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骄傲
我毕业于三门峡豫西师范,一九九七年走上教师岗位。
虽说只有中专学历,但在教育教学中,我游刃有余,自信满满。因为我身边的同事,大多民师转正,又长期在农村浸染,没受过多少专业的培训。用他们的话说,他们就是一群土八路。和他们相比,我无论是普通话,还是专业素养,都有着比较明显的优势。
加之,我注重学习。无论外出培训,还是参加交流,我都积极参与。当然,我要感谢学校,给了我很多学习、提高的机会。曾有一段时间,我的教学水平,电脑水平,以及写作水平,都在同行中间,有着比较明显的优势。
我参加自学考试,先后取得汉语言文学专科段、本科段的文凭。因此,在同事们中间,很长的一段时间,我的学历也是最高的。
可以说,在将近二十年的时间里,我一直是学校的佼佼者,享受着众星捧月的待遇。
二、失落
渐渐的,我身边的教师,退休的退休,调走的调走,我也逐渐成了学校为数不多的几个“老人”。缺失的岗位,自有一茬茬新教师接替。
她们花儿一样的年华,朝气蓬勃、活力四射。而且,她们出身高校,无论知识层次,还是见识修养,都是我这个进入不惑之年的人,所无法企及的。
清初诗人赵翼,曾写诗“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而我感觉,在新时代、新背景下,别说风骚数百年,就是百年、数十年都是奇迹。而最现实的局面,很有可能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
我在欣慰祖国人才辈出的同时,亦多了点“廉颇老矣”的悲凉。难道就这样坐以待毙,被后浪拍死在沙滩上?我不甘心,非常的不甘心。
不过,还好,在2017年9月,我迎来了互+平台,迎来了“乡村青年教师公益培训计划”。
最初的学习,我并没有全身心的投入。或许在我内心深处,是对这类高端培训的抵触。我认为,不过是一群高高在上,没有一线教学经验,更不了解农村教学实际的“教育专家”,坐在主席台上瞎歪歪而已。
加上那段时间,我们正备战国家均衡验收,整日忙得不可开交。每次听课,我只是草草听完了事,没有认真地去完成作业。
等第一批优秀学员名字下来,我受到了不小的打击:全校参与培训的教师十多个,优秀学员近十个,竟然没有我的名字!而那些优秀学员中,几乎全是我校最优秀的年轻教师!
我突然忆起一句曾看过的哲言:最可怕的不是别人比你优秀,最可怕的是比你优秀的人,比你更加努力!
三、重拾自信
从那时起,我就暗下决心,我要付出比别人更大的努力!
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开始认真地对待每一次听课。周三不用说了,周六同事都回家了,我却选择留在学校,为的是听晚上的学习。寒假,我开通流量,继续坚持学习。
实践证明,什么事情,你只有深入进去了,才会痴迷,才会领会其中的奥妙。通过认真的学习,我发现这次培训,是党和国家为乡村青年教师送出的一份大礼。通过讲座,我了解了吴虹校长的日夜奔波,了解了汤敏教授的上下擀旋,了解了北师大那群名师大伽们的辛勤付出。这次培训,不是隔靴挠痒,不是应付差事,而是目标明确,有的放矢。培训内容也切中时弊,让人振奋。
恰好,那段时间,吴校长正提倡大家进行简书写作,我便参与到“21天充电行动”写作中。刚开始,我提笔忘词,只能一个字一个字地崩,甚是艰难。后来,越写越得心应手。那段时间,我常常写作到深夜。每天早上,我醒来的第一件事,不是穿衣下床,而是打开简书。看到一篇篇文章入选,我都有说不出的高兴。尤其是看到吴虹校长、丝丝老师在凌晨还在处理大家的稿件,我都会感到莫名的鼓舞。
在吴校长、丝丝老师的鼓舞下,在青椒学员的陪伴下,我坚持写作,没想到我一路坚持,竟然坚持了一个21天,又坚持了一个21天。等到总结的时候,我坚持了45天,第一次登上了优秀榜单。
没有人能明白,这对我的意义有多么重大。在写作中,我找回了自信。年龄可能会毁掉我青春的容颜,但年龄同样送给我很多人生的体验。而这种体验,将成为我写作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
如今,我虽然不再每天坚持写作,但偶尔也会拾起,投投简书,写写美篇(网名小桥流水人家),写写通讯报导什么的。看着同行们羡慕的眼光,我又重新找回了自信。
在2017年寒假的时候,我参与了互+计划的另一个活动——小打卡。其实,就是帮学员们养成一种习惯。我当时选择打卡的主题是,每天步行一万步。因为我觉得健康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健身不难,但坚持每天健身,则需要惊人的毅力。我很庆幸,在青椒伙伴们的相互支持下,我不但完成“21天坚持打卡达成”的目标,而且一直坚持到现在。如今,我每天无论多忙,都会坚持锻炼,跑一跑,走一走。身体状况的改变,让我能够比较轻松地应对繁重的工作压力。
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次活动,我了解并参与了很多有益的打卡,如练字,练口才,读书等等,它们改变了我的生活,让我每天都变得充实。而且通过坚持,我的一些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我感觉自己越来越有自信了。
感谢互+,感谢乡村青年教师公益计划,感谢为了乡村教师成长而不断奔走、付出辛劳的各位仁人智士,是你们改变了我,让我重拾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