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因为整理了手机的app 又因奶茶睡不着、翻开简书 ,回看前几篇2017年过得如此糟心。如今看来这些文字带着不成熟的情绪。
一晃眼,18年已过大半。
如果说之前我还没事就沉浸在朋友圈晒晒孩子的打扮和幸福美好生活,那么最近真的是回归一种淡然了。
不再为自己找借口,开始真正的关心起儿子并为他付出,他不会再因为陪着老人睡觉房间的温度,老人的响声,灯光亮度而不适,一夜觉醒多次。儿子女儿酣睡身边,大概是我最近5-10年里需要累并幸福的坚持。
他的情绪也开始稳定,不再因为一点小事就哭闹,因为我拥抱他的时候是持续的温暖的,拒绝他的时候是温柔的坚定的。他不再因为被大嗓门不在一个频率上得不到共振或者娇惯成有恃无恐。
他的语言也开始丰富,不再一味说些土话和方言或者老气横秋。他开始越来越像跟着我的孩子。
9月3日他开始第一天上托班了。对于他上托班,也是经历了很长时间给老人的思想做准备到暂时接受。然而目前,我仍然认为思想工作要持续给他们进行。比如我看到张怡筠的推送里正好有一篇写入托分析的。说一项研究发现,在0-4岁时期接受高质量托管的孩子,在四岁半时表现出更高的语言发展水平、社交能力、记忆力。学校的好处自然是硬件过硬,老师耐心,必须放心的。我想送儿子去托班,也是因为那里能为孩子提供丰富的教育活动及与小朋友接触的社交环境。
另外也该说说我的时间精力分配问题,放学后至睡觉的这段时间,我应该全身心照顾老大,大班这一年,把琴学好,看书做作业的习惯培养好。那么白天儿子在学校有规律的生活也可以让我有事去办事,没事喘口气。如果我把儿子拖在身边不放手,自己弄的没有喘息的时候,就会把负面情绪传染给他。不如放轻松。
而且因为像老大小时候,绘本,故事书贴纸书,都是看过很多的。因为我是全身心照顾她一个人的。现在两个肯定要做分配。
去学校儿子挺乐意,去的时候也很开心,目前来说虽然去了还是哭的。但是他不排斥去幼儿园。慢慢的会有一些改变在他身上发生。
帮助老大学会看书,培养学习兴趣,还有做好时间管理,是近期要做的。她这周在学校学的两首古诗都会背而且能说出每句的意思,这是个好的开端。一首《江雪》,一首《悯农》。
放下 iPad,关掉电视和手机。任重而道远,希望慢慢渐入佳境。
附上文章拷贝部分: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难处,我们不需要做完美妈妈。职场妈妈不必为送孩子去托儿所而感到愧疚,全职妈妈也没必要相信只有整天陪着孩子的妈妈才是给孩子最多爱的妈妈。找到让自己和孩子都舒服的生活和教育方式才是对孩子发展最有利的。
对孩子而言,父母陪伴的质量远比时间长短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