本质上有哪些相关性及联动性?
· 尽管投资人没有要求归还投资款,我们仍然坚持“这些钱一定要还”。我们希望用这样的方式来感谢他们的信任和支持。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很长,不能做任何对帮助过你的人有损害的事情,否则那可能会困扰你的一生。
“老友记”开张
>> 这是一个无比沸腾的时代,无法失去,不能错过,即使舒适也切莫沉寂,宁愿艰巨也不要无趣。
唉,自认为自己也具备这三条特质,只是缺少一位领路人
>第一是人品好,第二是爱学习,第三是能吃苦。
大行情中的“特立独行”
>> 一个商业机会,不应看它过去的收入、利润,也不能简单看它今天或明天的收入、利润,这些纸面数字很重要,但并不代表全部。真正值得关注的核心是,它解决了什么问题,有没有给社会、消费者提升效率、创造价值。只要是为社会疯狂创造价值的企业,它的收入、利润早晚会兑现,社会最终会给予它长远的奖励。
基因决定了非如此不可
>> 选择做价值投资,是高瓴诞生的基因决定的,我们从第一天就笃信,非如此不可。一方面,这个无比沸腾的时代让价值投资者对中国崛起抱有基于理性又超越理性的独特期待;另一方面,我们拥有在西方近距离观察金融市场发展的独特历程,特别是在机构投资者身上看到了一种回归本质的投资精神,这些积累多年的实践经验和理论建树,无疑为我们树立了极高的行动标准。而这其中,价值投资作为一种可以穿越周期、穿越迷雾的力量,成为高瓴基因表达的核心所在。
做,就做常青基金
在自力更生、因陋就简的创业伊始,我们就选择做一只价值投资常青基金。无论在当时还是现在,常青基金都是亚洲少有的模式,但我们仍然坚持做长期正确的事情,具体来说就是以下三件。
>> 我们不必做所有的事情,只需要做有意义的事情(We don’t have to do anything. We only do things that make sense)。
第4章 价值投资方法与哲学
>> 投资一般可从行业、公司、管理层这三个层面来分析。看行业就要关注商业模式,这个生意的本质是什么、赚钱逻辑是什么;关注竞争格局,是寡头垄断还是充分竞争;关注成长空间,警惕那种已经寅吃卯粮的夕阳行业;关注进入门槛,是不是谁都可以模仿;等等。看公司就要关注业务模式、运营模式和流程机制,管理半径有多大,规模效应如何,有没有核心竞争力。看管理层就要关注创始人有没有格局,执行力如何,有没有创建高效组织的思维和能力,有没有企业家精神。
从持续20年的零售业研究谈起
客户精准,产品精准,盈利模式精准,不贪多求大,坚持专注和长期主义。
>第一,好市多的目标是让自己最想要的客户进来,让这些人产生最多的消费。于是,它将会员费设定为65美元,把真正来买东西的人吸纳进来。这在当时很创新,很多人甚至都认为这是骗子公司。第二,简化供应链,只做3000个库存保有单位,精选品类。这样一来,单品的采购规模大幅增加,比沃尔玛的还要大,这就使其商品单价比沃尔玛的还便宜。第三,好市多以极低的价格将商品买进来,然后按成本价卖给消费者,不再考虑定价的问题,公司营收主要来源于会员费。但有意思的是,对于有些成本价很低的商品,消费者不相信价格会那么便宜,或者说不相信那么便宜的商品是好的商品,于是好市多又把价格定得高于成本但略低于竞争对手的价格。这样,它的营收就不仅仅来源于会员费,还包括零售价差。
研究驱动
>> 而是将研发的重点转移到了改进现有产品上面,不再作为游戏规则的改变者开发新品,因此忽略了消费升级的机会
世界上只有一条护城河
升维竞争力
>如果能够在变化的时代浪潮和市场环境中不断地创新,具备从一条曲线跳到另一条曲线的能力,我们就可以认为它具备了不
>> 字节跳动从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个性化信息推荐软件——今日头条起家,短时间内孵化出抖音、西瓜视频、火山小视频、飞书、悟空问答、图虫、微头条、Tiktok、Flipagram等众多应用。字节跳动的内核就是强大的产品迭代能
>> 。商业竞争本质上要看格局,要看价值,要升维思考,从更大的框架、更广阔的视角去看给消费者创造怎样的价值。
投资的生态模型
人的因素,是最重要的因素!对此深有体会!
