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雷厄姆开篇对该书的目的做了介绍,即:
1、阅读对象: 普通投资者;2、介绍较好的投资策略;3、执行投资的建议。
本书不会介绍如何对证券进行分析,但会介绍一些投资的原则以及投资者的态度。但是为了说明投资的原理,可能会对特定的证券进行一些举例分析,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直观具体化,使观点更有说服力。
书中会尝试对金融市场的演变历史做一些分析,以便向读者说明,债券和股票会在不同的金融市场中有着不同的表现。
(然后对于这个不同表现的具体含义,作者在这里并没有明确提出,我们可以暂时在这里留给疑问,后续进行补充)
作者用约翰.拉斯科布的例子来说明,在华尔街(或者是说通过金融证券交易中),就像和在其它地方一样,并没有一套可靠和简单的致富之道。
约翰。拉斯科布的主张是通过定投定额策略来摊低成本,并以此来获取长期的预期的收益,然而市场没有如他期盼的那样长期上涨,反而从原来的1928年的300点跌至1949年的177点,其收益最终推算为8500美元(总投资成本为3600美元),远远低于其预期的80000美元。
但同时作者也针对该案例提出,即便是这样,投资优质股依然可以获取高于市场增长率的回报,从3600的成本到8500的最终收益,经过20年,依然能有年均8%的收益率,在28-49年这段时间范围之内,也然是很不错的。
对于追涨杀跌的做法,作者也表示反对。
作者指出自从上一版以来纵然出现了一些金融市场的新现象(美国大型铁路公司破产、高等级债券利率空前上涨、龙头股价的空前下跌、投资基金的业绩导向等),但是这并不足以说明我们需要改变稳健投资的基本原理,然后,这一基本原则,要伴随着金融机制和金融环境的重大变化而做出相应的调整。
换句话说,稳健投资基本原则是不会发生变化的,而且作者一直在坚守着这一投资原则。
在1969年-1971年股票出现了下跌,作者表示,在股票市场出现下跌的情况下,无论是投资者还是投机者,都会发生亏损并且被套。在股票市场上,并非是在任何时候以任何价格买入蓝筹股最后都能获利。
在债券和股票之间,随着不同时期金融市场的特点,有着不同的表现。特别地,当债券的利率很高时,是否应当增大债券的配比比例,这从根本上来说,也是投资中应该考虑的因素,后续篇章中对此进行分析。
作者将投资者分为两种:防御型和进取型。并对一个当时广为流传的投资理念进行了反驳,该理念是:成功的投资者善于找出有可能增长的行业,再在该行业中找出最有前途的公司。作者在对此论证的时候,举出了IBM和航空业的例子。航空业的载客量大但是盈利非常不稳仍然亏损,IBM则是行业中增长比较快,但同行业的其他企业利润就非常一般。作者认为:1、某一行业显而易见的增长前景,并一定会给投资者带来显而易见的利润。2、专家没有可行的办法,识别出行业中最有前途的公司。
格雷厄姆本身没有对上述行业和公司做出投资,原因可以说是,对新行业发展的不确定性持悲观态度(利润不可预期)。
作者希望能够向普通的投资者提供量化度量的方法,以此为其建立恰当的心智和情绪,避免在投资中出现错误。
这种量化的方法,格林厄姆第一个要求投资者:只买入那些价格不高于其有型资产价值太多的股票,作为稳定的持有者;
下面有一段非常经典的话,我非常愿意摘抄出来分享;
投资艺术具有一种并不广为人知的性质。普通投资者只需付出很小的努力和具备很小的能力,就可以取得一种可靠的成果。但是,要想提高这一可轻易获得的成果,却需要付出大量的努力和非同小可的智慧。如果你只想为你的投资计划付出一点额外的知识和智慧,却想取得大大超出一般的投资成果,你很可能会发现自己陷入一种更糟糕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