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对孩子多些尊重,也就多些界限,让孩子得到真正的自由

15|对孩子多些尊重,也就多些界限,让孩子得到真正的自由

迟到千年/2024.5.30

01

最近正在读安心老师的《在远远的背后带领》一书,初看书名便吸引了我的兴趣,因为我希望我们家也能够勇敢放手,让孩子自由成长,我们在远远的背后带领和陪伴孩子。

这本书的魔力十足,它让我不得不思考和觉察我自己的行为模式:我真的让我的孩子在爱、自由和得到尊重的环境中成长吗?

谈及爱、自由和得到尊重,不得不谈及两点,一是边界或界限,二是规则。爱和自由不代表放任不管,溺爱孩子,而是让孩子懂得边界和规则,而得到尊重则是让孩子成为独立的他自己,我们和孩子之间需要边界。

生活中,我们经常做着破坏边界、越界的事情,且大都以爱的名义。比如孩子说吃饱了,那怎么行,你才吃了一点点我觉得你肯定没有饱,再多吃几口。孩子睡觉时说热瞪了被子,那怎么可能,我盖着被子还觉得不暖和呢,你怎么可能热。孩子自己尝试慢吞吞地穿衣服,你什么都没说,顺手拎起衣服和孩子的胳膊帮孩子穿起衣服来。孩子玩完了玩具没来得及收拾,转而去做其他事情了,你二话不说,三下两下地就帮孩子将玩具收拾归位了。

这些事情是不是太常见了,以至于大家司惯见空地默默接受这种所谓的“爱”了。

02

但不得不承认,父母和大人们做这些事情,从他们的初心出发来讲,毫无疑问肯定出于爱孩子。

但这是真正的爱吗?这是给予孩子自由吗?这是给予孩子尊重吗?

孩子自己不懂得温饱冷暖吗?孩子没有能力做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情吗?后者之所以加了定语,是因为孩子能做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情的多少是随着孩子的成长一点点的增加,一两岁的婴幼儿的确还不具备自己吃饭、自己穿衣穿鞋的能力,但随着他们长大,这些能力他们慢慢就应该具备,可是如果父母不给孩子机会,孩子便会延迟学会这些能力的时间。父母帮孩子做的事情越多,孩子长大后继续成为婴儿的可能性就更大。

如今网络世界或现实世界中我们时常听说某某某是个没有长大的巨婴,这看似一句批评这些人的话语,却实打实地批评着他们的父母,正是因为他们的父母在他们小时候帮他们做了太多的事情,才让他们没有机会锻炼自理、独立生活、独立思考的能力,一直是个没有长大需要父母在身边帮忙的巨婴。

03

回到刚才讲道父母帮孩子做事情的初心一定源于爱孩子,我们再仔细审视和思考一下。剥开这句话中爱的表象,看看它的本质是什么呢?

剥开爱的表象,我看到的本质是父母和大人们的担忧和害怕,以及没有耐心和嫌麻烦的行为模式。

因为担心孩子没有吃饱穿暖,所以以爱的名义干预;因为赶时间或是没有耐心,所以不愿意静静等着孩子自己尝试。

我敢肯定父母和大人们一定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这种行为模式是一种无意识的自动化模式,即不需要思考,按照自己本能的方式采取的行动,自己毫无意识。

更可笑的是,当孩子习惯并接受了这种各种小事父母都包办的事实之后,有些父母反过来又会指责孩子不独立,什么事情都要父母操心,一点自主性和责任心都没有,更进一步地将自己打造成为受害者形象,自己就是操心命、劳碌命。

04

对此我的感触特别深刻,因为我们便做了许多以爱的名义剥夺孩子成长的越界行为。典型的实例就是小时候的喂饭。

今年三月前之前,平时在家全靠贾董和奶奶给玩子喂饭,反倒是在幼儿园里玩子从入园开始便自己独立吃饭了,且已经学会了使用筷子吃饭。

贾董和奶奶总是担心玩子吃不饱,觉得玩子还没有吃饱,以至于当玩子说已经吃饱了时,她们还要继续让他再多吃几口。

我想或许玩子也挺无奈吧,自己表达了意见却并未被听见,他的饱与不饱不是由他自己判断决定,而是由贾董和奶奶的主观意识决定。

更为可笑的是,有时大家围桌吃饭时,贾董开玩笑似的问玩子:“你什么时候在家自己吃饭啊,不让妈妈和奶奶喂你了?”