>评价创业者的维度有很多,既包括他能达到的高度,即能力;也包括维持能力的稳定性,即可靠性;更重要的是为社会创造价值的初心,即有没有做有意义的事。对于投资人来说,看人就是在做最大的风控,这比财务上的风控更加重要,只要把人选对了,风险自然就小
第5章 价值投资者的自我修养
>> 从事投资的过程中,我渐渐发觉,投资一方面是对真理的探寻,探索外部世界;另一方面是谋求心灵的宁静,观照内心世界。外不能胜人,内不能克己,投资恐怕难以成功。
就像许多人“懂得很多道理但依然过不好一生”一样,投资当中也有许多道理被反复提及,但许多人在应用时仍然不解其意。比如“当别人害怕时,你要贪婪;当别人贪婪时,你要害怕”“价格是你付出的,而价值才是你得到的”“利润只是一种意见,而现金流却是一个事实”“你只有买得便宜,才会卖得便宜”“永远不要把买入成本当作卖出的决策依据”……
所以说,价值投资是一场不折不扣的修行,这条路有时熙熙攘攘,有时冷冷清清,但一直在这条路上行走的人,实在不多。能有更多的价值投资者同行,共同讨论和切磋,无论对于投资行业还是对于具体的投资人而言,都是一件好事。
第6章 与伟大格局观者同行
>> 格局大,则虽远亦至;格局小,则虽近亦阻。
拥有长期主义理念
>> 如果把眼光局限在未来三五年,或盯在具体的某个业务上,你身边的许多人都是竞争对手;但如果着眼长远,不断进化,可以和你竞争的人就很少了,因为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做长远的打算。所以,保持进化最大的价值在于竞争对手会消失,而自己才是真正的竞争对手。
拥有专注的执行力
>> 人精神不是把大事做好,而是把小事做到极致,相信“小我有力
选择与谁同行,比要去的远方更重要
>> 与发现伟大的商业模式相比,与拥有伟大格局观的创业者、企业家肝胆相照、甘苦偕行更令人激动和期待。
与惺惺相惜者,甘苦偕行,肝胆相照,人生快事也!
>肝胆相照
>> 犯的错都犯了,反过来就实现了“打怪升级长经验”的过程。创业活动本身最大的风险其实就是保持不变、不敢去冒险,如果创业者不去冒险的话,投资人就在冒最大的风险。
其实创新何尝不是一个冒险的过程。企业家要合理控制风险,不去盲目冒险,但也不是一味追求零风险。
>不变
第7章 持续创造价值的卓越组织
>> 一家创业公司的发展历程,有高光时刻,也有至暗时刻。在纷繁复杂的创业环境中,积极乐观的精神气质和管理文化能够使其处乱不惊。因此,创业公司的组织管理逐渐成为一个被广泛研究和讨论的话题。现状是,大多数创业者在生存与死亡的急迫问题上耗费了太多的精力,几乎没有多余的精力用在组织的内部管理上;同时,在各种形态的创业组织中,难以找到统一的、有效的管理范式。但毋庸置疑,组织和管理创新是企业杀出竞争重围的核心动力,在某些时候,甚至成为决定创业成败的关键变量。
1912年,科学管理之父弗雷德里克·泰勒(Frederick Taylor)(33)提出科学管理理论。诞生之初,管理学语言发源于工程学语言,它把员工看作被使用的人力资源,把组织看作可以准确调整和控制的机器,把管理看作可确定、可预测、可计划的事情。
这种情况可能更多的会出现在初创期,价值观趋同的一帮人朝着一个目标努力。但组织成长到一定程度后,无为而治就过于理想化了。
>在我的设想中,无为而治可能是一种比较好的目标状态,管理者提供与公司文化契合的管理原则,而不是机械的管理制度或管理工具。管理不再是克服随意性、约束无效者和违规者,而是搭建适合创业创新的能量场。在一个有着自我生长动力的组织中,组织诞生之初的原始动能以及与外界交互获取的驱动力,始终大于由于管理摩擦、外界竞争带来的阻力,这样的组织可以营造出合适的工作氛围,发挥每一名员工的创造力。
激活组织:创建好的小生态系统
>> 一,要以学习为基础、以学习为取向,而不是为了最大化短时收益。具体来说,首先,学习型组织要有生命力,能够像生命一样去繁衍,有“传帮带”的精神,有生生不息的能力;其次,学习型组织要有自我免疫的功能,能够处变不惊,在面对问题时清楚地思考、判断和推演,有不为所动的禅定精神,不仅能够想到彼岸,还能够想到抵达彼岸的路径;最后,学习型组织要有系统作战的机制和精神,把工具化和匠人精神结合起来,就像在现代化作战中,一个在前线作战的大兵的工具包是齐全的,而这些工具包由后方团队专门开发与支持。
闯入智能时代:产业互联网
