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营销无孔不入的时代,你永远不知道你看到的资讯背后有多少利益关联。挺恶心人的。而游戏的规则就是:要么 “受益”,要么“受害”。
在这场游戏中,绝大多数人成为“受害者”,为什么?
因为他们根本意识不到或者不知道自己在被营销。“韭菜们”可以说是最典型了。受益者则多善长利用人性。这方面我只服《富爸爸,穷爸爸》作者罗伯特·清崎。今天双十一我就不过多评价了,自行体会。
营销这条产业链背后反映的是什么呢?说直白了是人心的浮躁,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害怕,惶恐呀。怕自己被时代抛弃,所以盲目跟风。
天花乱坠的产品描述背后,是该信息制造者压根连见都没见多该产品,更别说亲身体验了。几天前写了某产品软文,而我对它一无所知 。
看似善解人意的各种问题分析,它就是要戳中你的痛点,其实真正目的是搞品牌塑造,人们之所以信赖各路大咖,无非看重他的个人品牌以及其影响力。
什么都得有个华丽的包装,才会吸引人,所以,一些人就开始塑造个人品牌,我影响你,你就可能服务于我的“钱包”。举个例子,同一种产品,如果是某位大V说好,那很多人一定会认为好;某知名公众号推广,一定也认为好,但是相同的东西,在你身边人亲测后说好,一定没什么感召力。
但也不是人人都吃这一套,但制造者也早就替你考虑好了,名诱不行那就利诱呗,于是拿出看似诱人的福利去引导,而所谓的福利也只能让人呵呵了,鸡肋得不得了,只是被宣传的光彩夺目。不少人可能有过这种体验:报名某些线上课程,让你拉多少人就打折或免费,然后进去了没两天就死群了。为什么?因为别人要的是流量,它实现了,就不会花心思去运营啦。
记住:任何善解人意的最终端都是利益,那些个“善解人意”最终目的绝不是想帮你解决实际问题,或是帮助你成长,如果有,那也只是附属品,仅此而已。(我不是排除所有的东西哈,当然也有纯粹的好东西哦,自己辨别)
这说个自己亲历的事儿:一年前,不惜花重金买了某大V的线上课程,呵呵,到现在还没看完,为什么?鸡肋啊,都是鸡汤。就在前几天看到他们做推广,想看看它能玩出什么花样,就加入了他们。这还真让我学到了不少:它的负责人讲的可好了,
首先要筛选目标用户——刺痛人心的文案:你还在为……苦恼吗,我之前也和你一样,自从用了……,现在不但……而且……,你想知道吗?我可以分享给你哦!
是不是很符合你此时的心境,如果你回答想知道,那恭喜你,上套了。接下来就不用我说会发生什么了吧。如果你表现出犹豫,那接下来就是他们的心理价格攻略了——降价就这几天了,现在购买还会送……。一心动,就买了。看到这个着实恶心了我一把。
那么在这个信息爆炸,营销冲充斥的时代,如何能让自己幸免于难,不沦为“韭菜”呢?理性的头脑、批判的思维、还得有一双辨别真伪虚实的慧眼。怎么拥有这些超能力呢?除了阅历、经历,最有效最直接就是学习了。学习这个话题太宽泛了,就不多说了,就我一毛丫头也说不出个一二三四,不说了。(以后有了新体会再接着谈)
2018.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