玩子听后总是默默不语,我听到她这么说后心里默默地嘀咕着,这不得看你和奶奶什么时候肯放手吗,什么时候肯尊重玩子自己的意愿了,那什么时候他就会在家自己独立吃饭了。

转机来自于奶奶因腰椎突入压迫坐骨神经住院治疗了两周,这次住院的收获不仅仅治好了她的病,更是治好了“玩子在家独立吃饭”这块大家的心病。

奶奶住院后,每天晚饭大都只能够我提前回家照料,于是,这一段时间的晚饭全是玩子自己独自吃完,他表示吃饱了我便相信并尊重他的感受。

等奶奶出院回家后,我郑重其事地与她和贾董谈了关于玩子吃饭的事情,让她俩大胆放手,让玩子自己吃饭,尊重玩子自己的意愿,一旦玩子表示已经吃饱了,就不要再劝他多吃几口了,要相信玩子自己懂得饱与饿。同时,我也跟玩子约定了规则,每天都可以吃零食,就像幼儿园上下午的加餐一样,但不能够影响正餐,饭前饭后不可以吃零食,因为饭前吃零食影响吃饭,饭后吃零食说明自己根本就没有吃饱。

自此之后,玩子终于自己独自吃饭了。

我想这就是关于尊重孩子、尊重界限的典型例子,但真正做到真得不容易,不仅需要父母有觉知,更需要父母收起自己的期待心理,担心和害怕心理,更需要父母顾及家人的感受,因为自己有觉知并不代表家人都有觉知。

05

回到上述讲到的这些父母的行为,很显然,他们并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爱、自由和尊重孩子,其实他们自己也是一个尚未长大的孩子,所以才会用无意识的自动化行为模式来养育孩子。

逃出自动化行为模式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有觉知,即在自动化行为模式启动之时能够意识到自己被潜意识控制了,进而慢慢地能够跳出自动化控制模式,有觉知地采取行动。

说起来简单容易,但它却抽象难懂啊,更别说做起来的难了。或许大家可以试着练习觉察觉知的第一件事情是觉察自己的情绪,特别是当自己有负面情绪时,让自己意识到自己有了负面情绪,仅仅意识到自己有负面情绪了,接下来你的行为模式就会发生神奇的变化,慢慢来,你一定会见识到有觉知的厉害。

对此,我也深有感触,典型的实例就是我和贾董睡觉时总是自认为、担心玩子冷,但实际上他却是经常热得满头大汗,蹬被子。

现在想起当初我们的做派,我依然觉得可笑。冬天虽然冷,但室内温度二十度出头,我和贾董睡觉不穿睡衣盖厚被子刚好,但我们却给玩子穿了睡衣,穿了睡袋,然后盖一床夏凉被。

我们当然懂得孩子怕热不怕冷的知识点,因为从玩子出生时就谨记这一知识点了,且在玩子小时候这么做着。但随着他长大,我们渐渐地忘了,又让我们无意识的自动化行为模式控制了,纯粹以我们的感觉感知来进行判断和采取行动了。

06

安心老师在《在远远的背后带领》一书中讲道,我们应该少些期待,多些尊重,从而也就多了些界限。

老师讲道: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多时候始于彼此的相同点。比如伴侣,一开始看见的总是对方与自己的志同道合,慢慢地,彼此的不同逐渐显露,然后开始紧张、恐惧,害怕那个不同是对自己的否定,害怕那个会带来对方的远离。