>> 2013年10月,周胜馥在中国香港创建的货拉拉,凭借创始团队敏锐的市场嗅觉,于2014年进入内地,以平台模式连接车和货两端,得到迅速发展。其核心亮点在于两点:一是凭借移动互联网的数据赋能优势,实现了货主与运力的最优撮合,把最能满足需求的运力匹配给最合适的货主;在此基础上,随着用户数据的不断积累,运力的配置也在不断优化,从车货的简单匹配升级为良性互动,比如,让有经验的运力服务更加个性化的货主,提升平台的整体服务体验。二是依托卓越的创新力、执行力和本地化服务能力,快速形成平台规模和车网密度,通过“智慧物流”等技术手段,把规模优势真正转化为成本优势,降低物流成本。正是基于以上特点,货拉拉在创办不久,就创造了平均10秒内响应、10分钟内到达的行业新标准。货拉拉的科技创新实践,根植于深厚的物流运营经验,凭借互联网、大数据的技术优势,提升了物流信息化效率,改善了货运司机的生产和生活,也诠释了“最好的技术不是颠覆,而是激发实体产业的巨大潜能”
价值创造赋能路线图
>> 客户是价值的定义者,以合适的价格、合适的品质满足合适的客户需求,这时价值才能够充分表达;厂商是价值的生产者,如何满足定义者的要求,这考验了生产者的认知能力和组织生产水平。
创造新起点:实体经济巨头的价值重估
>> 果说风险投资是在为行业培育最具创新力的挑战者,成长期投资是在为行业塑造最有竞争力的领导者,那么并购投资更像是站在产业的角度重塑行业、引领行业转型升级的逻辑和路径。
第10章 永远追求丰富而有益的人生
>> 第一是“守正用奇”,就是要在坚守“正道”的基础上激发创新;第二是“弱水三千,但取一瓢”,就是一个人要在有限的天赋里做好自己最擅长的那部分;第三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就是指只要好好做自己的事,成功自会找上门来。
>> 如果一个人同时拥有理性的好奇心、诚实的品质、思考的独立性,再加上一些同理心,并且有长期奋斗的心态,那么能否获得成功就只剩下运气和大数法则的问题。
长期主义的人才观
勤于思考,勇于表达,才能与这个世界有更多的交互,才能让更多人了解自己,要记得在切磋中定会收获新的认知,也许真的会获得被帮助的机会。
>勇敢表达,就是在争取难得的学习和被帮助的机会。
>> 勇敢表达,就是在争取难得的学习和被帮助的机会。
教育和人才是永不退出的投资
>> 我希望通过投资和公益把创业者、企业家、科学家连接起来,把坚持价值投资的投资人连接起来,把商业头脑和科学知识连接起来,把商业文明和人文精神连接起来
>> 未来的入口是科学和教育,有一条解决今天很多现实问题的根本路径,那就是兼具人文精神的科技创新,尤其是基础科学的创新。
用“科技+”做正和游戏
>> 第三,对这个世界保持好奇,对围绕这个生态的所有东西,甚至超出这个行业的东西保持好奇。我之前在未来论坛上讲,“人类生而好奇”,如果说我们生来就有一个特质的话,那就是好奇。
第四,做全面的通才。因为科技不断在变,你自己也要变,变得更加全面。总是在进化的人,未来才有机会。
理解趋势,拥有同理心,保持好奇,做全面的通才,这就是新时代CTO的四个特质,谢谢大家!
2019年11月23日,在高瓴2019年度CTO峰会上的演讲。
这也是拥抱新时代的每个人应该修炼的四个维度,无论是企业家谋求经营和发展,还是个人追求丰富充盈的人生,都具指导意义。mark,do it.
>理解趋势,拥有同理心,保持好奇,做全面的通才,这就是新时代CTO的四个特质,
论一个投资人的自我修养
>> 大家共同研究,又独立决策,既发挥了大平台上大家互相纠错、互相反馈的机制优势,同时又能让大家拥有独立判断的自由
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要义。
>格局观的第一定位,是你能否为社会不断地疯狂地创造长期价值
>> 投资人比的是品质与心性,企业家比的是品质与格局观
邱国鹭:高瓴是真正地把一级市场投资、二级市场投资结合得很好,把投资跟实业结合得很好,是提供解决方案的资本。这个能力圈的拓展是全方位的,不止于见解跟学识。下面我问你几个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从高礼价值投资研究院的学员中收集来的。其中有一个学员问:“假如你能够‘穿越’回15年以前,遇到当时刚刚创建高瓴的张磊,你可以跟他说一句话,你会说什么?”
邱国鹭:你会告诉他要在北京买房对吧?
张磊:太多话要说了。不是在北京买房的事。我觉得最重要的一句,还是要精心选择自己的同事,选择合作伙伴,选择投资人,把选择做好。这些精心的选择,只要有一点点偏差,都有可能带来不一样的结果。
心灵宁静,“延迟满足”
世上诸般事,也跑不出这个道理。
>还是要有个好心境、好家庭、好身体。投资这项事业进行到最后,反映的是你个人的真实性情和价值观。健康的环境和心情是长期修行的结果。成功诚然需要运气和际遇的配合,但能否幸福地去做投资,则掌握在你自己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