其实,我认为老师讲的这一段话,并不是每个人都会真正懂得,因为我们发现伴侣不是我们最初认为的模式时,我们之间时常有的是冲突和争吵,生气与愤怒。如果能够真正意识到是老师所讲的那些本质,大概率这些伴侣之间能够相处得很好。

老师继续讲道:若能把觉察带入这样的时刻,就不难发现,其实我们渴望的是对方的认可,期待被对方看见,而这份最初的渴望和期待来自父母。多少次我们对父母有同样的渴望和期待,但绝大多数这样的期待总是,于是,我们出发去寻找他人的认可和看见。

我们会把这样的期待投射到关系中,伴侣关系、夫妻关系、以及亲子关系。

期待必然伴随失落,失落的同时还有潜意识中最初不被父母看见的恐惧和害怕也被勾起。于是在最亲密的关系中,当对方无法满足我们的期待时,就会激活我们潜意识中的恐惧,关系越亲密,投射的感觉越深。于是,我们会产生更强烈的挫败感,升起更强烈的负面情绪。

当我们将这种期待投射到孩子身上后,只有天生就具有反抗能力能够抵挡住父母因期待的这些操控的幸运的孩子,才能够长成自己的模样,大多数孩子会在成长中不断挣扎,最终屈服,重复父母最初的伤痛模式,他们也成为了不被父母看见的孩子,长大后也开始到处寻找认可和看见。

这就是所谓的轮回,所谓的命运。

07

所以,想要逃出潜意识的固有模式,我们需要学习和练习觉知,让自己成为一个有觉知的人,在有觉知的情况下展开各种关系。

在亲子关系中,我们难免会期待,没有期待或许只有圣人才做得到吧,因为希望孩子身心健康也是一种期待啊。但我们需要意识到,期待可能带来越界,期待过度不仅越界还是操控。

我们可以有我们的期待,如果孩子能够满足我们,那便很好;如果孩子无法满足我们,也要知道这不是孩子的错,我们的期待只有我们自己有关。

少些期待,多给孩子一些尊重,尊重孩子是他自己,不是我们的延续,更不是我们的附属品。爱孩子时带着觉知,少让无意识的自动化行为模式控制着我们与孩子之间的互动。

最好的爱是带着尊重,允许孩子成为他自己,而不是成为我们所期待的样子。

当我们对孩子少了些期待,不仅我们自由了,孩子更是自由了。

相信孩子能够在有爱、自由和得到尊重的环境中真正“健康”地成长。

08

拜伦·凯蒂在《一念之转》中写到,她的孙子罗斯出生时,没有呼吸,整个产房弥漫着紧张不安和惊慌失措的气氛,凯蒂的女儿转头看到的却是凯蒂的微笑。

事后,她的女儿告诉凯蒂:“妈妈,你知道你经常挂在脸上的微笑吗?当我看到你那样看我时,一股平安的能量感染了我,即使婴儿没有呼吸,我仍觉得没关系。”当然婴儿后来有了呼吸,健康地活了下来。

凯蒂说:“我很开心,我的孙子不必因为要得到我的爱而为我呼吸。他的呼吸是谁的事?不是我的事。不管他呼吸与否,我不愿错失他存在的每一刻。我知道即使没有任何呼吸,他也活了自己完整的一生。我热爱真相,而且以它当下的样貌来爱它,丝毫不受任何幻象摆布。”

我想凯蒂的境界不是常人能及,哪怕是生死攸关,她仍然能够觉知到界限。

给我们的启示,我想或许是我们真的可以尝试着减少对孩子的期待,给孩子应有的尊重。有了尊重,就有了界限,我们和孩子就都有了爱和自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4,684评论 6 47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7,143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1,214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788评论 1 27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796评论 5 36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665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027评论 3 39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679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1,346评论 1 299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64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766评论 1 33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412评论 4 32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015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74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203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073评论 2 35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501评论 2 343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